古代為什麼一定要給馬匹打鐵掌,除了減少馬蹄的過度磨損外
古代交通不便,主要因為沒有機械化的運輸工具,所以在現代人眼中不過三五個小時就可到達的地方,古人大概得走好幾個月。
步行顯然太費時間了,於是人們想到了馴化動物作為代步工具,畢竟四條腿總是比兩條腿快多了。挑來選去,便看中了既跑得快能負重,又不傷人吃得少的馬。
經過長時間的馴馬和用馬,人們為了讓騎乘更為舒適和安穩,漸漸給馬也配上了裝備。馬鞍馬蹄掌一應俱全。
古代人騎乘的馬都是要打馬掌的,用一塊鐵在馬掌上釘一圈,然後我們就能聽到馬蹄噠噠噠的聲音,清晰的響在耳畔了。
那麼為什麼一定要給馬打馬掌呢?相信很多人小時候看到電視中演給馬蹄打掌時,都有這樣一個疑問,馬蹄釘釘子馬就不疼么?
其實馬掌釘鐵掌還真不疼。馬的腳掌雖然看起來渾然一體,但其實它是兩部分構成的,在外圈打鐵掌的地方,其實是角質層,也就相當於馬的腳趾甲。這部分沒有神經血管的分布,只是用來保護馬腳的。
之所以要給馬打鐵掌,也是為了保護馬的蹄子。被馴養的馬主要是用來作人類的代步工具的,長時間的奔跑,使得馬的腳掌磨損的極快。
雖然馬蹄的角質層也會不斷的生長,但是這速度遠比不上磨損的速度。一旦磨損過度,角質層無法再保護馬蹄,馬蹄就會損壞,角質層開裂,馬就瘸了。
除了保護馬蹄不受過多磨損外,打鐵掌還可以休整馬蹄角質層的形狀。角質層是自由生長的,若不及時加以修剪,馬蹄的角質長歪了,會讓馬因為腳底不平而摔倒。
別看馬身姿矯健,但是它們極怕摔,一旦摔倒,可能就會將它們細長的馬腿摔斷,即便再長好,也不能再長途奔襲了。
所以為了保護馬匹不受外界因素的損害,給馬打鐵掌是必要的措施。畢竟馬匹承擔了運輸和騎乘的職責,而它們本身也畢竟昂貴,一旦折損,那絕對是一場大損失。
更何況還有戰馬這種更為重要的馬匹,若是因為馬蹄受損或是導致馬匹因馬蹄而摔倒,影響的就不只是馬,而是整場戰爭了。
也許有人會說,野馬也要跑,但也沒人給野馬打掌啊。其實野馬在大多數的時間裡,根本不需要一直奔跑,他們的馬蹄屬於正常的磨損。也只有被人類使用馬,才必須打鐵掌來保護馬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