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耶魯哈佛大學教授揭秘:為何中國學生錄取數減少?

耶魯哈佛大學教授揭秘:為何中國學生錄取數減少?

中新網6月15日電 美國僑報網14日刊文稱,華人在大學招生中遭到歧視的現象和爭議,已經屢見不鮮。2015年5月,包括華裔在內的64個亞裔團體組成的抗議聯盟就提出申訴,指控哈佛大學在招生時涉嫌歧視,對亞裔申請者設置了更高的入學標準。對此,哈佛大學發言人麥樂迪·傑克遜並未直接回應,只聲稱他們的錄取政策是公平的,他們將每一個申請者的所有素質視為一個整體做出公平決定。

文章摘編如下:

眾所周知,美國藤校招收的中國學生越來越少,最近,美國大學註冊和招生人員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iate Registrars and Admissions Officers)調查研究發現,參與調查的250所美國院校中,中國本科申請者減少的佔25%,中國研究生申請者減少的佔32%。

華人學生在美國大學招生中真的被歧視嗎?一些人認為,形成「歧視」的原因有三點。

一是成績。根據2009年的數據,亞裔(包括華人)學生SAT成績要比白人學生高140分,比西裔高270分,比非裔高達450分。

二是素質。誇張渲染對華人的刻板印象,例如千篇一律無個性、除了成績和鋼琴、小提琴等其他啥也不會、缺乏創造能力、領導能力、組織能力、溝通能力等。

三是多元化的借口。美國是多元化社會,校園也應該多元化,需要除了華裔以外的非裔和西裔等。

對於中國學生申請減少的現象,有關學者認為是政策的「歧視」演變。但實際上,美國高校在減少招收中國留學生的數量同時,給出了一定原因,耶魯大學教授表示,主要原因還是在學生自身。

「思維方式那麼僵化、偏執,社會交往能力又那麼差,除了自己狹窄的專業就不知道怎麼跟人打交道、怎麼表達自己,讓我非常痛心。」耶魯大學教授曾這樣表述。

報道指出,過去很多年以來的中國學生,開始學習成績都好,後來做博士論文研究時雖然未必突出,但還可以,可是等到畢業上學術市場找教職崗位時,表現都不好,沒辦法找到一流大學的教職。

相比起美國學生,許多留學歸來的學生都反映中國學生的知識基礎紮實,讀書刻苦用功。而美國學校和家長都重視體育運動,在放假期間,組織各種體育活動,父母一般都會參加,並且為自己的孩子加油,希望他們取得好成績。父母一般不會幹涉孩子自己的活動,鼓勵他們參加社團。幼兒教育時期,就培養他們獨立活動的能力,不會手把手地教子女怎麼做。到中學階段以後,一般家庭的美國小孩都有自己的兼職工作,籌集學費和生活費。

而中國人出國多數喜歡「抱團」,一方面因為文化和語言難以融入當地,一方面是因為寂寞和在異國的害怕。

不只是耶魯大學,哈佛大學教授也曾表示,中國留學生更熱衷「抱團」,這樣不僅影響語言和文化的融入交流,還對融入當地朋友圈缺乏主動性,這種習慣養成後在他們走入外企職場後就會顯露出弊端。

他說:「無論是價值觀還是習慣,比如說他們在美國的企業里很多是"outside office",你要是不跟大家一起去吃飯、看球、玩兒,那就很難加入領導圈。」

所以華裔學生,或者是中國留學生,想要打破自己給外界的印象,還是得從自身努力做起,這條路可能很艱難,但不踏出改變的第一步,就無法為自己爭取更大的利益。

大家記得收聽今晚八點商科專業解析講座!

加微信收聽講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留學講堂 的精彩文章:

嘿,每年三十多萬的學費,你居然不會用美國大學這些免費資源?

TAG:留學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