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飛那麼尊重知識分子,為何被尚書令劉巴給鄙視了?

張飛那麼尊重知識分子,為何被尚書令劉巴給鄙視了?

文/陳德方

關於張飛與關羽的性格區別,在《三國志·張飛傳》中有明確的定位。原文是:「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張飛對知識分子極為尊重,但是對士卒非常不客氣,甚至有點兇殘。

對於張飛的這個缺點,劉備早有警告。同樣在《張飛傳》中,劉備就曾經規勸他道:「卿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既然張飛對手下的兵卒不客氣,而對知識分子很客氣,那麼知識分子買賬嗎?

《零陵先賢傳》記載:「張飛嘗就巴宿,巴不與語,飛遂忿恚。」從這段話可以看出,劉巴對張飛有發自骨子裡的鄙視。諸葛亮趕緊勸劉巴道:「張飛雖實武人,敬慕足下。主公今方收合文武,以定大事;足下雖天素高亮,宜少降意也。」

劉巴對諸葛亮的回答特別能說明讀書人的心態。劉巴道:「大丈夫處世,當交四海英雄,如何與兵子共語乎?」劉備聽說後,非常憤怒地說:「欲定天下,而子初專亂之。其欲還北,假道於此,豈欲成孤事邪?」

這是劉備對劉巴的猜疑,認為劉巴是故意這樣做,以便於離開劉備陣營,投奔曹操懷抱。當然,諸葛亮從中斡旋,最終擺平了這件事。這件事對劉巴、張飛都產生了惡劣的影響。那麼劉巴不喜歡張飛,是出於什麼考慮呢?

關於這件事,孫權與張昭也討論過。作為知識分子的張昭認為,劉巴這也做太過分了。孫權則認為,「若令子初隨世浮沈,容悅玄德,交非其人,何足稱為高士乎?」孫權的意思是,劉巴如果不想與張飛交往,礙於劉備面子而交往,其實是很丟知識分子面子的事情。

劉巴拒絕張飛,他的名氣會越來越大,能夠做的官也會越來越大,這是當時以名氣定官位的選人原則決定的。如果劉巴對張飛很客氣,他就會在知識分子階層失去威信,對他未來的仕途影響很壞。所以,劉巴權衡利弊,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劉巴的行為並非針對張飛,而是當時讀書人與武夫之間的隔閡決定的。武夫的社會地位非常低,尤其是在東漢年間,知識分子的地位被推崇得很高,而掌控武力的人地位非常低。孫堅掌控武力,但是在吳郡一直抬不起頭。

漢末天下大亂,才給了武人機會,然而在知識分子心中,武人依然是「小人」而不是「君子」。所以說,劉巴看不起張飛。劉巴不僅看不起張飛,對劉備也有幾分討厭,畢竟劉備也是武人出身。所以,劉備在張飛這件事上才發了那麼大的火。不過,劉巴是名士,劉備不敢動他。

參考文獻

1.《三國志》;

2.《零陵先賢傳》;

3.《三國史論文集》;

4.《三國史研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怪譚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的香妃有多美?刑偵專家根據頭骨還原了香妃容貌
諸葛亮與劉禪的親密關係是如何建立起來的?

TAG:文史怪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