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粽子與端午那些事兒

粽子與端午那些事兒

說起粽子,那得講一段故事。

一身碧綠,一根線繩,一抹暗香。它最初的名字叫「角黍」。褪去了碧綠的外衣,它的前世在箬竹葉淡香中一點點舒展開來。

那一世,它因一個人而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他的《離騷》依舊在耳畔回蕩,夾雜著濤濤水聲、木槳聲和村民的吶喊聲。江水很冷,它沉沉浮浮,搖搖曳曳,逆流而上,順流而下,只為尋覓記憶中那個形容枯槁,背手佇立於汨羅江邊的男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它走過了千山萬水,在此處它意義是:為了紀念。

順流東下,來到了浙江嘉興,雖然都裹著碧綠的外衣,卻有了不一樣的內涵。咸香鮮肉的簡單,赤豆輕撫綿白糖的清甜,鮮肉與蛋黃相擁的飽滿,懷藏豆沙泥的細膩……在這個青瓦灰牆的江南水鄉,它們所承載的,不再是悲傷,離愁,紀念,而是相聚時的喜悅,相守時的甜蜜,相別時的祝福。那浮動在空氣中的粽香,那觸上舌尖的蛋黃粒,那纏繞齒間的鮮肉絲,那融化在味蕾上的栗蓉,那流淌在櫻唇上的豆沙泥,那滑入咽喉的細軟糯米……它忽然意識到,那是盛開在味蕾上的溫暖,是綻放在心頭的甜蜜。

鮮肉粽

豆沙粽

久別,是為了重逢。相思,是為了相守。

它欣然前往,來到了嶺南,搖身一變,超越了傳統,又獲得了一次新生。南粵派的粽子,以中山蘆兜粽和肇慶裹蒸粽名氣最響。以「大」聞名的蘆兜粽在外形上已大不同於其它的粽子,圓筒形狀粗如手臂。善於利用食材的中山人,將當地生長旺盛的植物——蘆兜用來包裹粽子,並在糯米中混合蛋黃、鹹肉和豆沙。肇慶的裹蒸棕,用當地的冬葉包裹而成,裡面加入綠豆、豬肉、冬菇、臘腸,然後彷彿鍋中用猛火蒸熟。然後的然後,懂吃的南粵派再在粽子里加入瑤柱和蝦仁,或者更為富貴的鮑魚,粽子在這裡隆重的等同於過年。

中山蘆兜粽

肇慶蒸粽

它又跋山涉水,來到難於上青天的雲南,成了簡簡單單,卻粘性十足鬆軟柔滑的「鹼水粽」。大理本地口味的粽子以素棕為主,因此「鹼水棕」最受愛戴,煮熟上桌,扒開粽葉,加什麼蘸料悉聽尊便。不過,我不喜歡這樣的素棕,覺得太寡淡,也不喜歡甜味的粽子,覺得甜味掩蓋了糯米的清香。我喜歡火腿粽,肉里的油脂在煮沸粽子的時候與糯米融合,米粒變得晶瑩剔透又具備足夠的嚼勁,好吃的無以倫比。

鹼水粽

西晉周處的《風土記》第一次使用了「端午」一詞:「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因此說了粽子,肯定得說端午。

兒時的端午,是比較隆重的,那節日氛圍是早早地就渲染出來了。剛進農曆五月初,我的外婆和姨媽就忙著去買糯米和粽子葉。粽子葉在北方通常是葦葉,而在南方則是箬竹葉。

北方葦葉

南方箬竹葉

從市場上買回來的粽子葉先修整,清洗,再用大鍋開水滾過,把乾枯的稻草浸水泡軟作為捆粽子的扎帶。接下來就是選米泡米了,一般都是用比較大號的盆子接一些清潤的山泉水浸泡,多少糯米浸多少水,多長時間正好可以起包,外婆和姨媽早已爛熟於心,因為從來也沒見她們去稱米、量水,也沒見定點、計時,可每一次都搭配的恰到好處。糯米是大理本地產的,口感香醇厚重,但若論軟糯可能要落下南方其它雨水豐沛的地方一大截,但是,外婆說本地的水就要搭配本地的米,要不做出來的東西會「水土不服」,不好吃。

一大盆糯米,一大簍粽葉,外加一大盆大棗和火腿,外婆和姨媽正襟危坐,系著圍裙戴著袖套,神情專註的包了起來,兩片或三片粽葉疊加,兩手分別掀起兩頭,手一轉,粽葉形成下尖上大的「漏斗」形狀,先填入一部分糯米,然後根據喜好放入紅棗或者火腿,再鋪上一層糯米,最後用邊角的粽葉把「漏斗」的口子封好,用草繩扎結實,這樣一個俊俏的「三角粽」就製作完成了。外婆和姨媽都是眼疾手快,像變戲法一樣,我坐在旁邊看,總覺得自己的眼睛跟不上她們手指的節奏。

包好的粽子用水煮熟,天大地大的一盆,夠全家人吃上好久。那時候我們四個小孩的福利,便是外婆特地包的「迷你粽子」,外形和其它粽子無異,就是體型小很多,最特別的是,捆紮它們的線繩通常一根到尾,這樣「迷你粽子」們就首尾相接連成一串,我們總是得意的一把提起,稱呼它們是「粽子項鏈」。

粽子的主料為糯米和箬竹葉。按「本草」中的藥性分析, 糯米味甘性平, 入脾、胃、肺經, 有益氣健脾、開胃消食的作用。而箬竹葉具有清熱生津、除煩止渴的功能,經過長時間的蒸煮,箬竹葉內的有效成分可與內餡的營養融為一體,相得益彰。端午節前後,氣候一下子變得潮熱難耐,人們普遍會有「浮火」,食慾不佳,此時吃粽子,是適應時節的需求,確實是葯食同源的解暑良「葯」。

大理過端午節甚是隆重,除了粽子,還要準備甜咸兩種餡料的包子,全家人吃完晚飯,還要集體出動去西洱河邊「游百病」看龍舟。

端午節「游百病」在大理已經承襲千年。「游百病」又名「走百病」,流傳於四川、貴州、雲南一帶,是通過遊覽散步消除百病的一項健身運動,多在婦女、老人、小孩或體弱多病者中間進行。

相傳,五月是「惡月」。《禮記月令》載:「是月也,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君子齊戒,處必掩身。」說的是,仲夏月,陽光極盛,陰氣初起,陰陽相爭,故午(五)月是一個惡月;按先秦已興起的五行之說,午屬陽火,午月午日為兩火相重,火氣過旺,尤為惡日,需要避邪禳災,習俗講究齋戒、禁慾或登高避禍、蓄采百葯、沐浴蘭湯等。因此,從古時開始,端午節這天男不做農活,女不做針線,正是「地里不管,家裡放下,小孩拖上,老人扶上,傾家外游,不圖升官發財,圖個吉利,大人小孩百病不生。」

端午習俗里,當然還有菖蒲和艾蒿,它倆長期被賦予藥用和巫術的雙重價值。傳說古時候有一種妖怪,會在五月來臨的時候突然出現,見人便咬,有的時候還吃人,人們為此恐懼不已。後來有一天來了一個遊方道人,告訴人們在門上插上艾草和菖蒲,這樣妖怪就不敢出來了。人們依此法行之,果然妖怪不敢再犯,後來插艾草菖蒲這一習俗便慢慢流傳了下來。

據《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四民踏百草,采艾蒿懸於門戶之上,以禳毒氣。」在古代「沖任虛寒」的艾蒿用途很廣,而菖蒲,內服能宣氣逐痰、辟穢開竅、解毒、健胃,外用可解毒驅蟲,這「不假日色,不資寸土」,「耐苦寒、安淡泊」的菖蒲與蘭花、水仙、菊花並稱為「花草四雅」。

現在很多人習慣在端午的早上插艾草和菖蒲,不過也有許多人在端午節前幾天便插上。俗語:「五月五蚊蟲出」,艾草和菖蒲能發出蚊蟲害怕的香氣,驅除蚊蟲。

其實關於端午節,就起源問題的說法不下十種,諸如紀念屈原、紀念伍子胥、紀念勾踐、祭龍等等。農曆五月,北方所種菽黍和南方所播稻穀,都進入了夏季茁長期,古人經過繁忙的春種而可稍得喘息,加之氣溫驟升,雜草惡木、病蟲害鳥、瘟疫瘴癘也猖狂蔓延而危害農作物及人的生命,古人以為「陽氣於此日至極、陰氣於此日始興」而企望能於此日助陽抗陰、得生避死、除害獲福、去凶化吉;古人便於夏至時舉行一些活動來祈求豐收和安康、禳除災害和病瘟。相沿成習,於是有了今天的端午節。

「千載悠悠,成習俗,天中端午。逢佳節,粼粼波上,百舟爭渡。萬戶家中纏米粽,三閭廟外吟君賦。祭聖賢,忠義盪乾坤,傷君去。」這是唐代無名氏所作的《滿江紅 端陽前作》。時至今時今日,約有 30 個民族都過端午節。除了漢族之外,苗、侗、白、土家等民族都於端午吃粽子、賽龍舟並紀念屈原。瑤、彝、畲等族在端午未必紀念屈原,卻都吃粽子。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國的端午節俗,都有吃粽子或賽龍舟的內容。

以食為名,走上千年,行了萬里,安放靈魂與信仰的內涵,期盼幸福與平安,這就是端午節一代代傳承的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無商不奸!巨頭或用C羅換他還要外加1億 難道曼聯是傻子不成?
出去浪背包里該裝什麼?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