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的喀秋莎火箭炮,德國步兵的噩夢
二戰時期的火炮基本上都是處於「單發」的狀態,即打一炮退殼、裝填、射擊的模式,但是喀秋莎火箭炮一次齊射幾十枚火箭彈的射擊效果,在當時的戰場對於步兵來說簡直就是噩夢。
BM-13型火箭炮
喀秋莎火箭炮,一款讓德軍士兵膽寒的秘密武器。
喀秋莎火箭炮第一次亮相就讓進攻勢頭正猛的德軍士兵噩夢連連。1941年,德軍的中央集團軍先頭部隊進展順利,在攻克蘇聯的戰略重鎮奧爾沙火車站後,由於德軍裝甲部隊的推進速度過快,後勤補給出現極大的困難。德軍就馬不停蹄的利用火車將後方的戰略物資運往前線。這時候剛剛組建的第一個喀秋莎火箭炮連發現了戰機。
準備發射的火箭炮
德軍的先頭部隊忙於在火車站裝卸物資,外圍工事和警戒部隊基本上都沒有部署。蘇軍指揮員毫不猶豫的抓住喀秋莎火箭炮首秀的機會。一陣從未聽過的呼嘯聲突然向德軍襲來,德軍士兵停下手中的活,準備抬頭觀望,下一秒雨點般密集的炮彈傾瀉在德軍的周圍,頓時德軍和火車上物資都被炸翻在地。僅僅持續幾秒之後,火炮就瞬間停止了。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能夠發射如此多的炮彈,對於德軍來說不僅沒有見過,而且也從未聽說過蘇軍有這樣的一款火炮。
油畫火箭炮發射
在接下來的作戰中,德軍的情報機構開始收集蘇軍的這款神秘武器,德軍前線的部隊也多次試圖繳獲蘇軍的大殺器,但是由於蘇軍做了較好的保密工作,以及喀秋莎火箭炮打完就跑的靈活機動性,德軍始終無法捕獲到喀秋莎火箭炮的確切信息,直到莫斯科會戰時德軍才第一次繳獲這種架在卡車上的火箭發射器。不僅德軍士兵不知道喀秋莎火箭炮的真實名字,由於蘇聯的高度保密,連蘇軍士兵也不知道這款火箭炮的具體型號和正式名稱,由於炮車上印有一個俄文字母K(該火箭炮由共產國際兵工廠生產,第一字母為K),蘇軍官兵親切的稱其為喀秋莎火箭炮(蘇聯女性名字的昵稱,《喀秋莎》也是著名的蘇聯歌曲名),這個名字迅速在蘇軍的部隊內傳開。德軍士兵則稱這種火箭炮為「斯大林的管風琴」。
火箭彈上下兩排的設置
喀秋莎火箭炮以其強大的火力,堪稱大炮中的「機關槍」。
如果將普通的大炮比作步槍,那麼喀秋莎火箭炮就是步槍中的機關槍。喀秋莎火箭炮最後的定型是8軌16發的型號,也就說一門火箭炮一次可以發射16發炮彈,是普通大炮的16倍,而且火箭炮的裝彈藥也比普通炮彈大的多。一個火箭炮連,能夠在幾秒中內將幾噸彈藥投送到敵方的陣地,相當於70門重炮的威力,爆炸的殺傷力能覆蓋一片較大的區域。同時喀秋莎火箭炮已經達到了電傳點火發射的技術,一個火箭炮連隊一次齊射的誤差在幾秒內。頃刻間,數噸高爆炸藥從天而降,這種強大的殺傷力和心理壓迫力都是致命的。
火箭炮發射時的震撼場面
超強的機動性,是喀秋莎火箭炮的一大必殺器。喀秋莎火箭炮的固定架安裝在卡車上,可以在發射完成的幾分鐘內,就可以迅速的撤離陣地,達到神出鬼沒的效果。常常德軍陣地瞬間遭遇一陣急促而密集的炮火襲擊,等德軍緩過神來後,蘇軍的火箭炮早已無影無蹤。這也是戰爭前期德軍無法繳獲和破解喀秋莎火箭炮的原因所在。憑藉著這樣的機動性,喀秋莎火箭炮在戰爭中很少被敵方的炮火集中,除了少數被德軍的轟炸機擊毀。
紅場閱兵中喀秋莎
喀秋莎火箭炮艱難的研製過程,衍生出諸多的「改進版」。
蘇軍的車載火箭炮在1938年開始研製,最初採用工字型的發射軌,上下各有12個,一次可以發射24枚火箭彈。但是這時候發射架無法進行射向的移動,瞄準目標必須移動發射車,這就意味著瞄準目標是個大麻煩。但是火箭彈的穩定性得到了驗證。隨後在1939年,「共產國際」兵工廠的8導軌BM-16型車載火箭炮試製成功,火箭炮可以左右個90度的移動,有效的解決了瞄準的問題。
改裝在坦克底盤的火箭炮
1941年火箭炮的各項測試都完成,在6月17日BM-13型車載火箭炮向國防人民委員鐵木辛哥元帥、總參謀長朱可夫大將、軍械人民委員烏斯季諾夫進行了成功的發射表演。蘇德戰爭爆發後,蘇軍開始大量的生產和列裝BM-13火箭炮。但是在實戰中,蘇軍發現在崎嶇和泥濘道路中,車載火箭炮的機動性能不佳。蘇軍設想用履帶式的底盤,但是蘇軍坦克部隊的裝備數量都不足,不可能有額外的生產力提供底盤給炮兵使用。蘇軍還設計了一些安裝在斯大林CT-5拖拉機上的火箭炮。
城市攻堅戰中喀秋莎
1942年,隨著美國的參戰,通過《租借法案》蘇軍得到了美國大量的援助物資,這其中就有大量的重型卡車。蘇軍通過實驗和簡單的改裝,美國的雪佛蘭G7100、福特.馬蒙HH6成為理想的發射車。這兩款卡車強大的載重能力和越野性能,使得BM-13型火箭炮在戰場上如虎添翼。隨後為了適應在高加索山區的作戰,蘇軍又研發可拆解的單兵火箭炮。為了瓦解德軍的堅固火力點,蘇軍研製的M-30火箭炮戰鬥部裝葯裝藥量達到28.9千克。1944年蘇聯又研製成功了BM-30型12聯裝的自行火箭炮,在布達佩斯、柏林等城市攻堅戰中廣泛使用。
國產 130毫米火箭炮
喀秋莎火箭炮在衛國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戰爭結束時蘇軍擁有7個師、38個旅的火箭炮部隊。我國也在上個世紀50年代引進了該款火箭炮,在朝鮮戰爭中,成為志願軍的大殺器,喀秋莎火箭炮在朝鮮戰爭中的具體表現將在下篇文章中介紹。
※二戰中最強的四艘「戰列艦」,美國上榜兩艘,能認全的才是大神!
※揭秘月球上是否真正出現過二戰的飛機?
TAG: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