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IDF戰鬥機提升載彈量:天劍二導彈仍用滑軌發射

IDF戰鬥機提升載彈量:天劍二導彈仍用滑軌發射

6月14日台灣「爬牆黨」在志航基地拍到一架IDF「經國號」戰鬥機起飛的照片,亮點是該機翼尖掛載兩枚天劍一型紅外製導近距空空導彈,翼下掛載兩枚滑軌發射的天劍二C主動雷達制導中距空空導彈,如果該機機腹再半埋掛載兩枚彈射發射的天劍二空空導彈,就讓IDF戰鬥機的空空作戰掛載實現了最大化,從2中2近升級到4中2近,向台灣空軍的「幻影」2000(4米卡+2魔術)看齊,超越了F-16(2AIM-120+2AIM-9)。

台灣空軍增加IDF空空作戰載彈量的想法由來已久,早在2001年起對IDF實施中期壽命升級的「翔升計劃」中,該機機翼中部掛架就增加了布線以掛載天劍二空空導彈。但是劍二導彈採用彈射發射方式,在IDF上只能掛載於機腹半埋式串列掛架上,如何實現翼下掛載呢?

照理說最理想也是成本最低的選擇是為IDF研製一種翼下彈射掛架。例如在獲得AIM-120之前,台灣空軍F-16戰鬥機就是通過在機翼中間的3號和7號掛點安裝「麻雀」掛架來掛載兩枚AIM-7「麻雀」半主動制導空空導彈的,這種掛架內置火藥燃氣驅動的活塞彈射系統,能夠彈射發射「麻雀」。

既然手中有F-16的「麻雀」掛架實物參考,台灣只需為IDF設計一個類似的翼下掛架,就能解決該機翼下掛載和發射天劍二的問題了。但台灣空軍的改裝思路頗為奇葩,沒有選擇研製新掛架而是決定對導彈開刀。

2015年台灣空軍啟動了「奔劍計劃」,對劍二導彈進行改進。改進重點一是增加導彈射程,通過改進火箭發動機和採用碳纖維殼體把最大射程從原有的60公里增加到100公里以上;二是把導彈改為滑軌發射方式,使IDF的翼下掛架能掛載兩枚。2017年12月「中科院」近期在台灣東部空域首次進行了天劍二C試射。

但這樣也導致了一個嚴重問題,要為IDF同時準備兩種中距彈:彈射發射的天劍二和滑軌發射的天劍二C,增加了採購和後勤成本。此外由於兩種導彈的作戰性能不一致,飛行員在作戰中還要準備不同的戰術。哪怕是天劍二C能做到同時兼容彈射和滑軌兩種發射方式,其作戰靈活性也會好的多。

現代主流中距空空導彈一般都同時兼容這兩種發射方式,如PL-15、AIM-120、「流星」、MICA等,既合適機身和彈艙掛載,也能夠翼下發射,適配機型也更多。如PL-15在殲-20上是內置於彈艙中彈射發射的,在殲-10上就是翼下滑軌發射的,台灣空軍不可能不懂其中的優點。

那為什麼不研製彈滑兩用的天劍二C?只可能是經過多年的萎縮後,台灣航空工業已經無力對IDF翼下彈射發射空空導彈進行氣動分析和測試了,無奈之下就只能選擇最為穩妥的滑軌發射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傲氣菜鳥 的精彩文章:

神秘黃皮機大搖大擺上街溜達,酷似運20,卻不是運20!
悍馬軍車暴露致命缺陷,美軍怒而放棄,供應商推出新版本

TAG:傲氣菜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