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憶江南詞三首誰還記得這首詞

憶江南詞三首誰還記得這首詞

本文編輯:萌芽兒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唐代:白居易

譯文:

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春天到來時,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江南的回憶,最能喚起追思的是像天堂一樣的杭州:遊玩靈隱寺尋找皎潔月亮中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賞那起落的錢塘江大潮。什麼時候能夠再次去遊玩?

江南的回憶,再來就是回憶蘇州的吳宮,喝一喝吳宮的美酒春竹葉,看一看吳宮的歌女雙雙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不知何時會再次相逢。

注釋:

憶江南:唐教坊曲名。作者題下自注說:「此曲亦名『謝秋娘』,每首五句。」按《樂府詩集》:「『憶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詞,後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為詞牌名。這裡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長江下游的江浙一帶。

諳(ān):熟悉。作者年輕時曾三次到過江南。

江花:江邊的花朵。一說指江中的浪花。紅勝火:顏色鮮紅勝過火焰。

綠如藍:綠得比藍還要綠。如,用法猶「於」,有勝過的意思。藍,藍草,其葉可制青綠染料。

「山寺」句:作者《東城桂》詩自注說:「舊說杭州天竺寺每歲中秋有月桂子墮。」桂子,桂花。宋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詞:「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郡亭:疑指杭州城東樓。看潮頭:錢塘江入海處,有二山南北對峙如門,水被夾束,勢極兇猛,為天下名勝。

吳宮:指吳王夫差為西施所建的館娃宮,在蘇州西南靈岩山上。

竹葉:酒名。即竹葉青。亦泛指美酒。《文選·張協〈七命〉》:「乃有荊南烏程,豫北竹葉,浮蟻星沸,飛華蓱接。」

吳娃:原為吳地美女名。《文選·枚乘〈七發〉》:「使先施、徵舒、陽文、段干、吳娃、閭娵、傅予之徒……嬿服而御。」此詞泛指吳地美女。醉芙蓉:形容舞伎之美。

早晚:猶言何日,幾時。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嘗有甲設宴席,請乙為賓;而旦於公庭見乙之子,問之曰:『尊侯早晚顧宅?』」▲

女冠子·四月十七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別君時。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

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除卻天邊月,沒人知。

唐代:韋莊

譯文:

今天是四月十七,去年這個日子,正是與你離別的時候。忍住淚水假裝著低下臉,含羞皺著眉頭。

自別後我魂銷腸斷,如今只能在夢裡與你相見。我的相思之情,除了天邊的月亮,又有誰知道呢?

注釋:

佯(yáng羊)低面:假裝著低下臉。

斂眉:皺眉頭。斂(liǎn臉):蹙。

賞析:

這首詞在《草堂詩餘別集》中題作《閨情》,寫女子追憶與情人的相別以及別後相思,抒發了閨中少女的相思之情。詞句質樸率真,哀惋動人,是歷來廣為傳誦的名篇。上片憶與郎君相別。「四月十七,正式去年今日。」連用記載日期的二句,在整個詞史上少見。似乎是脫口而出,有似乎是沉醉之中的驚呼。「正是」二字用得傳神,表現出記憶之深,讓人如聞其聲。「別君時」非常直接地點明讓這個少女如此痴迷的原因。原來是與郎君分別了,痴迷、沉醉於苦苦的相思忘了時間的飛逝,忘了四季的輪迴,忘了身在何處。好像是在一覺醒來,忽然發現,別離已一年,相思也一年了。然而,這一年似快又慢,快是指別離太快,相聚太短,慢是蘊涵了無數煎熬,無數牽掛。「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佯」是掩飾,但不是故意做作,是基於感情的真摯。害怕郎君發現臉上的淚水,而牽掛、擔心,而假裝低頭;「含羞」是別時有千言萬語卻有無從說起,欲說還休,難於啟齒。這兩句通過白描手法,生動地再現了送別時女子玲瓏剔透的面部表情,細膩真實的心理活動。

下片抒別後眷念。「不知魂已斷」,是過片。「魂斷」即「魂銷」,江淹《別賦》云:「黯然消魂者,唯別而已。」緊扣上片「別君時」,承上;只好「空有夢相隨」,啟下,過渡自然,不留痕迹。「不知」故作糊塗,實指知,但比知更深更悲。知是當時,是如今,還是這一年,卻又不知。事實上,三者已融於一起,無從分別,也無需分別。君去人不隨,也不能隨,只好夢相隨。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但這裡的夢是凄苦的,是在無法選擇的前提下,不得不選擇聊以慰藉的方式,可見相思之深,相思之苦,相思之無奈。「除卻天邊月,無人知。」「天邊月」與首句「四月十七」在時間上相應。「無人知」即是不知,重複上文,加強凄苦。魂銷夢斷都無法派遣相思之苦,那就只有對月傾訴了,這是古人常用的寄託方式,沒有人知道,但明月知道,不僅知,還理解,更會把這一切記住,作為見證。在少女的心目中,月竟成了她在人間的唯一知己,這是十分無奈的選擇,更見其孤獨,寂寞。況且明月的「知「,本是子虛烏有。寄託相思,相思卻更濃,排遣相思,相思卻更深。真是欲哭無淚,欲罷不能。少女受相思折磨,為相思煎熬,楚楚動人,愈發憔悴的形象躍然紙上,讓人為之流淚。

這首詞也可以看成是男子的回憶。劉永濟先生《唐五代兩宋詞簡析》評道:「此二首(包括後一首《女冠子·昨夜夜半》)乃追念其寵姬之詞。前首是回憶臨別時情事,後首則夢中相見之情事也。明言『四月十七』者,姬人被奪之日,不能忘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甜甜愛讀唐詩 的精彩文章:

萌寶古詩·白居易

TAG:甜甜愛讀唐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