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戰鼓敲響了真是要衝鋒嗎?揭秘古代軍隊擊鼓進軍,鳴金收兵的具體操作

戰鼓敲響了真是要衝鋒嗎?揭秘古代軍隊擊鼓進軍,鳴金收兵的具體操作

原標題:戰鼓敲響了真是要衝鋒嗎?揭秘古代軍隊擊鼓進軍,鳴金收兵的具體操作



編者按:在所有對中國古代戰爭場景的描寫中,擊鼓進軍,鳴金收兵是最常見的詞語了。這兩個詞所代表的是用樂器發出信號,來組織全軍行動的指揮方式。根據傳說,上古時期的黃帝就曾經使用這種方式指揮軍隊。到春秋時期,用樂器參與指揮的方式已經十分成熟,那麼這些金鼓具體到底怎麼操作呢?難道像一些影視作品表現得那樣,是亂敲一氣吧?或者如一些人簡單理解為只有撤退和進攻兩個信號?

曾有人認為,在戰爭中使用樂器更多的是為了提升士氣,就像歐洲蠻族在進攻前總是要製造巨大的響聲來威懾敵人。但實際上在古希臘人的軍隊中,行軍時也要在部隊前列配備吹奏雙管豎笛的樂手。孫子兵法中指出:金鼓者,所以一民之耳目也,……使勇者不得獨進,祛者不得獨退,此用眾之法也。這裡明確指出了金鼓主要起維持秩序的作用。



戰爭是一種集體行為,沒有組織度的軍隊戰鬥力自然低下。在小說中經常使用的擊鼓進軍,鳴金收兵兩個詞語。這使許多人形成了中國古代軍隊只有進攻和後撤兩個信號的印象,只能完成這種簡單戰術動作的軍隊,自然稱不上是一隻有組織的軍隊。


在一些粗製濫造的影視作品裡,中國古代軍隊都是類似於武裝遊行一般。大批毫無組織紀律的農民在各種樂器的伴奏下武裝遊行,等貴族車戰或騎兵分出勝負後,所有人一擁而上或是一鬨而散。反正在這些影視作品裡,大批中國步兵的作用似乎和中世紀農兵一樣只是作為戰爭幕景一樣的存在。但是,如果我們仔細研究一下春秋時期的金鼓制度,就會發現事實絕非如此。



其實擊鼓進軍,鳴金收兵這兩個詞語,只是對中國古代指揮體系的一種文學上的簡化。僅鼓的使用就包含表達數類信息的傳遞。



第一種是通過鼓的大小和音調的不同表達不同級別的指揮信息。《周禮*大司馬》中提到王執路鼓,諸侯執賁鼓,軍將執晉鼓,師師執提,旅帥執鼓鼙,卒長執鐃,兩司馬執鐸,公司馬執鐲。《尉繚子》中提到將鼓的聲調是商,帥鼓的聲調是角,中級軍官使用小鼓,這些都是對不同級別的指揮官使用的鼓進行嚴格的區分。戰時軍令從主將的軍鼓向下級依次傳達,以指揮軍陣完成不同級別的戰術。


第二種是通過鼓聲不同的頻率表示不同的進攻速度,《尉繚子》中指出了三種不同頻率的鼓聲:一步一鼓是要求步伐整齊的緩步前進。十步一鼓是要求快步前進。當鼓聲連續不斷時則意味著要發起衝鋒。



▲司馬穰苴


第三種是用不同的擊鼓次序來指揮不同的兵種。《司馬法》中提出的七種鼓法就包括:「鼓旌旗,鼓車,鼓馬,鼓徒,鼓兵,鼓卒。」幾個部分。這說明在作戰時,主帥會使用不同的擊鼓次序或特殊的鼓來對專門的單一兵種進行精密操作,這代表中國古代軍隊的軍種分化和軍種配合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第四種是用鼓來控制軍事生活中的各個環節。《吳子》中要求:一鼓整頓兵器,二鼓練習列陣,三鼓吃飯,四鼓檢查,五鼓列陣。這些包含了整個行軍過程中的各個環節。


除此之外,鼓還要和其他樂器配合發出更複雜的指令。


而鳴金收兵中的「金」並不是像一些影視作品裡那樣只是一塊金屬。《周禮*地官*司徒》中指出了四種被稱作「金」的樂器和使用方式:以金錞和鼓,以金鐲節鼓,以金饒止鼓,以金鐸通鼓。就是指用金錞調和鼓聲,用金鐲節制行軍時的鼓聲,用金鐃停止行軍時的鼓聲,用金鐸示令軍鼓齊作。每種樂器都有獨自代表的命令,同時還要和鼓進行配合。《周禮》中記載了周代的例行軍事演習的一套固定套路。在這裡列出幾條供大家賞析:


中軍元帥擊響顰鼓,受命的鼓人鼓三通鼓,兩司馬搖響鐸,軍帥搖旗,士卒由坐姿改為站姿。鼓人連續擊鼓,軍隊向前前進,公司馬敲響鐲來配合調整士兵每步的間距。鼓人擊鼓三通,兩司馬用手捂住鐸口搖鐸,軍帥放下旗幟,全軍停止前進。鼓人擊鼓,卒長敲響鐃,全軍開始撤退。


除了樂器和樂器的配合之外,金鼓還要和旗幟進行不同的搭配以完成不同的陣型。如鼓一鼓樹黑旗則列曲陣等等。這些都使指揮訊號更加複雜,表達的意思更加準確。之後,中國軍隊對已經非常複雜的金鼓系統,又進一步的進行了發展。戰國時期詭道對軍事發展的影響越發明顯。在很多時候,將帥可以通過改變使用習慣來迷惑對手製造戰機。比如臨時調換進軍退軍的信號,在敵軍以為己方撤退時發起進攻。或者故意打亂金鼓的節奏使軍隊看起來紀律渙散,誘使敵人進攻,或是打亂擊鼓順序消耗敵軍體力,甚至在夜戰中代替旗幟進行指揮。



複雜的指揮工具和指揮系統不僅意味著將帥要有相當的水平進行更加複雜的操作,也要求士兵要進行更嚴格的訓練。我們可以聯想一下對現代義務教育下的學生軍訓,就可以想像這種難度。相對於四方轉法和正步走、起步走,這種面向春秋時代士兵的訓練會有多大難度。這就無怪乎周代必須保證每年春天一大訓,冬天一大閱。還要對亂步伐,亂陣型的士兵實行「斬以徇」的嚴厲處罰。(題外話:所謂現代軍訓後大學生穿越後能吊打古代軍隊的想法其實很可笑。失去現代通訊手段,又不掌握古代旗幟和金鼓指揮技術,穿越回去再多的軍訓大學生,也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



正是出與對軍隊組織和指揮的高度重視,所以中國古代軍事行動中對金鼓十分重視。所謂「存亡安危在於枹(擊鼓棒)端。」「將死鼓,御死轡」等等都是對這一思想的體現。而一隻注重指揮藝術,具有完善指揮體系,士兵訓練完善,又有充足戰鬥經驗的軍隊,必然會是一隻有戰鬥力的軍隊。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清正之風,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兵器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有一種「人生贏家」套路是打不過你就加入你,說說中國古代降將的故事

TAG:冷兵器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