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嗎?國徽上的標誌說明一切!
俄羅斯曾自詡為羅馬帝國的繼承者,然而俄羅斯地處東歐和北亞,離羅馬帝國所在的地中海地區相距遙遠,可謂是八竿子打不著,為何俄羅斯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呢?說來話長,今天銘蘇先生就給大家簡單回顧一下這一歷史故事:
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奧古斯都」稱號,建立元首制,羅馬帝國正式取代羅馬共和國,進入羅馬帝國時代。由此,建立起以地中海為中心,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去世,臨終前他把羅馬帝國東西一分為二,分給兩個兒子繼承,由此出現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476年,日耳曼人奧多亞克廢黜西羅馬最後一個皇帝,西羅馬遂告滅亡。
拜占庭帝國以君士但丁堡為首都,通過一系列的擴張活動,疆域包括巴爾幹半島、小亞細亞、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外高加索的一部分、西班牙東南部等地區,成為當時與大唐帝國、阿拉伯帝國並稱的世界三大帝國之一。
為了加強統治,拜占庭帝國把東正教作為國教。開始以羅馬帝國的單頭鷹為標誌,後來在科穆寧王朝伊薩克一世統治時期改用雙頭鷹。其寓意在於彰顯拜占庭帝國是東西兩個方向的王者,既要統治西部的歐洲和非洲的領土,又要統治東部的亞洲領土。從此以後,拜占庭帝國一直使用雙頭鷹作為國徽主體標誌。
1453年,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率軍攻破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拜占庭帝國正式滅亡。拜占庭末代皇帝的弟弟帶著自己的女兒索菲婭逃往羅馬天主教教廷避難。
面對奧斯曼土耳其咄咄逼人的攻勢,羅馬教廷憂心忡忡。因為土耳其在奪取君士但丁堡以後,又攻佔了巴爾幹半島,這將直接威脅著義大利各國的東部邊界的安全。
羅馬教皇為了抵禦奧斯曼土耳其勢力對義大利地區的入侵,企圖促使天主教和東正教的聯合,藉助信仰東正教的俄羅斯的力量來對抗和牽制奧斯曼土耳其,於是將拜占庭帝國的末代公主索菲亞嫁給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
索菲婭佩戴著拜占庭帝國的雙頭鷹徽記來到了俄羅斯,並將這一雙頭鷹徽記融入俄羅斯的政治生活中,1497年雙頭鷹作為俄羅斯的國家徽記首次在俄羅斯的國璽上出現,直至1918年。當然,索菲亞帶來了拜占庭帝國的文化,不但為莫斯科公國建立拜占庭式的宮廷禮儀制度,還為伊凡三世生了6個兒子和6個女兒,協助伊凡三世完成了公國的統一。
那麼莫斯科公國大公伊凡三世為何要接受這次聯姻呢?
在此之前,斯拉夫人之所以信仰東正教,也要歸功於拜占庭帝國。當時,拜占庭帝國為了擴大影響力,派遣東正教傳教士深入東歐地區傳教,從此斯拉夫人就信仰東正教。所以莫斯科大公和拜占庭公主有著共同的宗教信仰,這為兩國聯姻提供了基礎條件。
雖然當時莫斯科大公國在羅斯諸公國當中實力較強,但是要想統一羅斯各部還是困難重重。而莫斯科公國通過迎娶拜占庭帝國末代公主索菲亞,就相當於繼承了拜占庭帝國,在羅斯諸公國當中就會更有號召力。然後再將拜占庭帝國的雙頭鷹國徽作為莫斯科公國的國徽,這更加表明兩個國家是一種繼承關係。因此,俄羅斯自稱是羅馬帝國的正統繼承者,並稱第三羅馬帝國。
當然,羅馬教廷依靠俄羅斯對抗和牽制土耳其的目的在當時並不現實,因為莫斯科大公國還未完成統一,並且以當時的實力也難以同土耳其對抗。不過歷屆俄羅斯統治者執行了對抗土耳其的政策,之後俄羅斯同土耳其發生了數十次俄土戰爭,蠶食了土耳其大片的領土,俄羅斯成為奧斯曼土耳帝國最大的剋星。
俄羅斯在蘇聯解體以後,重新啟用了雙頭鷹標誌作為俄羅斯的國徽,鷹頭上象徵彼得大帝的三頂皇冠被保留了下來,同時聖喬治屠龍的紋章作為捍衛正義,保衛國家的標誌也得以保留。雙頭鷹的寓意跟拜占庭帝國有點相似,因為俄羅斯是橫跨歐亞兩大洲的國家,雙頭鷹剛好一頭注視西方,一頭注視著東方。
TAG:銘蘇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