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打仗千里跋涉,糧草真的全靠國庫供應嗎?
提起古代的那些戰爭,我們首先想到的是明晃晃的盔甲,朔風大起捲起的煙塵,那些手持盾,劍和弓箭長矛的戰士,那些凄風苦雨,屍橫遍野的古戰場。但是我們看不到的是他們的背後,一排排整齊威風的騎兵和亮閃閃的盔甲後邊,滿是推著獨輪車和木製的「平板車」的農夫和百姓,他們或者根本沒有馬和其他牲畜,只能靠人力來推著這些小車到前線,有的會有一些普通的馬匹和騾子,滿載著稻穀,像一座座小山一樣跟隨軍隊前進。如果條件好的話,這些隊伍里還會有一些雞鴨和豬等牲畜!這就是後勤供應。
最古老的後勤供應方式和補給隊伍。那個時代不會有汽車和火車,也沒有寬闊的道路,要將這些物資運往前線就更加艱難。可以說,這些人才是戰場上真正的英雄,沒有這些百姓甚至是奴隸拚死運送物資,再偉大的將軍也打不了勝仗。那麼古代的後勤保障究竟有多艱難。在古代,受到雨雪天氣變化和運輸工具的限制,補給速度很慢,即便是有蓄力幫忙,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千里大躍進,所以才會有了古代戰爭的特色:逐城的收復和攻陷!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古代會在邊境建設龐大的城堡群和邊鎮。因為這樣就可以儲存大量的糧食和其他作戰物資,在邊境養護大量的軍隊,為戰爭隨時做好準備。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再威風的將軍沒有糧食什麼也別干。自古以來因為糧草出問題或者被人家斷了糧道而一敗塗地的戰例數不勝數。所以在戰爭中統兵的將帥都要將糧食問題列入優先考慮的議題,有多少糧草打多少仗,逞能是沒有用的。戰爭中雙方也會想盡辦法掐斷敵方的補給線。要是遇到像曹操那樣專斷別人糧道的專家,任何統帥第一時間就得看好自家的糧倉。
糧草不單單指的是糧食和草料,還有其他許多的東西,比如弓箭和藥品等,如果是沙漠作戰,水更是重中之重。大軍作戰,幾十萬人所需的吃喝和消耗是天文數字。這些東西也不可能全部跟隨大軍同步前進,而是有一定距離的。 曾經有朋友問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就是統帥為什麼不把自家的糧草放在中軍,和統帥在一起,最好統帥夜間睡覺就看著,這樣最安全。答案是根本不可能,因為軍隊要的是速度,後勤的那些農夫和百姓的效率太低了,會拖慢行軍的速度。所以糧草都是和主力部隊隔著一段距離修建一座城堡,然後有專門的運糧官每天去取。這也為「偷營襲寨」,「搶奪糧草」這種古老的戰術提供了條件。
在那個年代,一個國家是否強大,要看他的補給是否強大,隨著戰爭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新式武器的產生,戰爭越來越激烈,對後勤保障的要求越來越高,百姓的負擔也越來越重,直到國家也無法負擔起著沿途的消耗位置,在古代,補給線的長度決定了國家的邊界。
很多人一說到後勤就想到後方,其實在那個時候糧食根本不可能全靠後方,一支10萬人的軍隊在古代根本不可能全靠後方,倒不是說湊不齊這些糧食和飼料,而是湊齊之後怎麼運輸的問題。在古代要是一個作戰部隊帶著數倍於己的運輸用車馬、民夫、商人以及輜重兵這些的非戰鬥成分,就會成為一個龐大到難以想像的包袱,如此部隊根本不需要作戰也完全沒有機動可言,只是一個看著嚇人的死恐龍而已。
那麼因糧於敵」呢。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想到了縱兵搶劫,但是這招在敵國境內可以用,在自己境內不大好使,而且即使在敵國,如果搶劫超越了底線,就會遭到敵方百姓的怨恨,使自己陷入更危險的境地,往往得不償失。所以,古代所說的「因糧於敵」在很大程度上是拿錢買糧,其中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市場。 在古代一支軍隊到達一個地方以後,先要在軍營附近建立一個流動市場,靠附近的商人(或者軍隊自帶的商人)和民眾進行交易轉換,從而獲得當地的各種物資。
當然,還要想辦法和當地的頭面人物達成某種妥協,由他們出面把當地的物資集中送上,這裡面少不得要威脅恐嚇一番外加給點好處。 要是真像人們所說的,縱兵搶劫,那會遭到當地人的反抗,會造成軍隊損失,而且哪怕搶劫過程很順利,要把這些搶劫的東西運回來,也好消耗自己的馬匹,人力等,降低作戰部隊的員額,要是萬一出現逃兵之類的事情就更得不償失了。所以與其消耗大量時間在分兵、找糧、搶劫、運輸的環節中,降低部隊的運動速度,還不如提高效率,直接找當地人買。這因糧於敵也是一個要求熟練地運用政治和經濟手段的技術活。
古代戰爭後勤究竟有多難?
先看幾條資料,如果這些數據是準確的話,很多人就會對後勤有一個新的認識:李廣利二伐大宛,步騎六萬,後勤為「牛十萬,馬三萬匹,驢、橐駝以萬數齎糧」;後勤和前方作戰達到3比1以上,要是再考慮到這些農民耽誤的農時,古代戰爭對經濟的影響太大了。
沈括的戰爭後勤設計,宋代大科學家沈括在他《的夢溪筆談》中詳細記錄了宋朝軍隊的後勤設計,翻譯成白話是這樣的:每個民夫可以背六斗米,士兵自己可以帶五天的乾糧。一個民夫供應一個士兵,一次可以維持十八天。如果要計回程的話,這些士兵就只能前進九天的路程。 兩個民夫供應一個士兵的話,一次可以維持十十六天。到第八天以後,其中一個民夫背的米已經吃光,可以先給他六天的口糧讓他先返回。剩下兩個人可以前進十三天。然後他有計算三個民夫的情況,得出結論----三個民夫供應一個士兵,已經到了極限了。如果要出動十萬軍隊,輜重佔去三分之一,能夠上陣打仗的士兵只有七萬人,就要用三十萬民夫運糧。
這已經是極限了,因為這些民夫自己也要吃飯,中途也會患病和消耗。而且沈括是把這些死亡民夫的糧食也給算到士兵的頭上,還沒有算途中糧食丟失之類的消耗。 所以古代軍隊不容許有吃閑飯的,因為一個吃閑飯的就要有三個人去供應他還不夠!這是嚴重的犯罪行為。當然有人說可以用牲畜運,但是那樣只是加快了部隊運動速度,而沒有提高最後的效果。因為牲畜載的多,吃糧更多,與人工比更嬌貴,要是不給牲畜吃好的,牲口就會瘦弱死亡。要是牲畜死了,那麼它帶的糧食也就只能一同拋棄,會造成浪費。所以和人工比,各有短長,就看統帥怎麼選擇。
沈括的後勤設計是一種途中沒有任何損失的設計,要周密安排,合理調度,還要不發生任何意外。但是現實中根本沒有這樣的軍隊。
古代糧食運輸效率之低,消耗之嚴重遠超人們想像。《舊唐書》中記載的有關李靖征突厥時的後勤記錄顯示,從山東運糧到河套單程就需要近兩個月,途中糧食的損失高達百分之九十!在畝產極低的古代,一次出征耗掉大半個國家的財力也毫不稀奇。我們這樣算,按照古代步兵平均每天40公里的標準行軍速度來算,一支10萬人的大軍(7萬作戰部隊,3萬輜重部隊)在30萬民夫的後勤支援下,活動半徑僅僅只有640公里,在首都長安還到不了隴西的蘭州。要是從長安到當時的安西都護府,最少要67天時間,還不算途中遇到天氣等突髮狀況。這對後勤的消耗已經達到了國力的極限。
所以,解決辦法只有一個—就地開荒,自力更生。 當然,還有一個辦法,像蒙古人那樣,攻下之後不要後方,直接屠城,這樣做倒是利索,但是僅限於蒙古,因為蒙古不需要糧食,他們出征的時候每人不但有三到四匹馬,換乘和載輜重帳篷,還有羊和母牛。他們擠羊奶和牛奶解渴,吃羊肉。還可以讓母牛生下小牛後吃牛肉,他們的生活方式就是他們的武器。這是特例。
右下角留言,看看你喜歡哪種冷兵器!
※世界上最恐怖彎刀,此國家人手一把,據說在僱傭兵手裡威力更大
TAG:武士刀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