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古村的痛——太平天國之迪坑戰役
來源:美篇@江仁銘
迪坑俯瞰圖
迪坑,古時候也叫迪康、特坑。迪坑原隸屬清流縣,與清流「東坑」、「黃石坑 」並稱為古清流「三坑」。明清年間,東坑以文化奪魁,迪坑以武藝稱雄,黃石坑以財富蓋冠,他們以其人文之輝煌、武藝之雄威和豪富之偉姿於明清時期創建清流輝煌的歷史。
迪坑牌樓
迪坑位於連城縣東北部塘前鄉境內之冠豸山腳,西南鄰揭樂鄉,東南接文亨、姑田鎮,北毗清流,距鄉政府所在地5公里,距縣城13公里,居塘前鄉之南,與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冠豸山緊密相連,是典型的景中村。
水口廊橋
進士第
迪坑江氏先祖江楊忠、後改名江九益,從清流四堡江坊村塘塔上隻身外出做工,到了水源村江屋嶺(與迪坑相鄰)居住一段時間,但在一場變故中,在七世祖江萬六的組織下,於明朝末年到迪坑安居,屬迪坑村第一代江氏始祖。江姓先人到此之後,人口逐漸增加,原住此地的黃、羅、馬等姓人氏逐漸衰退,最後只有江姓留居。至清乾隆間總人口達1000餘人,最旺盛時則在咸豐皇帝之初,據載總人口達1500多人,族譜記錄同代男丁就有700餘人。
進士、舉人桅杆
今天的迪坑人口僅400餘人,129戶,轄5個自然村,共8個村民小組。村域總面積約9.87平方公里。
雲霄岩防禦所
雲霄岩山門
迪坑是清流、連城通往姑田、永安的交通要道,由於商賈往來眾多,村子周邊成了土匪出沒打劫的理想場所,不時地,村裡也時常受到匪徒的騷擾。
到了明朝後期,江姓開基的十一代,由於對土匪的騷擾忍無可忍,村裡就派了應湖、應海兄弟兩人到嵩山少林寺學習武功,讓他們學好功夫保護家園。
應湖、應海在少林寺得到大師的厚愛和悉心指導,幾年後就學有所成,特別是應海百步穿楊的彈石功無人能比,兄弟兩回村後立即開辦武學堂,安排全體子弟習武,組織護村自衛隊,在村裡的至高點雲霄岩設立瞭望防禦哨所,以防匪徒的侵擾。
阻擊太平軍第一道關卡------樓梯嶺
這個時候,恰是社會動蕩、改朝換代之時。附近有個布地村莊,出了個功夫十分了得的鄧光選,好事者為其算命,說有「九五之尊」之相貌,至少能夠成為諸侯。
說著無意聽者有心,鄧光選受到鼓舞,就以護衛村莊的名義,組織起千餘人的隊伍。他和應海兄弟是表親,知道應海兄弟學藝回鄉,武功了得,多次邀請,希望得到他們的支持。但應海兄弟知道鄧的心思後,堅決拒絕。
鄧光選也十分有誠意。邀請應海兄弟到家裡喝年酒。應海只身前往赴宴,席中鄧光選不斷勸酒表示友好,希望他們兄弟再好好考慮,可應海顧左右而言他,敷衍了事。
三番五次邀約都被拒絕,鄧光選就乘應海在酒桌上鬆懈時動起了粗,當場五花大綁,想強迫其加入。
被關在房間的應海看見屋角有一酒缸便一邊大罵鄧光選,一邊用腳用力踢床,將折斷的蚊帳架藉機甩向酒缸,用牙齒咬住酒缸碎片,磨斷麻繩,用綁腿的綁帶和麻繩,從窗戶爬出逃回家。
應海跑了,一心邀他加盟的鄧光選還不死心,一路趕到迪坑村口,應海邊跑邊撿小石頭裝進籮筐里,進行威嚇阻止追兵。到了蜘蛛岩山門下,鄧光選還邊追邊喊話:再跑就用亂箭了!
這時,早己在此接應的應湖立即背起過於勞累的應海跨進山門,不論鄧光選如何叫喚勸說,兄弟兩就是不開門。不一會兒,應海恢復了體力,看見鄧光選依然不肯罷休,準備強行攻山,就火了:「你太過分了,這樣還是親戚嗎?你再不走,看右耳還在嗎?」話音未落,只見應海右臂一揮,一塊小石頭朝前飛去,鄧光選右耳立時腫起來,馬上,左耳又被石頭擦傷。
看到應海兄弟軟硬不吃,鄧光選他們只得灰溜溜撤退。
鄧光選沒有成王,最後還落草為寇,成了「山大王」,這是後話。
應湖、應海兄弟因為智斗勇斗鄧光選而出了名,他們以武術稱雄,又一代一代的傳承,確保村人安居樂業,耕耘家園。使迪坑周邊平靜了很多年。
太平軍進入村莊驛道----松毛嶺
都閫府
此後,迪坑迎來了武術發展的鼎盛時期。百餘年間,迪坑練武學堂至少有七所:
1.應海、應湖兄弟學藝歸來後,在迪坑祠堂教授本族子弟武術。
2.乾隆三十年,武生員江起欄在迪坑新路坑開設武館。
3.咸豐年間,江昭翰在藤雲背開設武館。
4.清末,江於新在賴婆坑開設武館
5.清末民初,江朝薜在藤雲背開設武館,還在姑田、小陶、洪山等地設分館傳授武術。
6.江二花,在茶盤林開設武館。
7.江上弼、江朝品在早禾堂開設武館。
練武石
雙刀
現在,許多迪坑的舊宅里都依稀可見練武的場所、器具。練武石重達三百多斤,成正長方體,練武石規格大約56*50*20公分,是練臂力、體能的基本器材。這種東西在迪坑的很多廢墟或老宅都可以看到,這也印證了當年他們把練武作為重中之重的任務。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培田的進士第也有一塊差不多的練武石,說是武進士吳拔楨所用,看來比迪坑我們所見到的略小些,聽說到培田觀光的也只有世界冠軍石智勇一個人舉起來過。因此從數量、重量上看,可想而知迪坑人對武術的重視了。
武術在迪坑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反過來又促進了家家戶戶的子弟勤學苦練武術。迪坑第十二代的江廷舉有七個兒子,四子、六子、七子喜愛習武。
從應湖、應海兄弟去少林寺學習武藝回來的一百餘年裡,迪坑人常常勤學苦練,居安思危,擔心自己的武功落伍,不能有效面對潛在的危險時,果斷安排了後輩子孫江昭翰、江於升、江於新等子弟再到少林寺學習新的搏擊技能,湧現了一批又一批能征善戰的勇士。代表人物除上述的七所武館的師傅外,還有都司江起聘、武舉江起卿、五品武官7人、六品武官15人。
紀曉嵐題匾
寨墩書院
1851年爆發以洪秀全為首的廣西金田起義,起義軍被稱作太平軍,僅兩年多就攻陷南京,並改名為東京,建立太平天國。
彭大順是翼王石達開的重要將領,被封為「翼殿右一旗大軍略」。據《天國志之彭大順童容海吉慶元朱衣點列傳》:彭大順,翼王部將也。初為殿前指揮,丁巳七年從翼王遠征,任殿右虎賁軍前隊將,數年間轉戰贛、閩、湘、桂諸省,積功升翼殿右一旗大軍略,復升曠天豫。
彭大順前後四次進入福建,進擊閩西三次。最後一次有記載:「大順等留屯汀州度歲,辛酉十一年,春,正月,廿五日,克連城。三月,清人集兵來爭,大順親將兵御諸城外姑田鄉,於陣中傷,廿九日,傷發不治,卒於連城縣中。」據《連城縣誌》記載:「咸豐十一年辛酉正月,官兵敗於童坊。二月,彭大順進陷邑城,殺孫家良……四月,彭大順自邑出掠,入鄰轄清流特坑。鄉民狙擊之,殪。從隊忿而殲其鄉……」
上述的記載時間是對的。但真正的情況,按照當地人講述,應該是這樣的:
太平軍翼王石達開部將領彭大順,百姓稱之彭大王,於咸豐十一年(1861)正月攻克長汀後,直逼連城,紮營在縣城孔廟(又稱儒學前)。當時的太平軍軍需糧草供給已經十分困難,為了籌集軍餉,他們向城關及周邊的鄉村發出繳餉告示,對如期交納者發給收條,壓在屋內神桌上,太平軍見條,可保無虞。一旦抗交,太平軍就會進行武力籌餉。
迪坑距離縣城兩個小時的路程,這裡物產富饒,社會和諧,有「一門三萬戶,一桌九功名」的美譽,是個現實版的世外桃源。
迪坑村的第十五代裔孫江昭翰一生喜愛習武,功夫了得,他的四個兒子於將、於源、於興、於榜都是練武之人,另外,他還組織起由三十二個徒弟為班底的「童子軍」,每日起神拜祭練武。
太平軍需要籌措糧餉,每到一地都發布公告限時繳納,有充足資源的迪坑自然就是重點征繳對象。他們卻沒有想到,這裡成了「滑鐵盧」。
迪坑人拒絕太平軍的征繳也就情理之中的事:汀洲府衙被太平軍佔領知府孫家良被太平軍抓住無法辦案,江於鈞(江祖樞曾孫)當時在汀洲府衙任職,知府臨抓前就將知府大印交給江於鈞,要他接任知府職位,為此江於鈞臨危受命就將府衙遷至迪坑的家裡暫設臨時府堂,這是代表主流,而太平軍是叛軍,邪不壓正;有童子軍,這是可靠的安全保障;有財物積累,也是幾代人辛勤努力的結果,太平軍獅子大開口,迪坑人受不了。還有人認為,太平軍後期紀律沒有前期的嚴明,成了殺人放火的「長毛賊」,所到之處,不僅備受清兵「追剿」,各地也組織地方武裝予以阻擊,阻遏其入城進村,各地均自築山寨自衛。
太平軍呢,軍需不足,急需補充。他們必須懲處抗捐的「出頭鳥」,保證征繳的順利進行;同時還可以搗毀政府機構——臨時府堂,實現一箭雙鵰。
由於雙方都不肯讓步,矛盾不能調和,就必須通過戰爭來解決!
迪坑人做了大量的準備。除了讓童子軍進入緊急狀態,每天派人到距離村莊一里多路的險要處樓梯嶺(又稱孤婆嶺)放哨,並以長龍(一種松樹做的大型火銃)響聲為號,一旦有情況,讓村中及時做好應戰準備。而太平軍則耐心地尋找戰機。
已經是春暖花開、春播下種的時節,三月二十九日,迪坑人看到太平軍遲遲沒有動靜,以為就此罷休,鬆懈下來了,大家忙於耕作。彭大順偵知迪坑守備鬆懈,就半夜發兵,自己帶隊行軍大約兩個小時到了樓梯嶺。當放哨的長龍炮響時,黃泥盤的童子兵還在睡夢中,只得每人匆匆忙忙的抓了一顆敬神的米果充饑,匆促來到騰雲背坑應戰。
很快,太平軍過樓梯嶺進楓樹嶺,隨叉道兵分兩路。一路直插迪坑村,見一對門樓房就進入廳中,但在神桌上未見有納餉的收條。這時,那位已交過軍餉的富戶,從外面趕回,剛跨上門檻,還來不及掏出收條,就被兵士誤認為是童子兵的住戶而砍下頭顱。另一路太平軍到了騰雲背坑,正要向迪坑的路上行進,這時,山樑上吹起童子兵的海螺號。彭大順掉轉馬頭,手舞大刀,率軍帶頭衝殺。
面對久經沙場、訓練有素的部隊,江昭翰帶領的童子兵毫不膽怯,揮動鉤刀,頑強應戰,在騰雲背的田壟,激戰半天,屍橫遍野,血水滿田。戰至中午,太平軍死傷無數,彭大順觀陣憤怒不服,親自出馬衝到陣中。
江昭翰的四子江於榜,雖然只有十九歲,初生牛犢不怕虎,纏住彭大順就廝殺,全然不知對手是南征北戰的驍將,鉤刀對大刀,火併驚鬼神,幾個回合後,彭大王老將疏忽露了破綻,被江於榜反手一擊,矛葉鉤刀刺入彭大王肋部的直抵心臟,隨鉤刀之勢被拖下馬來。彭大王也不是好惹的,忍劇痛揮去一刀,斬下了於榜的頭顱。
江氏三兄弟聽說父親、四弟被害,更加拼力衝殺,戰至下午,於源、於興相繼被害,只剩下長子於將拚命殺出一條血路逃走。一天下來,父子5人,陣亡4人,童子軍幾乎全軍覆沒。太平軍收兵時也傷亡近百人。
練武器械
彭大順因傷在心臟,流血不止而亡。他的遺體運回縣城孔廟殮入棺槨,舉法事做「七」,據傳,在七個「七」的四十九天中出殯四十九副棺木,抬向各不相同的山場埋葬,到底哪副棺木真有彭大王的遺體及有何陪葬品則成了百載之謎。上世紀八十年代曾有北京考古學家到連城考究,探訪了兩個多月仍無結果。
第二天,彭大順的夫人親自帶領太平軍捲土重來,血洗迪坑村,死難近千人。
有一首詩詞記錄了當時的情景:「棋逢對手怒難平,士卒爭先斃老彭;四野田兵曾莽伏,特坑首惡竟雷轟。因茲喪膽潛行道,倏爾遄歸不計程;散骨揚灰緣作孽,可能念佛使超生。」
迪坑的保衛家園之戰,得到了當時朝廷的高度認可。江於鈞擬好奏章,要求朝廷表彰迪坑以江昭翰父子為首的童子軍為保家衛國,斬殺彭大順,打退太平軍的自衛行為。同時也報告全村戰死的童子軍三十多人,被屠殺村民數百人及大量財富損失等情況。
已經回到京城的徐樹銘接本後,即遞交朝廷,咸豐皇帝閱後龍顏大悅,讚賞迪坑村民抗賊有功,追封江昭翰為五品藍林奉直大夫,江於榜追封為飛虎將軍,封於興、於源為護衛將軍,江於將、江於照、江於蓮、江於煜、江朝裕等一律封為六品軍功,撥金銀、御酒給予安撫;另外頒發聖旨牌一塊,原懸掛在迪坑的祠堂老屋廳內。清流知縣崔光祿特題匾曰「千古如生」,所有參戰人員名字都刻在匾上以為紀念。
「千古如生」一匾真實記載了一段迪坑村民血戰太平軍的歷史,其英勇悲壯、可歌可泣的事迹感天動地亦鼓勵後人載入史冊。
眼前便用-----迪坑四字啟蒙教材
眼前便用
清流縣令崔官祿題匾-----千古如生
迪坑自抗擊太平軍後元氣大傷,武林精英損失殆盡。練武之人有的戰死,有的認為受到重創關鍵是自恃有功夫在身,導致全村遭殃,就不再傳授武功。
這是一段迪坑的痛,這是一段難忘的悲歌,我們只還原歷史,但我們無法評價對與錯,歲月悠悠,還是讓世人去說吧!
部分圖片來源於鄒善水、網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