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術界達成生物材料定義新共識 首次採納中國代表的建議
由生物材料界最大、最權威的非政治、非贏利性學術組織——國際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學會聯合會(International Union of Societies for Bio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USBSE)主辦,聯合會主席所在單位——四川大學和中國生物材料學會承辦的「2018生物材料定義會」於2018年6月11-12日在成都舉行。會議對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內涵的規範化表述達成了新共識,其中首次採納了中國代表提出的建議。該共識是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發展的又一個里程碑事件,將極大地影響和促進國際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的發展。
生物材料科學是上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門重要學科,對醫療技術,尤其對植入性醫療器械的發展意義重大。與其它新興領域一樣,大量用於描述新現象和新方法的術語被引入生物材料領域,加之該領域存在的多學科交叉特點,導致了定義的鬆散和使用的不規範,帶來術語的混淆,甚至產生了歧義,不利於該學科知識的正確傳播,對研究、教育、臨床應用、行業發展及管理均有較大影響。因此,歐洲生物材料學會於1986年在英國切斯特召開了首次生物材料定義共識會,討論生物材料術語,並出版了定義專著,規範了學科內涵,標誌生物材料學科已經形成,是生物材料學科發展的里程碑事件,影響深遠,今天仍被業界和管理部門廣泛使用。
隨著科學認知的不斷深化,新興技術層出,更多的生物材料及相關技術被應用於臨床實踐,30年前提出的生物材料定義需要進一步審定、修改和完善,發展的新技術和新興領域也需要制定和規範定義。在此背景下,IUSBSE現任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四川大學教授張興棟倡議再次召開定義共識會,規範生物材料學科術語的使用。在IUSBSE的2017年度會議上,張興棟院士正式提議以IUSBSE名義召開生物材料定義共識會,受到了與會代表的積極響應並在會上正式通過。為確保會議的順利召開與會議成果的權威性,會議設立了一個由IUSBSE主席、秘書長以及國內外權威專家組成的執行委員會,負責定義會的組織工作、審議術語名稱和定義會成果發表等事宜。
歐洲生物材料學會30年前組織的生物材料定義共識會,共有歐美國家64位代表出席。本次生物材料定義共識會,由世界生物材料學會聯合會組織,不僅有歷屆的多位主席和秘書長參與,且各成員學會亦派代表出席,參會代表來自中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德國、中國香港、印度、義大利、日本、韓國、葡萄牙、羅馬尼亞、新加坡、南非、西班牙、中國台灣、英國、美國等國家和地區,且涵蓋了老中青三代科學家,其中國內外院士近40位,表明此次會議具有高度的權威性和廣泛性。此次會議在我國成都舉行,四川大學張興棟院士任主席,亞洲地區代表佔43%,中國代表15位,充分表明中國和亞洲正在世界生物材料領域中崛起。
會議共設立通用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再生醫學、植入和介入器械、藥物/基因/顯影劑傳遞、新興生物材料等6個專題。會議為閉門會議,僅對特邀代表開放,會議持續兩天,第一天進行4個主題的討論,第二天進行2個主題的討論以及共識總結討論。每個專題指定一個主題發言人,一個主持人和一個記錄人。主題發言人負責該專題術語的提出和初步定義,主持人負責就主題發言人提出的術語與參會代表討論,記錄人負責記錄討論過程並匯總。各專題提出的術語及定義經全體參會代表充分辯論後提交大會表決,表決通過的術語彙總後再提交大會確認,術語獲得認可(定義)的條件為贊成票不少於75%。會議成果以專著形式,通過電子版和印刷版公開發行,書名為:二十一世紀生物材料定義(Biomaterials Definitions for the 21th century)。
此次會議上,張興棟院士建議的「組織誘導性生物材料(Tissue Inducing Biomaterials)」經大會通過後作為新定義列入了生物材料定義清單,「生物材料基因組」的定義亦納入了中國代表的建議,這是我國首次提出的生物材料定義,表明我國生物材料研究水平已極大地提高。
四川大學作為本次大會的承辦方之一,對會議的成功召開作出了重要貢獻,受到各國代表的高度評價和讚賞。四川大學也將藉此機會,進一步促進和加強與世界各國的交流與合作,增強其生物材料科學研究與產業的國際影響力,為促進世界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的發展繼續貢獻力量。
(光明融媒記者李曉東、周洪雙)
※我科學家刷新暗物質探測靈敏度
※第三屆「新青年」上海巡展呈現當代藝術之美
TAG: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