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端午節——蘊含中醫理論

端午節——蘊含中醫理論

「五月五日午,天師騎艾虎。蒲劍斬百邪,鬼魅入虎口」。這是一首端午節防疫保健習俗的古民謠。端午節是自古至今最被看重的我國民間傳統節日,特別是國家把端午節列為假日,更說明這個節日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每屆斯日,各地除了賽龍舟、吃粽子等主要節俗之外,還有不少與中醫藥有關,值得稱道和借鑒的防疫保健良習。

采艾草懸插於門上、堂中,據說能避邪驅瘟。農曆五月,艾草的長勢旺盛,古詩云:「端陽時節草萎萎,野艾茸茸淡著衣。無意爭顏呈媚態,芳名自有庶民知。」端午節插艾草歷史悠久,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中載:「五月五日采艾……懸門戶上,以禳毒氣。」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也說:「又釘艾人於門中,士庶遞相宴賞。」所謂「艾人」就是把艾草紮成人形。有的還將艾草剪做成虎形,謂之「艾虎」。南宋福建詞人劉克莊在《賀新郎》詞中描繪:「兒女紛紛誇綹束,新樣釵符艾虎。」至於為何選擇端午節插艾草,相傳是在這期間艾草的芬香油最多,殺毒能力最強。人們把艾草和另外兩種中藥蒼朮、白芷合在一起煨薰,會散發異香,能起到除蚊、滅蛆和驅殺跳蚤的效果。古代醫家云:「杏乃中醫之花,艾乃中醫之草。」相傳唐朝葯聖孫思邈常用艾草溫灸足三穴,後來竟長壽100多歲。

端午之後,天氣逐漸炎熱,飲食一定要定時、清淡、注意搭配。李學武說,要按時進餐,避免脾胃生理功能發生紊亂,誘發胃病;夏季氣溫高,出汗多,飲水也會增多,胃酸易被沖淡,消化液分泌也相對減少,導致消化功能減弱,人們食欲不振,如果過食油膩會傷害脾胃,影響營養消化吸收。夏季宜食綠豆、西瓜、蕎麥、大棗、雞肉、鴨肉、鵝肉、鯽魚、豆漿、梨等清淡食物。

比如端午家家戶戶門口懸掛艾草,因為艾草具有歸肝脾腎經、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效用,如果外用,還可以祛濕止癢,新鮮的艾草驅蚊殺菌效果顯著。這些藥用價值正好針對這個季節的高發病。

古人認為農曆五月五日是極陽的日子,流傳下很多用中草藥養生的方法。因此端午節的民俗不僅是吃粽子、划龍舟,也是『中藥的節日』。譬如佩戴中藥香囊等一些養生習俗應延續下去。這樣才是一個原汁原味的端午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治療心衰康復中心 的精彩文章:

TAG:北京治療心衰康復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