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海:讓孩子玩「篆」校園,與優秀傳統文化「零距離」

上海:讓孩子玩「篆」校園,與優秀傳統文化「零距離」

轉載請註明上海市教委政務微信「上海教育」

上海市「篆刻進校園」座談會近日在上海理工大學召開,市教衛工作黨委書記虞麗娟、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市藝教委主任陳克宏等領導出席。會上宣布成立上海市藝術教育委員會篆刻專業組,藝教委主任陳克宏為篆刻專業組揭牌,並向組長王立強頒發聘書。虞麗娟向同濟大學等8所大學贈送校訓篆刻作品。

上海市「篆刻進校園」座談會現場。

中國篆刻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上海是中國篆刻的重鎮,人才濟濟,名家輩出,「篆刻進校園」項目對於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是美育工作很好的抓手。

市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上海市二期課改從育人的角度設置了藝術課程,大力弘揚以書法、篆刻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小學、初中語文基礎型課程硬、軟筆寫字訓練的基礎上,初中階段藝術課程開始「嘗試國畫、書法與印章的製作」。

學生在上篆刻課。

高中階段藝術課程也專門設計了「知白守黑 筆墨生輝」單元,讓學生根據不同興趣、愛好,選擇在拓展型課中進行深入的書寫、篆刻實踐活動,以此培養民族自豪感。

高等教育階段,除了「秋石印社」等活躍在各個高校中的篆刻社團之外,還有華東師大、上師大以及上海大學這三所學校開展了篆刻專業課程教育,其中華東師大招收篆刻方向的碩士研究生。

上海師範大學「秋石印社」積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上海師範大學「秋石印社」招募新成員,接力篆刻傳統技藝。

近年來,篆刻藝術作為弘揚和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得到越來越多基層學校的重視,打造了以篆刻為特色的校園文化。如嘉定區方泰小學經過十年的實踐和發展,全校師生「人人會拿篆刻刀,個個金石顯創意」,篆刻作品多次在國家級、市級比賽中獲獎,被評為全國書法實驗學校,還把「弟子規」編入校本教材中,實現中國的傳統美德教育與篆刻文化的緊密結合。

市教衛工作黨委書記虞麗娟前往方泰小學調研纂刻文化傳承工作。

方泰小學的篆刻課程。

靜安區一師附小將書法與篆刻結合,一至五年級設置了篆刻選修課,另外還設計了親子課程,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篆刻;

一師附小學生參加「少年宮篆刻展」活動。

一師附小的篆刻活動。

虹口區第二中心小學,把上海與國家的「指南針計劃」合作項目融入課堂之中,通過篆刻藝術的學習和活動來樹德立人,為解決家長普遍擔心的安全問題,學校還專門設計定製了適合孩子使用的刻刀,配合印床來使用,避免傷害事故。

一直以來,上海把「提升美育和人文素養」作為上海教育綜合改革試點的重大任務之一,前年還與教育部簽署了學校美育改革發展備忘錄,舉全市之力開展美育工作,前不久舉辦的全國第五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和「第15屆上海教博會新時代美育展」,就是上海近年來美育成果的集中展示。

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階段要請篆刻專業組帶領團隊制定方案,發揮師範大學專業優勢,以點帶面,逐步展開,從篆刻教學、興趣活動、師資培訓、競賽展覽等方面入手,推動篆刻藝術進校園,引導更多學校來開展這一傳統文化課程,使學生領略中國傳統文化之美,培養學生的民族情感,讓篆刻這一傳統藝術在新時代校園得到傳承,並不斷創新發展,成為上海美育工作的又一張名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教育 的精彩文章:

TAG:上海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