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簡史」戰爭的貿易預期推手
兩個經貿關係往來密切的國家不會打仗,因為彼此分手的成本太高。這曾是貿易和平論者的主要論斷,但在現實中似乎屢屢被打破,比如一戰前的德國和英國貿易額堪稱巨大,但這似乎並不能阻止彼此兵戎相見。後來人們又為其加上了其他前置條件,比如經貿關係往來密切的「民主」國家更傾向於和平共處,等等。但一方面前置條件太多的理論無疑普適性就比較差一些,另一方面這種民主加貿易和平論無法很好地解釋為什麼有些專制國家在有些時候更好鬥,有些時候卻致力於和平貿易。
而在經濟現實主義者看來,經貿關係密切的國家之間會產生貿易依賴,但這種相互依賴不僅僅產生正面效果,還會讓彼此深感脆弱,就像一對戀人不僅會相愛,有時也會相殺,尤其這種相互依賴程度和脆弱感是不對稱的時候,因此人們會為改善自己的脆弱地位而斬斷這種經貿關係,進而導致戰爭。
如果讓《經濟相互依賴與戰爭》的作者戴爾·科普蘭來解釋,他會告訴人們貿易和平論或民主和平貿易論以及經濟現實主義都有缺陷。經濟現實主義很好地指出了貿易依賴紅利論的不足,但不足之處是過於靜態地看問題,而無法從動態的角度去預測在什麼樣的情形和什麼樣的時點下,人們對於戰爭VS貿易收益的看法會發生改變,從而更好預測戰與和的走勢。
在戴爾·科普蘭看來,對未來貿易收益以及由此產生的對自身地位影響的看法,會影響人們對經貿乃至整體雙邊關係的判斷,如果貿易預期偏向負面,則退出雙邊經貿關係轉而採取更具對抗性的政策,甚至兵戎相見都不乏可能。通常情況下,那些對當前的經貿關係更具依賴性,因而痛感自身地位的脆弱性的國家,如果預判未來經貿收益轉負,而自己從這種負面轉向中會更受傷,會更具有攻擊性,比如一戰二戰前的德國以及二戰前的日本,而如果這種轉向是由更佔優勢地位的貿易對象國主動開啟的,那攻擊的目標也就會比較明確地指向涉嫌遏制者和圍堵者。
必須承認,這個貿易預期理論對於解釋一戰二戰的爆發確實比較有說服力。一戰前德國的案例表明,即使當下的貿易水平很高,但對未來貿易環境的預期仍有可能為負面,以及雖然彼此貿易依賴性很高,卻無法確保和平得到維持和平。一戰前德國數十年來一直依賴大英帝國為核心的貿易體系為其提供原料和市場,但到1914年卻決定向該體系發動攻擊。將貿易預期理論與關於德國相對俄國地位不斷衰落的總體觀點相結合,可以給出比較合理的解釋:德國領導人很有理由認為,其他國家想慢慢地在經濟上和地緣政治上遏制德國,比如紛紛對德國提高關稅,以及通過在北非協調行動將德國從中東排擠出去,限制其與歐洲殖民地進行貿易的能力。因此德國需要對現行體制開戰,在俄國進一步擴張之前將其摧毀,並控制歐洲西北部和東部的重要領土,使其成為德國長期安全的穩定經濟基礎。
二戰基本上重演了這種因果過程。只是這一次其他國家之所以要提高關稅壁壘,不是故意要以德國的利益為代價來加強自己的經濟實力,而是受到了大蕭條的影響。當然不管主管是否故意,其結果在德國看來是大體相同的。除了需要在蘇維埃體系領導下咄咄逼人的蘇聯征服歐洲體系之前將其摧毀,希特勒及其謀士也深知德國在世界體系中的經濟前景暗淡:資源豐富的國家可繼續以對自己有利的方式控制世界貿易,以讓德國這樣的窮國抬不起頭。
經濟現實主義可以很好地解釋希特勒在1920年代中期的想法,即通過戰爭降低德國易受貿易中斷影響的脆弱性。但是從根本上來說,是大蕭條及其引發的各國競相推出關稅壁壘對貿易活動的打擊,才讓希特勒本人更加擔憂德國的未來,同時也使他的大多數謀士堅信戰爭是必要的。換言之,假如德國的貿易預期沒有在1930~1931年之後一墜不起,那麼在上一次慘烈的大戰剛結束不久,希特勒要想動員傳統軍隊和全體國民再打一場全面戰爭,可能性就小多了。從這個層面來講,貿易預期下降既是希特勒在1939年開戰的推動因素,又是其促進因素。
貿易預期理論也能很好地解釋日本在從二戰前到太平洋戰爭爆發之間這段漫長的歲月里政策抉擇的變化軌跡。在中國民族主義情緒加強、蔣介石崛起的1920年代,總體而言東京的核心領導集團能夠壓服鷹派軍人集團採取魯莽之舉,以及在種種事變之後不任其擴大,因為他們擔心軍方的強硬政策會損害當時看來還比較正向的貿易收益及其預期,從而削弱日本的經濟安全。
但1929年經濟大蕭條開始,隨後美英等經濟帝國採取措施,實行封閉的經濟圈政策。直到此時,因為貿易預期轉向負面,日本的外交政策才發生了明顯轉變。日本先是於30年代在滿洲發動政變,然後又努力對華北施加更為直接的影響。
不過,此時日本領導層應對的重點還是蘇聯的崛起,所以努力避免出現英美海軍通過封鎖而切斷其與東南亞經濟紐帶的局面。因此,日本領導人繼續允許西方與滿洲進行貿易,而且即使在1937年對華戰爭爆發以後,還是要確保其他國家進入中國市場的途徑不會遭到破壞。
讓西方大國繼續進行貿易是日本1936~1941年五年計劃的重要內容:英、法、美畢竟都在東南亞擁有重要的殖民地,從而能夠拒向日本提供對蘇擴張軍力所需的原料。
然而,在1939年,美國政府終止了美日貿易協定,並越來越嚴格地限制國的原料出口。此外,在美國的支持下,英國和荷蘭帝國也同樣嚴限制本國的原料出口。不管美國政府此舉是為了支持中國的抗戰,還是為了遏止日本對蘇聯宣戰的衝動,以免損及蘇聯對德備戰,總之是這些舉措所導致的日本貿易預期最大幅度的下滑,而不是日本國內對美國的敵意,使日本政府轉而認為日本可能需要在南方發動戰爭,而不僅僅是要在北方對蘇聯開戰。
坦率地說,沒有任何一種理論能解釋現實中所發生的一切,然而尋找更有解釋力的理論依然是人們孜孜以求的方向。貿易預期理論既能兼顧貿易和平論和經濟現實主義的優點,又能相對避免其缺陷,對貿易預期如何以動態的方式改變外交關係所進行的分析解讀,確實能給人們提供頗有洞見的新思考框架。對於當前陷入貿易戰的中美之雙邊關係管控而言,無論是避免過度解讀貿易依賴導致的脆弱性,還是避免貿易預期變更導致政策變得更為對抗性,都不乏參考意義。
推薦閱讀:《經濟相互依賴於戰爭》
題圖:wikipedia
一個物品如何成為一個全球化商品,一個物品如何促進全球化,一個物品又是如何實現全球化製造?「萬物簡史」這個欄目將從「物品」出發,去看這些「物品」如何滲透進我們的生活,並改變了我們的世界。
它關注的內容包括,集裝箱,香料,茶,迪士尼,氣候,折扣,T恤,航海圖,武夫,茶,香料,鴉片,咖啡,木材,舊衣服,貿易,大豆,宜家,阿拉伯,玉米,酒店,黃金,疾病,白銀,皮毛,石油,天然氣,西方文明,鐵路股票大戰,汽車,奢侈品,貧困,抗生素,瑞士旅遊業,通用電氣,有線電視,廣告,探索頻道,商人,車型,人民幣,傳教士,鳥糞,安利,冒險家,蒸汽機,癮,航線,棉花,茄子,湖廣填四川,尼加拉瓜運河,一汽大眾,洗浴,紐約,農業,聯盟,滙豐銀行,登山,港口,棉布,歐元,亞馬遜「優先配送」,除草,盜茶,廢品,Zara 症,荒野文化,利瑪竇的地圖,皈依者沈福宗,黑死病,鱈魚,人類基因,下南洋,紅衣大炮,經濟中的野蠻人,福利國家,西醫的草藥,機關槍,鐵皮坦克,天花,ISIS,冷戰,體育運動,海外華人,滑鐵盧戰役,朱可夫,民國政黨,東印度公司,火炮,史迪威,創新,太平洋戰爭,鴉片戰爭,「西方震撼」,中餐,歐洲,普魯士,阿拉伯民族主義,中東戰爭,雷曼倒閉,金融危機,中國青年游日團,空氣污染,英特納雄耐爾,大眾,江青服,滿人,團隊運作,日本產業政策,綏靖政策,納粹,煤炭,一戰,蘇聯倒塌,官司營銷,「收藏中國」,選票,印度獨立,茶葉殺菌,薩利機長,民粹主義,葡萄牙探險隊,布熱津斯基,土耳其帝國,阿富汗戰爭,911,中日關係,法幣改革,紅色貨幣,超級版圖,國貨反擊戰,8·19 事件,街頭抗爭,清政府救市,日本底層社會,國共命運,「懲越」外交戰,太平天國,秦漢帝國,西藏問題,大英帝國,斯大林,忽必烈的「首都圈」,倭寇、戰爭中的民主,麥克阿瑟的遺產,白蘭地、朗姆酒與現代美洲,蘇聯電影,奧斯曼帝國,青年斯大林,洋海關,宋氏家族,1916,亞洲的素食主義,歐美分歧,晚清報人,阿富汗,清朝新疆財政,成吉思汗大交換,德國民族主義,大清帝國,皇家狩獵,美國 1927,電力之戰,鏽蝕、睡眠,越南戰爭,里根,廢墟,五卅運動、以巴分治、以色列、橋水基金,後工業城市、國富論、一戰、1950 年代的美國、美軍海戰、微軟、雲計算、民族主義、自動化、英國革命、伊斯坦布爾、一戰、種族清洗、袁世凱、黑奴、基督徒、張伯倫、槍文化、基辛格、毛皮貿易、廣州貿易…
※NHK《紀實 72 小時》來到中國,展現一個「溫暖、真實、複雜」的社會
※美國不再是亞洲留學生的首選,日本和中國越來越受歡迎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