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為什麼一定要殺了自己的軍師?就因當年一封信,感嘆皇帝無奈
導言:早年間,一部《雍正王朝》火遍大江南北。在劇情中,有一位鄔先生一直在背後給雍親王胤禛出謀劃策。在真實歷史中,確實有這麼一個人,卻不是鄔先生(原名鄔思道,是雍正年間,河南總督田文鏡的幕僚)而是戴鐸。
《雍正王朝》
戴鐸早在胤禛為雍親王時就做了他的家臣,胤禛在九龍奪嫡大戰中立於不敗之地,離不開這個人的出謀劃策。就好比當年劉備三顧茅廬定天下的《隆中對》,戴鐸也給了雍親王一個爭奪帝位的16字真言:孝以事之,誠以格之,和以結之,忍以容之。
鄔先生(影視劇演繹)
這個定策的出現,需要把時間回溯到康熙52年。當時的雍親王胤禛領銜吏部,他派遣戴鐸任職福建知府。戴鐸原本是個北方人,受不了南方濕熱的天氣,於是就頻繁的寫信給胤禛,抱怨福建的天氣。在來往繁多的信件中,戴鐸一直在反覆強調胤禛所面對的局勢,直到太子胤礽被廢,奪嫡之戰進入了白熱化。戴鐸就寫了一份後來決定勝敗的信給胤禛,也就是之前提到的16字真言,大致內容如下(口語化翻譯一下,莫怪)。首先,戴鐸又不嫌煩的對局勢分析了一遍,說道:
雍正畫像
第一點,恪盡本分,收斂鋒芒。你老爹把太子給廢了,被廢的原因是因為他不得人心,嬌生慣養飛揚跋扈,對待弟弟們很是苛刻,你們這些皇兄弟們心裡都明白,如果他當了皇帝,以後肯定沒有好日子過。這就是不得人心的原因,所以王爺你要注意,要收斂鋒芒,不要表現太過扎眼,不然,不僅你的兄弟們會嫉妒你,連你老爹都會覺得你有問題(簡而言之就是裝孫子)。
第二點,孝順康熙。不管發生什麼,一定要把你老爹放在第一位。對皇帝身邊的近臣要禮遇有佳,不能得罪。這些人都是大清國的棟樑,還指望你將來提拔他們。
第三點,遠離是非。千萬不要主動靠近皇宮內的宦官,也不要得罪他們,見面說幾句好聽的就行了。不要聽信宮內的風言風語,要遠離這些是非。
第四點,優待家臣。這些人是你最能倚仗的,一直跟著你的老幹部要擇優提拔,他們一定會對你感恩戴德的。到最後,戴鐸還不忘了反覆叮囑胤禛,要堅持努力,不要放棄,不要給其他人一線機會。
康熙的皇子們(影視劇演繹)
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按照常人應該很是感動的。可是,按照《文獻叢編》的記載,雍正當年接到這封信時卻極其反感。但是根據後世對奪嫡期間胤禛的行為描述,完全是按照戴鐸的策略進行的,這又是為什麼呢?
《文獻叢編》
自從太宗皇帝開了改史書的先河,之後的歷代皇帝貌似都對這件事情有獨鍾,到了清代達到了巔峰。所以,《文獻叢編》的作者就懷疑,雍正當年接到這封信的時候,真正表現的不是反感。那麼,為什麼雍正要改這段歷史?為什麼提出這個重要決策的戴鐸會被殺呢?
康熙畫像
雍正坐上皇帝寶座後,他深刻的意識到,他必須把自己包裝成一位聖人。於是他極其勤勉,這種勤勉甚至達到了病態的地步。如果雍正一旦承認自己採納過戴鐸這封信里提出的策略,那麼,也等於承認他的孝順、他的恭順,他的謙和以及對大臣、家臣們的好意都是刻意裝出來的,都是假的。這樣的事實,是作為皇帝身份無法接受的。所以,戴鐸必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