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後,孫權明明連打了兩大勝仗,為何要趕緊向劉備求和
為什麼孫權打了勝仗還要求和?要研究這個問題,我們得分析當時的三國形勢。
赤壁之戰前,三國形勢是曹魏實力最雄厚,蜀漢和東吳必須聯合起來,才能對付曹魏,而且還不一定打得贏。赤壁之戰後,儘管曹魏輸了這場戰爭,但他依然是實力最雄厚的,孫劉依然必須聯合。
(赤壁之戰)
但是幾年過去,形勢一下發生了很大變化,平衡一下被打破了。打破這個平衡的,是蜀漢。蜀漢不僅佔領了益州,有了一個出產豐富的魚米之鄉作為根據地。而且他還同時擁有了兩個箭頭:一是在漢中大戰中戰勝了曹操,擁有了關中之地。二是擁有荊州五郡。
蜀漢的這種迅猛的發展勢頭,讓東吳非常擔心。雖說當時蜀漢並沒有與東吳為敵,名義上還是聯合抗曹。但是,一旦蜀漢把曹魏拿下來了,或者說,就算沒有拿下來,蜀漢佔據了壓倒性的優勢,東吳還有立足之地嗎?
所以,東吳絕對不允許蜀漢繼續按照這樣的方式發展下去,在關羽從荊州出發,北上抗曹打襄樊的時候,東吳便在背後偷襲蜀漢,獲得荊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
東吳的這次行動,其實是很冒險的。一是當時蜀漢非常強大,關羽剛擒于禁,斬龐德,水淹七軍,勢頭正強。二是一旦出兵,也就意味著破壞了孫劉聯盟。蜀漢倒過來,把兵鋒對準他,他就很危險。
(劉備入蜀漢)
但儘管這樣,這也是一場不得不打的仗。不打,無法遏制蜀漢的勢頭,到時候自己只有死路一條。打了,可以在打破平衡的情況下,覓得新的戰略點。
幸運的是,由於龐統去世,劉備調諸葛亮緊急入川,關羽身邊缺少了謀臣。又由於關羽驕傲自負,粗心大意,最後東吳打勝了。而且更幸運的是,關羽被打死了。
東吳這樣的行動,自然會遭到蜀漢的報復,於是夷陵之戰爆發了。
再次幸運的是,東吳的夷陵之戰,又打勝了。
打勝以後,東吳立刻就向蜀漢求和。為什麼連打了兩個大勝仗,東吳還要求和呢?
(孫權)
很簡單,東吳的目的,只是要遏制蜀漢的發展勢頭,讓兩國的形勢,重新回到赤壁前後的平衡點,也就是重新實現兩國聯合抗曹的局面。
東吳不敢與蜀漢為敵,也不能與蜀漢為敵。不敢,是因為蜀漢雖然經歷了兩次敗仗,但是其總體實力,依然高於東吳。硬打,只能自取滅亡。不能,是聯合蜀漢是一個堅定不移的策略。只有聯合蜀漢抗曹,東吳才有立足點。反過來,如果聯合曹魏,那就是直接被曹魏吞併,東吳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所以,孫權在夷陵之戰勝利後,立刻就主動求和。
劉備損失了最得力的幹將關羽,又打了敗仗,他內心的荒涼可想而知。但是有什麼辦法呢?英雄也有氣短的時候。如果當時他能夠挺過那一劫,活下來,相信他也是會同意孫權的求和的。
(參考資料:《三國志》)
※漢獻帝讓了15次位曹丕才接受,漢獻帝是自覺自愿禪讓的嗎
※乾隆不滿意兒子們,卻想立一女兒為太子,這女兒是誰
TAG:張生全歷史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