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Honda顛覆觀,分散式創新的車企樣本

Honda顛覆觀,分散式創新的車企樣本

Nick Sugimoto,Honda R&D Innovations首席執行官

「顛覆者」、「產品顛覆」、「體驗顛覆」。

為時40分鐘的專訪, Nick Sugimoto 反覆對鈦媒體記者提及同一個英文單詞 「Disrupt」。從科技觀察立場,這是一個在中國互聯網公司中已經被咀嚼到近乎爛俗的詞。當這個詞作為核心原則,放在傳統汽車廠商的改革實踐當中,其意義遠遠大過一家轉瞬即逝的互聯網公司大佬,對自己的標榜。

Nick Sugimoto,Honda R&D Innovations, Inc.的首席執行官。旅居美國矽谷23年,擁有美日兩國高等學府教育背景,Nick有著矽谷式的親和洒脫感,在科技產品觀察上能在表達中精準觸及體驗的細節。這與傳統日企高管克制、嚴肅、守舊式的傳播認知有著極大的反差。這種反差很容易使Nick在置身於Honda自我顛覆的重大試驗中,保持清醒的判斷。

與豐田等其它日企那種「存亡之刻「的危機感不同,Honda看似受危機的衝擊不那麼迫在眉睫,但其焦慮的根源在於對主動開放式創新的效率把控和對新技術演化的節點選擇。

沒有焦慮的企業同樣也沒有生機。Honda的焦慮構建在主動尋求制度和產品端突破的過程中,探索著一種分散式創新的通道。

組織創新分散式

傳統公司和大企業集團在技術創新安排上往往是中心化的,其程度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而進一步提升。強中心,大系統的架構安排很容造成 R&D 部門閉門造車的死循環,對市場需求的變化反應遲鈍,對技術演進的趨勢跟隨不緊。尤其在多門技術交織跨界和移動智能互聯的應用背景下,陷入「大廠思維「的公司無法獲得來自通用平台上,由其它應用產品生態帶來的想像力觸發。進而造成資源使用效率低下,創新動力萎縮,產品體驗脫節的結果。

在國際化整車廠當中,Honda 屬於中等體量。同時,在既有產品體系的規劃安排上,Honda 一專多能。除了汽車產品,公司業務還分布到摩托車、新能源技術、機器人以及噴氣式飛機等多領域,通過這些產品,本田在全球擁有超過3000多萬用戶。其體系中心並沒有過重傾斜在某一個環節,用戶需求結構也決定了 Honda 能夠較為高效地組織起分散式的研發和整合架構。在諸多產品的技術創新環節,作為一個開放式的平台,吸納多領域科技型初創公司的研髮結晶,並利用 Honda 自身的多產品矩陣,首先落地這些初創方案的產品效果,緊接著按照基於市場需求的價值判斷予以加碼注入資源。以此,聚攏一個鉚釘著移動工具和技術為屬性的 Honda 加速生態。

在 Honda 內部,這種自我顛覆的分散式創新平台,代號為「Xcelerator「。Nick Sugimoto 便是該特種項目的總負責人。

大多數傳統汽車巨頭都試圖通過資本整合的手法來簡單跳過對內部去中心化的刮骨改革。以最大程度保持公司的控制力,降低改革成本,並期望達到強力「購買「創新的結果。從科技商業史看,購買式的創新往往是短期效率,長遠來看,內部衍生的創新才具備更強大的生機。

內部分兩種:平台開放型和技術壟斷型。前者以谷歌為代表,後者以微軟、IBM、英特爾等傳統巨頭為原型。Nick Sugimoto 具有風險投資顧問的職業經驗,曾於2005年參與了 Honda 品牌 VC 的創立。Honda 雖然也有部門在運作同樣的資本介入方案,可在 Nick Sugimoto 領導的 Xcelerator 項目中,舉手投足之間彷彿透露著一種顯著的 YC 氣質(Y combinator 矽谷著名早期投資機構、孵化器)。Xcelerator 選擇了第一種平台開放型的創新研發方案,其首要原則就是弱化孵化平台作為主導者的中心化意識。

「Xcelerator 從來不認為我們是戰略投資者,我們更像是一個合作者和共創者「,Nick Sugimoto 對 Xcelerator 的定義直接反應在操作上。Xcelerator 不尋求對於初創企業和其知識產權的控制力,更不會向以往所擔心的那樣,接管自己孵化的優質企業。資本的注入並非Xcelerator優先考慮的資源使用方式。許多優質的科技初創公司,精於技術而弱於落地,經常在沒有商業落地和商業模式的情況下面臨擱淺和妥協的境地。基於 Honda 現有多產品矩陣和使用場景的搭建,以及資金援助、技術交換、技術驗證、產品落地、渠道開發、供應鏈支持、本田導師指導等的資源支撐,讓Xcelerator平台的兩端得到契合,這也是Honda得天獨厚的優勢。

Nick Sugimoto 回憶自己在與 Xcelerator 加速的項目交往時,相互之間保留著一份觀點共享、彼此激發、彼此協同的關係。正是由於類似氣場的瀰漫,讓初創項目有更大更開放的選擇環境,對Honda體系中的資源進行選擇性貼合,並不受平台主觀需求的操控,更不拘泥於形式。

Tactual Labs 手勢識別

Nick Sugimoto 列舉了一個在本次 CES 亞洲上海展上的孵化落地樣本,Tactual Labs。這家來自加拿大的初創公司專長於高精度感測器和手勢交互演算法研究。Tactual Labs 將手部骨骼的動作同步識別為 3D 數據,使得手勢操作成為可能。在駕駛時,手不用離開車輛把手,也能進行各種操作。它的感應系統不僅具有手勢分析功能,而且還能夠區分駕駛員和乘客。Xcelerator 這項解決方案的落地扶持上,就沒有將 Tactual Labs 限定在汽車方向盤和控制區,使其在 Honda 的摩托車上煥發了更大的體驗提升空間。

產品矩陣分散式

如今的 Honda 關注的領域已包括互聯車輛及物聯網服務、人機界面、機器智能及機器人、智能網聯服務、個人移動性涉及產業創新的大量垂直領域。已經問世的移動產品終端有汽車、噴氣式飛機、摩托車、機器人、Honda 步行輔助以及與動力總成相關的日常消費電子和機械產品。普通人眼中的 Honda 汽車,背後的集團已經演變為一個移動出行工具和解決方案的科技平台。在移動終端和智能終端高度融合併細分化的趨勢下,分散式地將移動智能和通用產品解構成不同使用場景的終端服務工具,在保證了未來更廣泛覆蓋人群階層間移動服務需求的同時,以平台化出產各類產品的方式,也保證了分布各處的智能終端,在協同、通訊、連接、交互上,形成一張點對點構成的物聯網路實物基礎。

產品分散式,在同一個行業領域裡,共通體系化設計的基礎上,Honda 的各終端移動產品可以集成各自領域的連接功能,而整張在用戶市場上布滿每一個產品節點的圖譜,看似沒有中心,每一個節點都有可能成為當下用戶使用的服務和連接中心。讓用戶在開車時調度 UNI-CUB、在騎摩托車時控制機器人服務、在享受飛機服務時同步協調安排包括汽車在內的一切移動智能工具下一步的方案,彼此之間數據和信息實時互通、簡潔聯動,這樣就容易組成一片 Honda 的智能移動生活生態。

這本身也是互聯網的底層邏輯,在創始初期就為這個世界定下的生活生產關係的未來預案。

Xcelerator 延續同樣的思路。Nick Sugimoto 在對 Honda 產品實現路徑大方向理解的前提下,將「移動進化「的概念具體在某幾個細分領域。從這個池中深入發現初創項目的閃光點,對他們進行定點突破,形成與 Honda 本體能力的合力。這幾個細分領域分別是,AI 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車載物聯、人機交互界面、產業創新、個人與共享移動工具、汽車商業大數據、車載APP生態。

這些領域的開發者成果,彼此能夠整合集成在一個綜合產品中,比如汽車、飛機。也可分布在每一個支線移動工具的載體里,如 UNI-CUB、機器人、Honda 步行輔助。隨後,全部融通在一個平台體系中物物感知、物物互聯。

僅從 Nick Sugimoto 所羅列的這些 Xcelerator 逐獵領域,一張成型的 Honda 理想藍圖,已經呼之欲出。

孵化選擇分散式 

就像 Honda 長期布局的共享汽車和共享出行,Xcelerator 也著重利用長遠的開放觀來與初創項目共享當下。

目前包括戴姆勒、BMW、奧迪、福特、通用、雷諾日產、豐田、沃爾沃、大眾在內的,幾乎所有頭部整車廠商內部都存在著一個神秘的研發和資本投資機構。

Nick Sugimoto 眼裡,Xcelerator 與它們的差異之處是時間和角度。關於合作孵化的相關工作,Honda 早在12年前就已經著實進行,在12年的時間周期內,湧現了許多已經形成落地產品的成功案例。時間本身就意味著門檻,Nick Sugimoto 與其領導的 Xcelerator 項目組從未對創業公司的股權表達出現實的追求。相對於更大體量的巨頭競爭對手,Honda 在對外合作和技術獲取上,很少表現出侵略性。這與部分整車企業在一級和二級資本市場大舉買入,兼并控股而獲得轉型成效的做法實質不同。

Honda 的選擇更具備雙向性、彈性。從產品和創業合作方角度考慮共同的發展和利益問題。單一的利益指向所產生的中心化投資策略、主觀選擇標準,或許有它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長遠的市場變化和技術路徑,從來就不是一個主觀選擇的結果。

早在加入 Honda 之前,Nick Sugimoto 就是一位成功的創業者,負責領導過美國和日本的一系列技術風險企業。

「我是過來人,我了解創業者想什麼,需要什麼,追求什麼「Nick Sugimoto 對鈦媒體記者說,」從我開始,對Xcelerator 孵化合作的創業公司,我們始終抱有一種感同身受,願景一致的方向在行動。「

Honda 步行輔助

CES ASIA 2018 展會上,Honda 展出了各項來自於 Xcelerator 孵化的項目的黑科技術。還有與中國東軟睿馳聯合進行實證實驗的 「Honda步行輔助器」,基於「倒立單擺模型」原理開發的一款能夠提高步行效率的訓練器,幫助腿腳不方便的老年人和殘障人士更加輕鬆的行走。

此外,氣味王國公司開發全新的數字氣味技術;WayRay 公司帶來的全息光學元件 AR 抬頭顯示器,都成了亞洲CES Honda 展台人頭攢動的體驗區。

戰略選擇分散式

Honda 的自我顛覆式轉型,起源於對一個分散式效率和協同網路願景的理解。從最早消費者眼中的動力機械工業認知到近年的汽車廠商認知,再到當下的移動科技公司認知,最終逐漸過度到智能移動平台的定位。被數據、智能和互聯技術變革的社會形態與人際關係,需要一個同樣開放、分散式協作的商業組織架構予以響應,來產生效率。

Xcelerator 所帶來的思路轉變正在促動著 Honda 母體進行更深層的嘗試。同樣的模式也在不斷被 Honda 複製到全球的根據地。Xcelerator 已經成功進駐矽谷、底特律、日本、歐洲、以色列,並以本次 2018上海亞洲 CES 展為起點,來到了中國。可同樣的模式在中國的科技創業公司中,能否突破文章開篇時提及的焦慮,以及其背後難以琢磨的效率和節奏平衡點,全行業都在拭目以待。(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李非凡)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股價急挫11%,Michael Kors如何才能翻盤?
微視被達人討薪,30億補貼去哪兒?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