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尋訪日本頂級匠人

尋訪日本頂級匠人

在日本旅行時,我入住的旅館,常常給人以「家徒四壁」的感覺,樸素的牆壁,一張榻榻米,沒有什麼娛樂設施,這樣的布置,簡單得幾乎有了「寒苦」的感覺,除了睡覺、喝茶,似乎也沒有其他的事情做。出門,連庭院都是枯山水,人就這樣和自己形影相弔,只有空氣中苦涼的香草氣相伴,所有的生活紋理變得異常清晰,再耐不住寂寞的人也被迫正視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尋訪日本中部地區最頂級的手藝人,與工匠們在一起,常常會把他們所做的事情和這種寂寞、簡單聯繫在一起。

山中是石川縣加賀市著名的溫泉鄉,許多乘坐新幹線來到這處偏僻的東京客人,不只衝著這裡得益於自然賜予的溫泉資源,還因本地人的一種手藝—漆器。

日本漆器生產地遍布其全國各縣市計有40處左右。在日本漆器會以地名或加工方式而命名,像山中漆器、輪島塗、金澤彫這些名字皆指漆器。山中在江戶時代就導入了京都等地的漆器技術,也聚集來一批以轆轤和旋盤製作木碗木盆的工匠,他們用自己的技術製作漆器的胚胎,為溫泉鄉製作了漆碗和茶道具等觀光禮品。這些工匠叫做「木地師」,他們旋制的木碗木盆叫木地挽物,在上面塗漆便成了山中漆器,山中漆器在旋活兒上最為出名,因此多是圓形的碗、杯、壇、罐之類器型。

中島武仁是山中最有名氣的木地師之一,他的家便是一個典型的山中工坊,一樓大部分區域用來工作,廊下、正房、側室里堆滿木料和加工用的機械,閣樓是操作間,裡面格局緊湊地設置了3個工作台。木地師是挽物的締造者,中島武仁家族製作挽物的歷史可上溯5代人,甚至更久遠。按照他自己的話說,這門手藝已經嵌入了家族每個人的身體里。

木地師只是締造了山中漆器的雛形,注入靈魂還需塗漆師,在許多地方,這兩道程序會被集中在一個地方完成,在這裡卻被分開。塗漆師清水郡男的漆工坊在山中溫泉鄉菅谷町村口位置,與木地師中島武仁的工坊一南一北。設置相同,都是房屋的一層被設置成工作空間,相比之下清水家的工作區域更為狹小,他和兒子擠在一條寬1.5米,長5米的狹小空間里相對而坐,各自面前是一架小暖爐,爐子上放著加溫的漆盆,其餘的空間都被用來放置陰乾用的柜子和漆料、工具。

78歲的清水郡男沒有被我們的到來而影響,他和我交談時手中也沒放下活計,只是偶爾抬起頭托一下眼鏡時才會看我一眼。塗漆這項工作他已經做了整整65年,而這65年的大部分時間裡,他都是在這狹小的空間里度過的。

此前曾有年紀稍長些的當地友人和我打趣談及漆器與日本人之關係,他對我說,英文里稱中國的「China」有陶瓷之意,而據說稱日本的「Japan」也有漆和漆器之意。古時的你們是希魯庫(絲綢),而我們是烏魯希(漆)。」

輪島和山中兩地都是從地名上便可獲悉其地理風貌的。輪島市在能登半島上,早上八九點鐘就有當地居民聚集在市鎮上的主要街道售賣當地物產。輪島市雖小,而早市在整個日本卻很出名。這裡出產的海產品質量上乘,價格只是東京、大阪等地的一半。此行來能登半島的最終目地是探訪距輪島市區不遠小伊勢町的鹽安漆器工坊,所以在早市上並未做太多停留,只匆匆購入兩瓶海菜醬便離開了。

坂本雅鹽是這座有著127年歷史漆器工坊的塗師總領,他瘦瘦高高總是圍著一塊藏藍色圍裙的形象非常容易辨認。鹽安漆器工坊與之前山中所見家庭作坊式樣的工坊相比可謂同工不同樣,整個工坊佔地數百平方米,採用前店後廠的結構。前店展示售賣小到徽章、掛墜、碗筷,大到食盒、屏風、桌台、佛龕。後廠分區域、工序流程用實物和現場製作的方式展示一件漆器從制胚、研磨、刷底、塗漆和乾燥的幾乎所有流程。是典型的日式科普型店鋪模式。

據坂本介紹,鹽安漆器的製作可謂異常繁複從挽物到塗漆前的工序就有五六十道之多,期間還有許多密而不傳的工藝。蒔繪是項非常難於精湛掌握的技能,一般有繪畫功底的匠人通常要達到一定水準也需要數年或十幾年的時間不斷實踐製作。「蒔繪師」雖然也可稱為「塗師」,但因為蒔繪的難度和精美將漆器帶入了精緻的境地,因此一般人不能用這個稱號。坂本鹽安就是這樣一位掌握著精湛技能的蒔繪師。

蒔繪工藝精美絕倫,將一件器物帶入幾乎不忍心觸碰的境地。常常讓看到它的人不忍移步,這些作品最終會被普通家庭的人們帶走,成為他們日常使用或欣賞的物件。

我這個囊中羞澀的人手裡沒什麼名瓷重器,僅在旅行時搜羅過一些飲茶、盛飯菜用的實用物,好歹不算是工業瓷器。我喜歡瓷器不是為了收藏升值,更不是為了考古辨偽、正本清源,而是因為它們是真真正正和生活聯繫在一起的實用器物。從早間的茶到午時的飯,再到下午的點心晚上的餐食,總有伴著陪在那兒的它們。

車子沿著石川縣海岸公路走了許久才到九穀町。網路上一些曾拜訪過該地的瓷器愛好者喜歡將九穀燒列入日本三大名瓷,也有按六大名瓷劃分的,那些現下都不是關鍵所在。能夠與一位「人間國寶」級的大師相遇才是一件幸事。

九穀燒按照匠人對藝術的理解不同分為若干流派,每一個流派的每一種圖案都只有一個工匠知道而且秘不外傳,代代單傳。這個說法,使本就有著歷史沉澱的九穀燒又多了一種神秘感,錦山窯就是九穀燒最具代表性的流派之一。第三代傳人吉田美統的工坊在自家住房的對面,室內堆滿了瓷瓶,滿滿當當但不凌亂。這裡有一間吉田先生自己的工作室,82歲的他每天還是要在這裡工作四五個小時以上。

吉田美統在石川縣乃至整個日本匠人中的名氣都是數一數二的。日本國內最頂級手藝人的稱號是「人間國寶」,這個稱號並不能自封,一定是匠人的手藝到達極高的藝術水準才能獲得。整個石川縣也沒有幾人有此殊榮,在制瓷這個行業更是少中又少,一共才有兩人。

吉田家平日里像我這樣的訪客很少,只偶爾有老友和一些收藏過他作品的人來探訪。吉田先生說,「燒」即為瓷之意,所以在漢語里也可叫它「九穀瓷」。直到現在,該地的九穀燒製作都堅持全程手工。作為錦山窯第三代傳人的他痴迷於不斷嘗試各種傳統工藝在裝飾藝術上的應用。直到燒製成功釉下黃金裝飾的作品。

岐阜縣在地理位置上被認為是日本的正中央,日本國內遊人來這裡多數會選擇先到飛驒古川觀光再前往飛驒高山中的奧飛溫泉鄉。來中部地區駐留數日卻發現,與東京、北海道、京都這些地方相比,這裡來自國內的遊人較少,這也倒是還了山嶽中這些地方一片清凈。

關市的刀具鍛造誕生於鎌倉時代,鑄刀爐火不可或缺的松炭和長良川、津保川優質的水源,使得這裡具備了諸多優越的鑄刀條件,聚集了眾多的制刀匠人。到了人稱關刀不斷、不彎且異常鋒利。戰國時代,就為眾多的武將所喜愛。值得一提的是,令關市刀遠近聞名的是,外號「關孫六」的刀匠,他發明了獨特的鑄刀方法,並以此成功地鍛造堅韌的刀具。之後,關市成為日本第一的名刀產地,並逐漸繁榮起來,其卓越的傳統技藝為今日的刀匠和刀具產業所傳承。

藤原兼房是現在關市制刀匠人中首屈一指的,來自九州熊本的學徒中村已經在他的工房裡學習了將近三年,還是不被允許做主工,只能在旁邊掄掄大鎚。這很像中國古時手藝人收徒的風格,可在藤原看來,他並非對徒弟深藏不露,而是製作一把好刀具需要用時間去慢慢積累和領悟罷了。藤原兼房只有長子和中村兩個徒弟,他的手藝最終都會傳給這兩個人。長子跟著他制刀也快20年了,也只不過在前幾年才開始打造自己的作品,能不能造出好刀就要看個人造化了。一把刀的誕生就像一場儀式,從鐵砂到粘土、水、炭火、氣候、力道每一步都至關重要,即使在他這樣的刀匠人手裡從開始到最終成形短則數月長則一年。

近幾年國人對日本廚刀的熱衷開始升溫,不少遊客和淘寶店家成了關市的主力客戶。他們中有些人像看中金銀一樣看中廚刀的用料是哪種鋼材,往往忽略了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匠人和匠人製作一把好刀的初心一件好的器物只有在使用的過程中才能賦予它真正與人相通的靈魂。

/ END /

撰文|李曉東

圖片|沈衛新

排版|杏仁(實習)

歡迎朋友圈分享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文章內容出自《TimeOut北京》6月新刊。本刊將一如既往搜羅京城吃喝玩樂新鮮事,同時將帶來「城市考古記」大專題,專訪「嚮往古風氣節」的霍尊,還找到在北京過著像古人一樣生活的人們,並整理出在北京有著傳承古典文化的藝術、展覽、活動、工作坊等。敬請期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imeOut北京 的精彩文章:

TAG:TimeOut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