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乞食》與《陶傳》同讀

《乞食》與《陶傳》同讀

1

據《南史·宋本紀》記載,元嘉三年(公元426年)秋,「旱且蝗」。

禍不單行,旱災未去,蝗災又至,把個歸隱田園的陶淵明餓得兩眼發綠。有一天,他不得不出門去乞討了。

那時候的人還沒有記日記的習慣,所以那天行乞之事自然沒有日記記下來。但是他把它寫在詩里了。這首詩就叫《乞食》。詩的開頭兩句是:

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

說飢餓把我趕出家門,但自己決不定究竟應去哪家乞討。又遭旱災,又遭蝗災,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能去求誰呢?

接著說:

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

行行重行行,過了一個村,又過一個村,來到了這個村莊(里猶村也),依稀想起曾經與這裡的一個人有過一面之交,印象中此人不錯,於是舉手敲門。待到敲開了門,覺得自己是為謀食而來的,不由支支吾吾說不清話了。「拙言辭」三字寫盡當時的窘態。

接著道:

主人解余意,遺贈豈虛期?

還好,那人不用陶淵明說,就明白來意,而且立刻送上一袋子米。淵明很高興,用反問「我的預期怎麼會落空」來表達此時的心情。

詩接著又道:

談諧終日夕,觴至輒傾卮。

情欣新知勸,言詠遂賦詩。

不但有所遺(wèi)贈,而且還請淵明吃老酒。淵明許多時候連一粒飯米糝都沒有落肚了,哪來酒喝?現在有酒,自然酒來杯盡,喝它個痛快。而且兩個人又說得投機(「談諧」),吃到太陽下山,也談到太陽下山。那個人成了老陶的「新知」,新知不斷勸酒,老陶的心情更為之喜悅。「情欣新知勸」,謂「情為新知之勸而欣」也。兩人還說起詩歌來(「詠」指詩歌),於是老陶便賦詩。也許,主人也賦詩。「賦」有吟誦和創作二義。這裡確不定是吟誦還是創作。不管怎麼吧,兩個人是「樂莫樂兮新相知」了。

接下去道:

感子漂母意,愧我非韓才。

這兩句用了韓信的典故。據《史記·淮陰侯列傳》所載,韓信釣於城下,有一位漂洗綿絮的老媽媽聽見他肚子咕咕叫,就分飯給他吃。後來韓信封為楚王,到下邳(故地在今江蘇宿遷境)就國,立即找來漂母,賜她千金。淵明用此典故,一則表示感謝;二則表示愧意,慚愧自己不能報恩。

再接下去是詩的壓末兩句,道是:

銜戢知何謝?冥報以相貽。

「銜戢(xián jí)」,謂心存感激。「銜」與「戢」都是藏斂之意,指藏於心中。「知何謝」,謂不知如何感謝。「知」作「不知」講,後來孟浩然也用。「花落知多少」,謂花落不知多少也。「冥報」是死後報答的意思。春秋時晉大夫魏武子臨死命其子魏顆以妾殉葬,魏顆不從命而嫁妾。後魏顆與秦國力士杜回戰,見一老人結草使杜回仆地,遂獲之。魏顆夜夢老人說:「我是你所嫁婦人之父。」見《左傳》宣公十五年。老人是死了之後代女兒報答活命之恩的,所以叫「冥報」。

「貽」也是「報」,「冥報以相貽」是說我將以「冥報」之法來報答你。

當時淵明已老,他預知自己來日不長,生前不能相報,所以只好說「冥報以相貽」。翌年,即元嘉四年(427年),淵明果真死了。

2

乞食,就是討飯。討飯的人稱作乞丐,上海喊作「叫花子」(叫念gào,花念hō)。本應寫成「叫化子」的,但上海人這個「化」字不念去聲,卻念陰平,所以只好寫成「花」。「化」而讀「花」,蓋音謬也。

討飯的行業一向不算體面。直到當代作家金庸先生筆下大寫丐幫的烈烈轟轟,方才讓人換一隻眼去看。

然而歷來是不以行乞為榮的。只要讀《史記》,司馬子長沒有給伸手大將軍寫列傳,便可知曉了。

陶淵明討飯,實出無奈。「飢來驅我去」,他是被驅趕著去求乞的。他的肚皮驅趕他,家裡的冷鍋冷灶也驅趕他。他有五個兒子,偏偏個個沒能耐。沒能耐,也不能把他們給餓死呀!

他叩開了人家的門,該求乞了呀,可他結結巴巴卻說不出話來了。這又不是「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怎教他不「拙言辭」呢?

3

陶淵明的詩,在東晉和南朝時,是不為人所重視的。鍾嶸《詩品》僅列之為中品,劉勰《文心雕龍》竟隻字不提。大約從唐朝起,方始為人看重;而最最看重他的,是北宋的蘇東坡。東坡在《與蘇轍書》里稱揚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並且將所有的陶詩一首一首都追和(hè)過,留下《蘇東坡和(hè)陶詩》二卷。

但東坡對淵明這首《乞食》,於感慨之餘,卻頗有微詞。其《書淵明乞食詩後》云:「淵明得一食,至欲以冥謝主人,此大類丐者口頰也,哀哉哀哉!非獨余哀之,舉世莫不哀之也。」「以冥謝主人」,蓋奪一「報」字,當是「以冥報謝主人」。「口頰」,即口氣。東坡因淵明此詩有「冥報以相貽」句,覺得很像乞丐口氣,所以「哀哉哀哉」。東坡哀的是「大類丐者口頰」,可見東坡認為在詩里說出討飯叫花子的話來,是很沒面子的。

東坡同情淵明窮得丁當響,餓到前胸貼牢背脊骨,為他的痛苦悲哀,但不願意聽見淵明在詩里說出大類叫花子討飯口氣的話來。

一個敢說,一個連聽別人說都覺得沒面子。這就是陶淵明是陶淵明,蘇東坡是蘇東坡,蘇東坡再學陶和(hè)陶也成不了陶淵明的緣故吧?

4

明朝的黃廷鵠(hú。胡沃切)也覺得沒面子,於是想個法子為陶淵明遮羞,其評註《詩冶》說:「非真乞食也,蓋借給(jǐ。居立切)園行徑,以寫其玩世不恭耳!」

「給園行徑」,就是和尚托缽行乞。陶淵明不信佛。廬山釋慧遠結蓮社,共期死後入西天極樂世界,誠邀淵明加入,淵明不願。他又怎麼肯「借給園行徑」呢?況且,淵明只是一味率真,何嘗「玩世不恭」耶?

黃廷鵠真是瞎三話四!

5

明朝竟陵(今湖北天門)人鍾惺(字伯敬)和譚元春(字友夏)一起評選《古詩歸》,伯敬贊《乞食》云:「偏有此等事,為陶詩中題面之光。」認為陶集里有此一篇《乞食》,全部陶詩都有光彩。友夏也說:「昔人稱淵明有則終日留賓,無則沿門乞食,有無取與之間,皆有理趣存乎其間。」把話也說過了頭。

陶淵明並不富裕,他只是偶爾「漉我新熟酒,只雞招近局」(《歸園田居》)罷了,說不上「有則終日留賓」。他「飢來驅我去」,亦並非「沿門乞食」,而是只找一個人去的。

6

陶淵明自己也是認為乞食並不是大有光彩的事,要不然,他怎麼叩開了門又「拙言辭」了呢?

陶淵明寫這首詩,記下這件事,正如清人溫汝能在《陶詩匯評》里說的:「因飢求食,是貧士所有之事,特淵明胸懷,視之曠如,固不必諱言之耳。」

在陶淵明看來,因飢求食,並非光彩,亦不必諱言,既有其事,不妨寫進詩里。

這就是陶淵明!

換個人,就要瞞瞞匟匟(苦浪切,藏也)了。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四川有個姓魏的大作家,在報上撰文,宣布即將出版自己的日記。寫日記是為了出版撈錢,真正古怪。但如果這位古怪作家有天手拿打狗棍討飯,他會把它寫進日記里去發表嗎?

7

單讀《乞食》,怎樣講,也講不清陶淵明。我們應該再讀讀昭明太子所撰《陶淵明傳》。

這篇傳里有這麼一段話:「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資,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濟往候之,偃卧瘠餒有日矣。道濟謂曰:『賢者處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對曰:『潛也何敢望賢?志不及也!』道濟饋以粱肉,麾(同揮)而去之。」

譚道濟往候的時間,昭明太子認為是淵明在「州召主簿不就」之後,這是搞錯了。

查《宋書·文帝紀》和《宋書·檀道濟傳》,檀道濟任江州刺史,時在宋文帝元嘉三年丙寅(426)五月,也就是陶淵明寫《乞食》的這一年。而往候陶淵明,當在其接任江州刺史之後。袁行霈先生《陶淵明年譜簡編》說是元嘉四年,大概是對的。

元嘉三年,因為旱災加蝗災,陶淵明不得不去向村人乞了一次食。翌年,元嘉四年,淵明家中依然緩不過氣來,他甚至「偃卧瘠餒」,連行走亦乏力了。此時江州刺史譚道濟來看他,「饋以梁肉」,他不但不受,還「麾而去之」。

為什麼?檀道濟不僅接任江州刺史,而且還做了征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是劉宋新朝的新貴。

溫汝能說:「蓋淵明恥事二姓,自甘窮餓,不乞於權貴,而乞于田野,所謂富貴利達,不足以動其中也。淵明之乞,其諸(或者)異乎人之乞與?」這話不能說沒有一點道理。

將《乞食》與《陶傳》同讀,我們看到死前一年,陶淵明曾去叩開過一位村人的門,向他乞食;死的那年,已經「偃卧瘠餒有日」,新貴「饋以粱肉」,而淵明竟「麾而去之」。

不用再講了,一個活生生的陶淵明已經站在我們面前了。

2018年6月2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野藤齋主人 的精彩文章:

TAG:野藤齋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