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別了,一代人的記憶!昔日冰箱巨頭新飛100%股權拍賣,誰將接手?

別了,一代人的記憶!昔日冰箱巨頭新飛100%股權拍賣,誰將接手?

在那個時代,新飛公司也算得上是獨角獸。

曾經,「新飛廣告做得好,不如新飛冰箱好!」 這句朗朗上口的廣告詞讓「新飛」這個名字紅遍祖國大江南北,成為家喻戶曉的家電品牌。如今,經典廣告詞已成絕唱,而曾是冰箱行業「四朵金花」之一的新飛家電也正通過司法拍賣尋求新的買家,一代人的記憶恐將隨之終結。

近日,阿里拍賣上已經掛出了新飛公司100%股權的拍賣信息。根據拍賣信息顯示,本次拍賣標的為河南新飛電器有限公司、河南新飛家電有限公司以及河南新飛製冷器具有限公司的100%股權,公開拍賣活動將於6月28日10時-29日10時進行,起拍價為4.5億元,保證金1億元,每次拍賣的加價幅度不低於500萬元。同時,新飛公司名下部分土地、房產及建築也將於7月5日開始拍賣,起拍價1.15億元。

隨後,競拍者信息也被媒體曝出,國美、康佳,萬寶等均被指「有意競購」。《國際金融報》記者向三家企業進行求證:國美方面回復「暫不知情」;康佳方面則回應「目前在積极參与,希望通過新飛完善白電業務布局,加速康佳的白電業務發展」;而萬寶截至記者發稿,未能給予任何回復。

「從目前拍賣價格分析,有關機構給出的掛牌起拍價是4.5億元,外加部分土地1.15億元。對於4.5億的核算價格是否合理,包括品牌、廠房、設備、技術、專利,甚至渠道價值在內,無論誰來競拍,價格問題是必須要重新評估和考量的。」 著名家電產業觀察家、評論家秋實認為,1.15億元的土地價值比4.5億元的品牌資產或許更加有市場吸引力。他同時表示,對於任何一項購買事項,必須把長遠價值期望與中短期投資風險相結合,既要考慮債權,更要考慮債務;既要看到價值,更要評估風險。

策略、產品、渠道問題

新飛以5.65億打包拍賣的消息在網上「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微博等社交平台,網友紛紛感慨:「河南又少了一個大企業」、「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當年穿著新飛的工作裝出來相親都加分,就像現在脖子上掛著阿里騰訊的工作牌一樣」、「那些年,一打開收音機就是『新飛廣告做得好,不如新飛冰箱好』,可惜了」。

在國產冰箱的發展歷史上,新飛曾與海爾、美菱、容聲一起並譽為冰箱行業的「四朵金花」,極盛之時,風頭甚至蓋過三星和西門子等國外品牌。

「在四五十歲人的心中,新飛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記憶,那時候,到處都是新飛的廣告,電視台、大街上,廣告鋪天蓋地。」上海一名家電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新飛的主要市場在北方,南方弱一點,近幾年廣告少了,幾乎看不到。」

公開信息顯示,新飛的前身是一家創建於1958的小型地方軍工企業——新鄉市無線電設備廠。1983年,新飛選擇上馬白電項目,正式開啟轉型之路。隨後的20年,新飛進入了快速發展期,一躍成為國內公認的名牌產品,2002年,新飛冰箱的國內市場佔有率高達18.88%以上。

2005年,被認為是新飛的轉折年。這一年,新鄉市政府將新飛集團在合資公司新飛電器中所持有的39%國有股權轉讓給新加坡豐隆集團,豐隆持股比例由此達到90%,成為新飛公司的實際控制方。

在資深產業觀察家梁振鵬看來,這是新飛公司由盛而衰的主因,「新加坡豐隆集團是一個以做房地產、旅遊、金融投資為主的公司,在家電行業沒有任何技術經驗,也缺乏專利、人才,對新飛冰箱給予不了實質性支持。與此同時,新加坡豐隆集團對中國的本土化運作不熟悉,致使新飛原有的高管和技術骨幹大量離職,這對新飛來說是一個重創。另一方面,冰箱市場競爭激烈,近年愈發飽和,也對新飛冰箱造成了不利影響,最終導致新飛冰箱破產重組的局面」。

在杭州蕭山做家電生意的陳偉(化名)也切實感受到了新飛本土化運營的乏力。「2014年以後,國產家電開始盛行全品類概念,海爾、美的都在大力朝這方面挺進,除了研發大家電,還推出小家電,但新飛的產品結構除了冰箱和冷櫃,幾乎沒有其他產品」。

陳偉從2014年開始做新飛冰箱的生意,第一年進了30萬的貨量,但銷售並不理想,2015年便驟減至一半,2016年份額繼續降低,到去年就完全不做。

「新飛冰箱的質量其實不錯,但它的外觀設計跟不上時代的節奏,而且產品迭代比較緩慢,這在互聯網時代必然處於不利地位。」陳偉介紹說,「現在年輕人都講究個性化、設計感,冰箱也出現了四門、多門的品類,但這些新飛都沒有,它在年輕人心中的認可度比較低。」

杭州蕭山的另一名經銷商李辰(化名)則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新飛的渠道維護和售後服務也做得不到位,「除了新飛,海爾、容聲、美的我都做,其他幾家公司經常有人和我們保持聯絡,但新飛沒人維護和我們的關係」。

另據李辰透露,新飛的售後也有待提升,「有一次,一名消費者反映冰箱的門存在問題,結果一個月才給人弄好,用戶意見很大」。

家電行業分析師洪仕斌認為,「賣身」豐隆集團確實是新飛的一個決策失誤,企業在尋求資本時,往往面臨著三類資本:戰略資本、產業資本和財務資本。對於傳統製造業來說,最好是選擇產業資本,因為擁有產業互補性;戰略資本也能使企業在生態之中承載戰略性使命,從而助益企業發展;而財務資本比較單向,僅僅就是給錢,它在製造業必需的上下游環節很難給予支撐幫助,這對企業的後續發展成長並不利,而豐隆集團對於新飛公司來說就屬於最後的一種。

員工被買斷工齡

根據《國際金融報》記者獨家獲取的信息,新飛公司員工已經簽署買斷工齡的協議,而不少員工早在去年11月就處於待崗狀態,只拿基本工資2000元

對於新飛破產拍賣的結果,李淳風(化名)並不感到意外,他是新飛電器浙江紹興地區的一名業務人員,「但我當時沒想到公司會通知大家簽署買斷工齡的協議。」他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簽署買斷工齡的協議從5月29日開始,一直到6月1日結束。李淳風告訴記者,雖然這半年以來新飛風波不斷,但員工心裡始終認為能挺過難關,不料買斷工齡的通知在5月下旬突然下發,這讓他感到十分驚訝。「我們都被解聘了、離職了,拍賣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李淳風帶著一絲苦笑。

李淳風是新飛的一名老員工,2009年末開始進入新飛紹興區域分公司做一名業務員,那時候新飛的業內知名度還很廣,他在新飛工作不僅覺得體面,而且收入也較為可觀。

「在行情還較好的時候,一年能拿到七八萬元。」李淳風說,「新飛大多是老員工,工作十幾年的很常見,我們對公司都有很強的歸屬感。」

一名接近新飛的家電行業人士告訴記者,「七八萬元在紹興算是正常收入水平,新飛的工資主要是起點較高,上世紀90年代月薪就有1700-1800元,所以今天人們會覺得它的工資漲幅不大。」

李淳風經歷過2012年和2013年的兩次停產風波,2012年,新飛的業績開始處於下滑趨勢,經營虧損較大,無奈宣布停產,後來在新鄉市政府的幫助下,公司恢復生產。半年多後,2013年新飛再次陷入停產風波,宣布部分生產線停產,同時辭退了部分員工。李淳風也感受到了這種風波對工作的影響。「外界關於新飛不行了的傳言那時候已經開始流行起來。」但新飛最終挺過了,李淳風也一直留了下來並正常工作。

2017年11月,新飛電器第三次陷入風波,在其發布的重整聲明中,新飛稱由於面臨市場競爭和收入下滑,新飛電器在過去幾年出現持續虧損,雖然外方股東給予大量的資金和支持,還是無法徹底扭轉局面,迫於資金鏈壓力,唯有停止生產活動。

這一次,李淳風未能倖免,受停產風波影響,他被公司劃為「待崗狀態」,每月只拿基本薪酬2000元。「和我同期處於待崗狀態的同事有很多,都只拿到基本收入,有些還只有1500-1600元。」李淳風說。

當時他們也想過辭職,但考慮到十幾年都在一家公司、一個行業,「與其去其他公司做同樣的事,還不如留在新飛。」李淳風告訴記者,除了這一點,最大的原因還是他們相信,「新飛會挺過去」。

今年的2月8日,新飛電器大股東新加坡豐隆集團宣布計劃向新飛注資10億-20億元,用於既有生產線改造、產品研發、市場營銷推廣等,新飛公司一度宣布復工,這讓李淳風和同事們相信自己的判斷和選擇沒有錯。

始料未及的是,事情很快又轉了風向。4月13日,豐隆集團發布公告表示從新飛撤資,「因新飛公司自2011年以來一直在虧損,鑒於中國冰箱、冷櫃類家電行業整體產能過剩及競爭加劇,近年來其業績也一再惡化,致使新飛公司財務表現受到不利影響。」其後一個多月,李淳風接到買斷工齡的通知,簽署公司為廣州紅海人力資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他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事情發展到這一步,真是不願看到,這筆錢我也不做什麼指望了。」

企查查顯示,廣州紅海人力資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名廣州紅海人力資源有限公司,於1999年成立,2004年改製為股份制有限公司,2011年公司註冊資本增至5000萬元,並正式更名為現在的名稱。該集團以人力資源租賃(勞務派遣)、勞動保障事務代理、勞動保障法律諮詢、人力資源管理諮詢和人力資源管理技能職業資格認證培訓五大主流業務為基礎,專門為各類企事業單位,特別是各類跨地區、跨省、跨國公司,提供全方位的、專業性的人力資源服務。

多家企業或競購

在阿里拍賣網上,截至6月14日上午,新飛公司的兩項拍賣標的已被圍觀共計2.6萬次,但報名人數依舊為0。據《新飛電器、新飛家電、新飛製冷器重整計劃(草案)》顯示,新飛目前處於資不抵債狀態。根據審計機構出具的審計報告,截至審計基準日,凈資產為-11.29億元,而經新鄉中院審查並確認的債權人共計840家,債權金額高達22.95億元。也就是說,參與競拍者,除了要支付5.65億元的拍賣款,還要承擔高達幾十億元的資產負債和欠款

這無疑是一筆不小的負債,而這種情況在新飛財務情況中早已露出端倪,2016年和2017年,新飛分別出現了1.207億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5.76億元)和1.285億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6.14億元)稅後凈虧損。

這在銷售市場領域也可見一斑,和陳偉一樣,經銷商李辰的銷售規模也呈現逐年縮小的趨勢。李辰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2012年初,他開始經手新飛冰箱,一年大約能做70多萬元銷售額,接近全年總額的20%,但從2014年起,局面開始改變,新飛的銷量越來越少,營業額越來越低,到2016年,他完全放棄了新飛的業務。

從市場的萎縮到債務的擴大,新飛在「墜落」的軌道上一路向前,「豐隆集團也給不了那麼多錢來支撐,所以最終放棄了。」李淳風向記者感慨,在新飛工作近十年,最終以這樣的方式離場,有些遺憾,他並不對買斷工齡的費用抱有期望,「但我還是很樂觀,生活總要繼續。」李淳風對記者說。

「早破總比晚破好。對新飛公司及員工和家屬來講,或許這是最好的結果。無意義的煎熬是無效的。」秋實指出,一般人,一提起破產,總認為是不好的事情,是壞事情。其實,對於長期資不抵債的公司,適時啟動破產保護措施是合法的,也是明智的。通過破產清算程序,起碼可以做到:員工將得到補償或安置、債權人權益得到保護、股東利益得到兌現等。否則,一旦錯失最佳破產時機,一味地煎熬下去,公司「資產」不斷縮水、蒸發,到頭來,公司將慢慢地被耗干,到那時也許只剩下空殼。

儘管已被外界認定系「破產清算」之舉,但新飛公司在其官方微博公開回應時仍堅稱:「公司並沒有破產清算,目前正在有序推進重整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新飛公司「重整程序」的推進,有意競購新飛的企業也悄然浮出水面。近日就有媒體報道稱,老牌家電零售企業國美、知名黑電企業康佳集團以及老牌製冷家電企業萬寶正在展開一輪角逐,爭奪新飛電器的控股權,從而希望接手這家老牌冰箱企業的品牌、渠道等資產,與自身主營業務實現融合。

媒體報道中還提到,除了國美、康佳、萬寶這三家之外,來自浙江寧波的韓電集團的相關負責人也曾多次前往新飛電器總部,就取得這家公司的新飛商標權展開接洽。但大股東新加坡豐隆集團因為虧損太多,導致要價過高,最終不得不放棄。

按照洪仕斌的分析,國美、康佳、萬寶都存在收購的可能性。對國美而言,新飛可以幫助它實現從零售商向上游製造商的布局,並生產其他一些相關聯的產品,最終實現產業互補;對萬寶而言,新飛的品牌底蘊和知名度,有助於其提升自己的品牌價值;對康佳來說,則有可能作為開拓白電市場的新嘗試。

但洪仕斌同時強調,「比較而言,新飛賣給國美是最合適的,因為無論從資本還是從產業的角度,國美的背書對新飛的推動作用都會最大。」

「對新飛而言,從專業角度分析,競購方看重的應該是新飛品牌,或者是以新飛曾經的輝煌和市場沉澱作為出發點來分析的,可以給出種種競購理由。至於對新飛的技術、廠房、設備、專利、渠道、客戶資源等資產的價值認定,則需要競購企業自己做足功課,進行評估。」秋實對此表示。

據秋實所述,從目前披露的破產重整方案中可以看出,新飛將清退所有員工,預計補償約1.58億元,而測算所得的債權申報總額超過25億元,也就是負債達25億元,而新飛賬面總資產測算不到11億元,二者的差額約為14億元,當然,這是測算的理論值。如果進入拍賣流程後,最終拍賣價格大於14億元的話,員工補償額1.58億元將得以足額保障,如果不足的話,員工補償一項將無法順利完成。不過,從目前司法實踐來看,無論拍賣結果如何,員工補償一項都會妥善解決,這是基本的原則。

在秋實看來,最終誰會競得其實並不重要,關鍵是要看競得後能否將新飛復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證券時報網 的精彩文章:

How do you do?豪賭又賭!

TAG:證券時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