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歷史上還真有宋江這個人物,只不過,他並沒有在梁山泊
山東省西南部濟寧境內,有一片八百里的梁山水泊。看過《水滸傳》的讀者肯定都了解,這片地域就是宋朝時期一百零八名梁山好漢的根據地。梁山好漢在《水滸傳》中描述的過於完美,但是,其真實性並不能讓人信服。筆者翻閱宋史,甚至,發現梁山好漢中的帶頭大哥宋江實際上和水泊梁山根本沒有什麼聯繫,這不免讓人產生尷尬。
然而《水滸傳》畢竟是文學作品,其中的誇張成份是可以理解的,從大體上來講《水滸傳》還是符合歷史的。宋江在《水滸傳》中被稱為「及時雨」,然而,在歷史真相中宋江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呢?提起宋江,在歷史中還真能找到其身影。
《水滸傳》中的宋江也是確有其人,只不過,是將其生平事迹進行更改與誇張。真實歷史中宋江的身份與《水滸傳》中無異,都屬於強盜一類。然而,宋江並沒有上過梁山,而是聚集一眾人馬盤踞在河北一帶。並且,宋江手中雖然擁有著可以威脅朝廷的人馬,但是,對於朝廷來說還不足為患。因為,當時正趕上方臘攻打宋朝,所以,朝廷才想將宋江招安為朝廷出力。
可以說,若當時沒有方臘這個因素,朝廷極有可能將宋江極其一眾黨羽全部剿滅。換個角度來看,宋江還是有一定才略的,能靠自身能力聚集一方人馬,甚至,對朝廷都產生一定的威脅,從這個方面來看,宋江也算是一位「人雄」。
歷史中宋江並沒有投奔水泊梁山,那麼,水泊梁山在宋朝是否真實存在呢?
筆者翻閱歷史,發現水泊梁山在宋代確實存在。「梁山泊」最早見於《資治通鑒》:後周「顯德六年浚五丈渠,東過曹濟、梁山泊,以通青鄆之漕。」它的形成,是從五代石晉開運初至北宋,因黃河在滑、鄆、水庫澶、濮等地多次決口,河水彙集梁山周圍,與源於梁山東南的張澤泊連成一片,形成了以梁山泊為中心的巨濼,統稱為「梁山泊」。
水泊梁山又名梁山濼,最開始只是個小湖泊,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地殼的變遷逐漸發展成為一個方圓八百里的大型湖泊。現如今,雖然有水泊梁山風景區,但是,和宋朝時期的水泊梁山相比,卻大不相同。梁山泊的演變歷經了蓼兒窪—大野澤—巨野澤—梁山泊—安山湖—東平湖的過程。當時,梁山八百里水泊尤為壯觀,然而,後人曾多次對黃河進行改道,導致水泊梁山的儲水量急劇下降,水泊和連天蘆葦,早已蕩然無存,再不復宋朝時期八百里水泊的壯觀景象了。
根據史籍的記載,水泊梁山在宋朝時期擁有極其遼闊的水域,而且,地勢複雜多變,易守難攻,所以,動亂時代在水泊梁山發展,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宋史》卷九十一載:「北宋天禧三年黃河又從滑州決口,岸摧七百步,漫溢州城,歷澶、濮、曹、鄆、注梁山泊。」北宋晚期,梁山泊的水域最闊、水勢最大。
宋朝時期,人民生活富庶,可以說,宋朝是一個沒有內憂只有外患的朝代,然而,宋朝君主大多昏庸無能,這就導致了邊疆百姓頻頻遭受到侵略者的騷擾。宋朝軍隊的戰鬥力與其他朝代相比,就顯得弱勢許多。所以,對於邊疆的守衛也是疲於應對,敗多勝少也是家常便飯。北宋時期,梁山泊發展壯大,許多犯罪分子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相繼投奔梁山,梁山泊漁業資源豐富,地勢複雜多變,十分適合這些犯罪分子據此生存。
一個勢力想要發展壯大就必須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地理位置上梁山泊可以說是佔盡優勢,複雜的地勢讓朝廷官兵極難進行圍剿,但是,梁山泊為什麼始終做不大呢?
這就十分值得筆者去推敲了。
首先,筆者先從梁山泊的人員組成分析。投奔梁山的大多是一些犯下重罪走投無路之輩,其人員的素質必定不會太高。這些窮凶極惡之徒向來不服管教,筆者斷定,梁山泊內部人員之間必然不會像《水滸傳》中描述的那樣和諧,內部的矛盾以及分幫結派的情況在梁山泊中應該是十分常見的。所以,「人和」這一方面梁山泊中的人員就很難保證。
其次,再從地利的角度分析。梁山泊雖然號稱八百里水澤,地勢情況複雜多變,但是,這也限制了梁山泊人員與外界的交流。畢竟,梁山泊中多為重罪要犯,平時肯定是不便外出的,外界有什麼變化梁山泊內部很難在第一時間知曉。這也就導致了梁山泊中的人員與外界環境產生脫軌,跟不上外界時代的變化。
最後,筆者就天時進行分析。當時,宋朝雖然疲於應付外患,但是,若是一門心思想要攻打梁山難度不大。由於梁山泊的存在並沒有對朝廷真正產生威脅,所以,朝廷對於梁山泊只是不斷的打壓,並沒有盡全力剿滅。然而,朝廷不斷的對梁山泊進行打壓,致使梁山泊始終難以發展壯大。如果當時外患再嚴重一些,朝廷無力打壓梁山泊,梁山泊的結果可能就大不相同了。
梁山泊在宋朝時期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只不過,沒有《水滸傳》中描述的那樣神奇罷了。而常人眼中對於梁山泊的了解又大多源於《水滸傳》,這就是導致後人對梁山泊是否存在懷疑的原因吧。
參考資料:
『《東平湖梁山泊》、《水滸傳》、《資治通鑒》、《宋史》』
TAG:江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