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小氣」的朱棣才是為大明的滅亡埋下了一個大地雷

「小氣」的朱棣才是為大明的滅亡埋下了一個大地雷

原標題:「小氣」的朱棣才是為大明的滅亡埋下了一個大地雷



朱棣,明成祖,靖難之役奪取皇位,五次對外親征蒙古,收復安南,於東北設奴爾干都司,在西北設哈密衛,多次派鄭和下西洋,編修《永樂大典》,疏浚大運河,遷都北京等等。這一簡介一眼望去全是豐功偉績,令人敬畏。而看著這份簡歷就會想到另外一人,簡歷類似但結果卻截然相反,修隋朝大運河、修建東都、遷都洛陽、親征土谷渾、三征高句麗,最後被叛軍於江都縊殺的隋煬帝。為什麼差不多的事情,卻有著不同的結果?那就得從朱棣身上來找原因的。

兩份簡歷一對比,最大的不同是鄭和下西洋,而往深里說就是錢。隋煬帝繼承了開皇盛世,而他這一折騰,民不聊生,國家覆亡;明成祖繼承了一個經過4年戰亂的國家,折騰的地方更多,反而成就了他的豐功偉績。最大的原因就是朱棣找到了一條開源之路,海貿。



鄭和七次下西洋,打通了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朝貢貿易渠道。朝貢貿易其實就是美化的國家貿易,是國與國之間的一種貿易形式,但這種貿易又有它的獨特之處,那就是美其名曰賞賜。比如說蘇門答臘國來明朝朝貢,那進貢的東西是給朱棣的,朱棣回賞的物品確是來自民間百姓,這問題就來了。


老百姓辛辛苦苦一年種的東西被皇帝徵收了過去,到衙門問原因,衙役回答道被皇帝賞給南洋土民了,又問南洋土民給咱們啥了?答曰:就他們那窮鄉僻壤的,能帶來三瓜兩棗就不錯了。老百姓聽了心中肯定有一萬隻草泥馬在奔跑。縣太爺遇到朝貢也不滿意,地方的東西被徵收了,進了國庫,結果就沒了,是真的什麼都沒了,一點下音兒都沒有,政績、民聲是想都不要想。地方豪族也不滿,這些人都是挖國家牆角的人,平時走私貿易玩得很開心,朝貢一來,國家把外國的需求都滿足的差不多了誰還要你走私的那點東西,你說這些人心中鬱悶不鬱悶。而朝廷上的高官們都是地方豪族的代表,那還不往死里批評朝貢。


這一圈下來,只有朱棣得了好處,錢都進了他的內庫,從而支撐了他東征西討的慾望。開疆拓土是自古以來的豐功偉績,朱棣又是精明的帝王,大臣們肯定是有苦難言,只能對準了海貿。朱棣的繼承者們生於圍牆中,長於婦人手,肯定被大臣們往死里忽悠,就這樣包括朝貢貿易在內的海貿政策就隨之灰飛煙滅,大臣們就開始了開心的背後撈錢的走私之路。


一個好的,足以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政策,因為霸道,想要在有生之年創造無限功績的朱棣,就這樣胎死腹中。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前人挖坑後人填。朱棣給子孫挖的大坑,子孫們只能用身軀去填了,不和親,不納貢,不稱臣,不割地的大明朝因財政的枯竭而亡於闖王之手,讓人為之嘆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 的精彩文章:

我說,你聽。很經典!
世界很快,木心很慢:從前,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TAG: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