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定陵修建完畢,萬曆竟領著大臣在墓中干一件事,讓人感到萬分害怕

定陵修建完畢,萬曆竟領著大臣在墓中干一件事,讓人感到萬分害怕

《晉書索紼傳》中,有這樣一條記載:「天子即位一年而為陵,天下貢賦三分之一。」在我國古代,帝王修建陵墓是一件極為重要,而且「燒錢」的事兒,萬曆帝的定陵修完,他領著眾位大臣,在陵墓的地宮中,究竟幹了一件什麼事呢?下面就讓小編給您揭秘吧。

萬曆帝朱翊鈞,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同時他也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帝王。萬曆帝剛繼位時,他奮發圖強,忙於政務,但是時間一長,他便暴露了本性,由「勤」變「懶」,甚至荒淫無道。

就在萬曆帝深處後宮,做「撒手皇帝」時,遼東後金勢力迅速崛起,並且開始出兵南犯,前方軍隊在打仗,而萬曆帝卻只想著修建陵墓,可是國庫中的銀兩根本不夠修建陵墓所需,這可如何是好呢?

荒淫無道的皇帝身邊,總會有一些奸臣,此時,奸臣們便給萬曆帝出了個主意,增加稅收。

萬曆帝聽完這個建議後,當即眼前一亮,於是專門派一批宦官去往各地。充當稅監,稅監不僅可以隨意地徵收賦稅,而且更可以大肆地向百姓勒索。戰亂已經讓民心不安,高額的賦稅,更是讓百姓苦不堪言。但此時,萬曆帝卻只知道在宮中作威作福,夜夜笙歌,不問民間的疾苦。

隨著國庫中的銀兩,因為稅監的搜刮而逐漸增多,萬曆帝便開始下詔修建定陵。修建定陵是一件十分艱巨的任務,它不僅要耗費大量的財力,而且還要大量的老百姓服勞役。

定陵的修建,每天都需要役軍工、民匠三萬餘人,全國平均每戶需攤派勞役六天半。最終,定陵耗時六年完成,共用銀八百萬兩,可稱是一個超級費錢的工程。

陵墓修建完畢後,萬曆帝帶著眾臣前去驗收,定陵共佔地18萬平方米。其中,地宮是陵墓最重要的部分,深27米,由前、中、後、左、右五個墓室組成。

定陵地面上的建築高大寬敞,五個墓室修建得富麗堂皇,其中左、右配殿中,各有一個用漢白玉雕刻的棺床,中殿內有三個漢白玉石座,後殿是五個墓室中面積最大的,將來,可以擺放著萬曆帝和兩位皇后的棺槨,很顯然,這座巨大的地陵,真的可以讓萬曆皇帝,生前獲得滿意,死後得到安穩了。

萬曆帝參觀完定陵後,不由得連連點頭。接下來,他乘興做了一個讓在場官員,全都冒「冷汗」的決定,他要和群臣一起,在定陵的地宮中舉辦一次宴會。

萬曆帝要在地陵中舉辦宴會?聽罷這個消息,在場的官員全都懵了,當他們確定自己並沒有出現幻聽後,便紛紛向萬曆帝提議,是否能回到皇宮後,在舉辦慶祝宴會。因為陵墓外面的伙房只有幾個不入流的廚師,他們就是拼了老命,也做不出讓萬曆皇帝感到可口的宴席來!

萬曆帝將手一擺,滿不在乎地說:「就讓伙房的廚師隨意弄點下酒菜,今天,朕十分高興,誰都不許駁了朕的興緻,咱們要一醉方休,否則,哼哼……。

萬曆朝的大臣們吃過各種的宴席,但就是沒有在陵墓中大吃二喝。這一頓酒席,讓這幫朝廷大員們吃得額頭「唰唰」地冒冷汗(在陵墓中吃飯,再大膽的人,也會冒冷汗的)。

萬曆帝竟是歷史上,唯一一個在陵墓中舉辦宴會的皇帝,明朝落在他的手中,就好像張飛手中的一隻黃雀,真是倒了八輩子霉,被「鼓搗」死絕對是遲早的事兒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此姓氏有著深刻的寓意,如果你是這個姓氏,你就是明朝皇室的後裔
明朝是無明君、無名臣、無大將的三無朝代?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