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難再出貴子?答案,遠比你想像的還要殘酷
島 君 說
哈佛大學教授羅伯特·帕特南通過大量的採訪和數據例證,生動展現了美國的教育現狀,以及美國社會半個世紀來日益拉大的階級鴻溝。
這不禁讓人疑問在一個發展成熟的社會裡,真的寒門難再出貴子嗎?未來我們的孩子,將要面臨怎樣的階層狀況?如果真的有所謂的階層固化,我們現在該怎麼教育孩子?留給我們的時間還有多少?
答案,可能比你想像的還要殘酷。
作 者:書單君
圖 片:站酷海洛
來 源:書單
在美國,窮人已無法翻身
在和團隊採訪了107個家庭、翻遍近幾十年美國社會的各種統計資料後,帕特南得出了一個殘酷的結論:在美國,階層流動幾近停頓,窮人再努力,也是出頭無望。
情形有多嚴重呢?我們可以從一個側面感受下。
帕特南團隊曾約訪過一位貧窮的消防員。沒想到,這位消防員不僅是自己赴約,還幾乎把一大家子人都帶來了。他不好意思地說,「我想讓孩子們看一看真正大學畢業、還有著正經工作的女士長什麼樣。」
是不是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在中國,對絕大多數家庭來說,只要分數夠,讀個大學並不是特別難的事,高考依然是普通人改變命運的有效途徑。可在美國,好的大學還真不是你想上就能上。
光是學費,就能把絕大多數窮人划出界外。
在美留學8年的知乎網友@Angela喵 就科普過美國的教育花費:
美國宿舍一個月稅前1400刀(dollar),宿舍自助餐早餐11刀,午餐15刀,晚餐18刀,最便宜的二手課本要80刀,貴的是200以上;而每年學費6萬刀,摺合超過40萬人民幣。而美國人平均年薪是多少呢?5萬!10萬以上就算高的了。
好的大學學費一般工薪階層根本付不起。而且好的高中初中和小學可不像國內那樣考試成績好就能上,基本上是用錢砸出來的,私立學校一年3—6萬美金很稀鬆平常。
你在美國是工薪階層?對不起你的孩子只能上公立,你連有錢人的後代都見不到。想上好大學?對不起,你們來自「義務教育」高中的申請好大學基本看不到,就算要了你你也讀不起。
極為有限的經濟水平制約著個人的發展,而更為可怕的是,窮人之所以難以通過教育改命,還在於他們身上背負的無形負擔。
《智識分子》的作者萬維鋼曾說過,在美國,那些窮人只需要做三件事就能擺脫貧困:第一,先結婚再生孩子;第二,高中畢業;第三,找份全職工作。
可就這簡單的三件事,窮人做不到。
因為他甚至根本不追求脫貧。他所在的社區,他身邊的朋友,過的日子都和他一樣。大家認為,每天開party飲酒作樂不是挺好的,幹嗎非要變得跟那些中產人士一樣努力向上,把自己搞那麼累?
在窮人身上,普遍缺乏自控力。他們早早地懷孕,早早地退學,為了一點小事就把老闆炒掉,任何工作都做不長。
可能連他們自己,也沒意識到,限制他的不是運氣,而是自己的思維方式。這些思維方式來自他的朋友、家庭、成長環境,並且把他們牢牢地鎖死在目前的階級水平。
這些問題,甚至很難通過教育解決。因為它跟美國社會的特徵緊密相連。
為什麼寒門再難出貴子?
在調研的過程中,帕特南發現了兩所很神奇的中學(我們稱它們為A校和B校吧)——
它們距離不遠,政府投入相當,學生經費差不多,師資水平也難分上下,然而,A校的美國高考SAT成績常年位於全國前列,B校卻常年墊底。
學風更是天差地別:
A校有一個班,SAT考到2400分滿分的學生達到了15個。而那些考了2200分的孩子,有一半都覺得面上無光,申請重考。
而B校,簡直就是學渣的天堂:打架、霸凌,甚至吸毒、懷孕都是常事。
為什麼資質相仿的兩所學校差別這麼大?
原因很簡單:兩校雖然距離不遠,但A校位於富人區,而B校位於窮人區。
在美國,有一個嚴峻的社會現象——階級隔離。
換句話說,富人只跟富人玩,窮人只能自己玩。大家住同一個城市,但是不在同樣的街區,也不在同樣的學校。
帕特南在書中說得一針見血:A校和B校差別如此之大的原因,根本不在於學校本身收到多少政府支持,有多少老師,而是校外資源的不同。
A校的老師能夠明顯感受到來自富人家庭的巨大壓力。這些富爸爸們會把望子成龍的壓力會傳導給校方,督促老師悉心教導,因為對他們來說,孩子上大學從來不是可有而無,而是人生必選項。
而B校呢,家長缺位,老師不管,校紀鬆弛,孩子之間難以正面影響。
說白了,學校檔次不同,源於家長的階層不同。
因為這種差異,有志向的窮人為了下一代也會努力想擠進富人區。而留在窮人區的人,則掙扎在一個混亂的環境里。所以,表面上美國窮人也有車開,有肉吃,但他們其實是在階層階梯攀爬無望的人。
對這些家庭來講,階級隔離的過程,是個難以逃脫的惡性循環:首先是收入的不平等造成居住隔離(住不一樣的社區),然後是教育隔離(上不一樣的學校),而後擴展到到交友和婚姻上(只在本階層內交友、尋找伴侶),孩子出生後就在和父輩一樣的環境中成長,上同樣層次的學校……
窮者恆窮,富者恆富。
當社會的馬太效應日益顯著,教育再也不是窮人改變命運的階梯,而成了富人維護現有秩序的工具。
我們離階級固化還有多遠?
從奮鬥即可成功的「美國夢」到階層固化,其實並沒用多久。
1959年,帕特南即將高中畢業,那時的美國還是一片機遇的樂土。
家鄉小鎮上,富人、律師、碼頭工人、餐廳服務員都住在同一條街。居民把所有孩子看作「我們的孩子」。孩子們上著同樣的學校,一樣得到大人們「去考大學」的鼓勵。要是哪家孩子遇到困難,也能在社區內找到援手。
可現在呢?小鎮的湖岸被開發為別墅,成了富人區,而窮人則慢慢聚集在另外的區域,「我們的孩子」變成了「你的孩子,我的孩子」,再也沒了相親相愛的氛圍,兩撥人交流漸少。
也就是說,在帕特南從年輕到年老的半個世紀,階層固化的過程已經完成。
如果從更大的經濟背景來看,1959年,美國剛經歷二戰和三年經濟大蕭條,富人也好,窮人也罷,都處在重新積累財富的過程中,貧富差距並不大。
這有點像我們剛改革開放那會兒,大家的財富值差不多在同一起跑線上。
帕特南還記得他們班裡只有一個富二代,平時也是和大家打成一片,不顯山不露水,不搞特殊。有一次,富二代的爸媽請老師到家裡吃飯,富二代氣得直發火,跟爸媽說,「你們這是讓我在全班面前難堪!」
班上的窮孩子,也都不覺得自己窮,甚至很多窮人學生後來比富家子弟還要混得好。
但到了帕特南的下一代,事情就開始變了:
我那一屆同學的孩子,並沒有取得超越他們父輩的任何教育進步。這就好像曾有一道自動扶梯帶著1959屆的大多數學生向高處走,但就在我們自己的子女將踏上之際,這扶梯卻戛然而止。
而到了現在,差不多就是帕特南的孫輩,決定一個人在教育之路上能走多遠主要因素,已不再是成績,而是家庭出身。
也就是說,差不多三代人的時間,一個原本有著健康階層流動的社會就能完成階層固化。
這樣算起來,留給我們的時間也不多了。
試想,改革開放後,中國也進入了穩定發展的時期,我們爸媽算是享受時代紅利的第一代人,我們算第二代,那麼,到我們孩子這一代,社會的向上通道可能就會關閉了。
其實看看這兩年的新聞,就會發現這一切已有預兆:
北京五道口學區房單價破10萬元;有些家長希望孩子「快樂就好」的同時,清華附小的學生已開始試著用大數據研究蘇軾;甚至中產內部都出現了教育鄙視鏈:絕不讓娃和沒英文名、看喜羊羊的孩子做朋友,也不允許學費五萬的幼兒園招收學費三萬的學生 ……
發生在遙遠美國的事情,其實可能分分鐘就在我們的孩子身上應驗。
階層終將固化
我們該怎樣教育孩子?
帕特南採訪了107個案例,他發現窮人和富人在教育孩子時,有著截然不同的模式。
富人家長對孩子,無不是精心栽培。
且不說送孩子進私立學校、大手筆報各種興趣班、全職帶娃這種標準動作,在教養態度上他們也絕對稱得上是盡心儘力。
比如,帕特南採訪過的富人爸爸厄爾。
他是位房地產商人,可工作再忙,都會陪孩子一起吃晚餐,聽孩子說話,孩子參加體育比賽,他會擠出時間去加油助陣。而且在很早以前,厄爾就和妻子約定,不在孩子面前吵架。他也做到了。
有一段時間,厄爾的小女兒露西因為不堪學校的高壓,成績一落千丈。了解到露西對騎馬感興趣,厄爾就立馬在自家農場增設了一個穀倉,然後給露西買了一匹馬。接著,又把露西到了安排到另一所中學。露西很喜歡那裡,成績很快回升。
用帕特南的話說,「在撫養下一代時,富人們事無巨細,不計時間和金錢,無微不至地關心。」
而看窮人家長呢,他們多傾向於對孩子自然放養,沒有培養計劃、缺少成長干預,任由孩子發展。
可是,在這種狀態下,孩子的天賦得不到培養,錯誤得不到糾正,成才要靠運氣。
帕特南採訪的艾米就是這樣。
跟其他小孩比,艾米很幸運,因為有著過人的音樂天賦,被一所英才學校錄取,還受邀加入了費城少年管弦樂團。
如果生在富裕家庭,艾米的天分將得到充分培養。
但現實是,她所在的窮人社區有太多干擾因素,比如酗酒、吸毒、沒有避孕的性行為。再加上缺少父母管制,艾米整天和朋友廝混、醉酒,像她圈子裡的很多女孩一樣,高一就懷了孕。
孩子終究將經歷的是和我們完全不同社會階段與職業世界,歲月過去不曾靜好,未來更加不會。每代人有每代人的壓力,如果不從小趕上和適應世界變化的節奏,將來勢必會被時代所拋棄。
也許有人說,自然放養是遵循孩子快樂的天性,精心栽培會泯滅孩子天性。
可放養的輕鬆就是真的快樂嗎?
電影《摔跤吧爸爸》里,「虎爸」用高壓的方式培養出兩個世界冠軍。你能說,站在領獎台上的她們不快樂?在印度那個等級森嚴的社會,如果這兩個孩子,不是有這樣執著用心的爸爸,她們大概率會像其他印度女孩那樣,早婚,一輩子躲在男人身後,忙碌在灶台間,又何談作為獨立個體的自由與尊嚴。
豆瓣網友@untamedheart 對這本書的讀後感,我也很贊同:
過去幾乎我是毫無疑問地支持liberal的價值觀,感情不好就離婚,一個人想要孩子就去生,女性不要呆在家裡要有自己的事業等等等。但是在沒有配套社會政策的支持下,成年人的一切瀟洒,後果都是孩子在承擔。
當角度轉化從孩子去思考,我理解穩定的家庭,和諧的父母感情,相當可觀的經濟和時間投入,最好在孩子幼年媽媽有長時間的陪伴,減少婚前性行為(也就是少年單身媽媽)的作用。
雖然美國的情況,不一定完全會在中國發生。但階層走向固化是必然趨勢,也是社會穩定的標誌之一,它不以我們的憤怒、委屈、焦慮為轉移。
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努力發展自己,提高收入,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在能力範圍內,給下一代更多的關注和更好的教育。
所以,我們唯有奮力向前,為孩子創造好的條件,更為他們樹立努力的榜樣。
生命何曾容易過。每一代人的幸福,都要由他們自己爭取。
希望當孩子長大,直面生活的殘酷時,他能夠在心裡告訴自己,謝謝老爸,我終於成為了一個鬥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