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雍正不給「八王議政」機會,卻先發制人,將康熙一大政策鐵腕執行

雍正不給「八王議政」機會,卻先發制人,將康熙一大政策鐵腕執行

向敬之

電視劇《雍正王朝》以「八王議政」的鬧劇驚險上演,讓於雍正八年五月病逝的允祥,趕在了雍正四年非正常死在拘禁地的允禩、允禟的前面,吐血而亡。

電視劇把權臣隆科多的鋃鐺下獄,也安排在了這一場戲中。雍正給他加了一條足以滅門的大罪:兵變逼宮。看來輪不到他為了國土,對沙俄侵略者據理力爭了。

電視劇把兩鬢花白的張廷玉,安排成了上書房(應該是內閣)的領班大學士。

這是現代藝術的創造。

一起雖非劍拔弩張、亦是放手一搏的八王議政鬧劇,最後因為成功接管丰台大營的允祥破局,而使雍正反敗為勝。

雍正不給「八王議政」機會,卻先發制人,將康熙一大政策鐵腕執行

雍正刺虎圖

這場戲,成就了雍正皇帝進一步剝奪諸王和旗主的權力。

先說那所謂來自關外的四大鐵帽子王。清朝沒有東親王這個爵位,是劇本的需要。

簡親王世系在雍正朝,為雅爾江阿、神保住兄弟,他們是原和碩鄭親王、鑲藍旗旗主濟爾哈朗的曾孫。雍正四年,詔責雅爾江阿飲酒誤事,而奪爵,由其十四弟神保住襲爵,至乾隆十三年因過被奪爵。他們沒有威脅到雍正的皇權。

睿親王世系,為太宗朝初封多爾袞。順治八年正月,英年早逝的多爾袞被拉清單,其嗣子多爾博被遣回多鐸原宗,直至乾隆四十三年為多爾袞平反,才以多爾博世系追封世襲罔替的睿親王。雍正朝是沒有真正的睿親王的。

而果親王更離譜。雍正元年四月封十七弟允禮為果郡王,六年二月晉陞果親王。果王是雍正的擁蠆,而不可能成為他的反對者。

歷史上,有相關的內容,但事實相反,一切都是雍正掌控和主導的。

當時,他上台還不到九個月。

事情發生在雍正元年七月前後,允祥還不是名副其實的二號首長,隆科多掌步軍統領,但權勢還沒到頂峰。張廷玉只是深得雍正重任的禮部尚書,入侍南書房,加了太子太保,主持《明史》的纂修,離署理大學士事務,還差兩年時間。

雍正不給「八王議政」機會,卻先發制人,將康熙一大政策鐵腕執行

《雍正王朝》允禩劇照

允禩集團的主要成員,卻被雍正做了分化的安排:允禩作為總理王大臣之一,爵封和碩廉親王,位列中樞要員,負責理藩院和工部事務。允禟被責令至西寧軍前效力,已經成為了重點監控對象。允?則在雍正元年四月,被以在張家口私行禳禱,針對「雍正新君」,被允禩奉命議罪監禁。

雍正對諸旗主動手時,允禟和允?已經失去了人身自由,更莫說政治權力。

即便康熙朝受封敦郡王的允?,曾經受命代替康熙帝辦理正黃旗滿洲、蒙古、漢軍三旗事務,但至雍正即位,正黃旗名正言順地被「雍正新君」接管。

直接掌控了上三旗的雍正,繼續康熙後期干預下五旗的方針政策,加大力度清洗不「能與君同好惡」、而同允禩集團往來密切的下五旗王公大臣。

他迅速對上三旗、下五旗的正、副都統進行了大換血,對於異己分子以緣事革職,對於心腹大臣委以重任。

雍正元年七月,世宗接受給事中碩塞條陳,下發給總理事務大臣商定,將八旗都統印中的「固山額真」(都統),改為「固山昂邦」;「伊都額真」(護軍統領)改為「伊都章京」。因為在雍正看來,「額真二字,所關甚巨,非臣下所可濫用,應請改定,以昭名分」(《清世宗實錄》卷九)。

固山額真,為皇太極即位時所設,即八大臣,為管旗的軍政長官。順治十七年,曾依照漢稱將固山額真改為都統。不論是固山額真,還是都統,這是在名義上隸屬旗主,但在實質上,作為皇帝的代言人分管八旗軍政日常事務。

額真者,滿語主也。

雍正不想天有多日,旗有多主。

他出台一系列手段和諭令,就是要向下五旗旗主王爺奪權,向各旗辦理事務的都統等宣示:只有他是唯一的主人,旗主、都統等大小管旗勛貴官員和旗民一樣,都是皇帝的奴僕。

所以,他「將八旗印信,改鑄給與」。

名稱變了,舊印換新。

雍正還通過內閣,以最高指示進一步限制和剝奪下五旗諸王的特權,嚴令他們總管所屬旗分佐領下人,挑取一切差役,遇有過失,則要鎖拿下獄,籍沒家產。如果任意擾民累民,都是違例行為。

與此同時,雍正規定下五旗諸王要進行人事安排,必須向皇帝請旨被批准後方可進行,並要與管旗都統一起執行。

旗主王爺們不再是下五旗的絕對權威——

一、所屬旗民,只許用為護衛、散騎郎、典儀、侍從校尉和親軍,同時要請旨。

二、選送身邊人員,在部院衙門及旗下辦差,或當管家,也必須請旨。

三、需用多人以供差役,或補任王府官員,或提拔隨侍人員子侄,都要向上報備。

雍正不給「八王議政」機會,卻先發制人,將康熙一大政策鐵腕執行

《雍正王朝》雍正同胤祥的共生共榮

雍正規定,諸王不得再將所屬京官、外官子弟,任意選為包衣佐領等旗屬下官;不得再用上三旗大臣侍衛作為門下職員。

上三旗人員只能服務於皇上,不但要從諸王門下撤回,而且原來隸屬諸王的宗室、覺羅等佐領,也必須歸併上三旗行走。

旗主們禁止使用專屬皇帝的服務人員。

對於都統,雍正有著另外一套嚴格的管理辦法:

一、不得擅對旗民治罪,必須尊重國家的司法程序,向刑部報告。

二、不得妄增旗民負擔,命他們擔任多份差役和官職。

三、對旗務須具實奏報,如果隱匿偏私,被御史彈劾,即將都統等涉事官員嚴懲。

雍正「命八旗各派滿洲御史二人,稽察八旗一應事務」,並採取「調旗派用」的辦法,防止御史懾於旗主、都統權勢,而不盡心盡責,疏於各旗相互制衡與牽制。

分化下五旗旗主權力,並非雍正之始。康熙後期,就多次任用皇子管理旗務,削弱主旗王公貝勒的權勢。

雍正加大力度打擊八旗王公大臣,就是為了進一步清洗對允禩集團持同情態度、對自己不能一心一意的康熙諸皇子、下五旗王爺都統,以達到最大限度將皇權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以禮觀書 的精彩文章:

《雍正王朝》一場關鍵戲,康熙怒懟十分鐘,卻留下六大遺憾

TAG:以禮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