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到底什麼時候上幼兒園好?

到底什麼時候上幼兒園好?

早期學習對人的一生的發展至關重要。1978年,全世界諾貝爾獎獲得者在法國巴黎聚會。有記者問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卡皮察:「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里學到了您認為是最主要的東西?」出人意料的是,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回答道:「是在幼兒園。」記者愣住了,又問:「您在幼兒園學到了些什麼呢?」老人如數家珍地說道:「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午飯後要休息,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

大量研究證明了學前教育對弱勢群體兒童具有積極的影響,對整個兒童群體的學習成績有著長期而持久的效應,甚至顯著影響初中學業成績。很多家長已經認識到幼兒園教育的積極效應,但是如何讓這一效應最大化,比如幼兒園入園年齡,很多家長都缺乏認識。

目前國內兒童入園存在兩極分化的情況,一方面「入園難、入園貴」導致一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差的兒童推遲入園時間;另一方面,在中國父母為雙職工的現象很普遍,父母工作繁忙沒有時間照顧兒童,或者有的父母望子成龍,希望儘早開發兒童智力,因此兒童入園較早。

當然也有家庭條件好而推遲入園時間的,比如嗯哼大王。《爸爸去哪兒5》已經開播,在先導片中,工作人員對4歲的嗯哼還沒上幼兒園採訪了杜江霍思燕夫婦。其父杜江對此解釋:「他媽媽之前不知道從什麼地方看了一本書,說晚上一年幼兒園,是對男孩子最好的一個禮物。」

拋開其它因素,比如經濟、時間等,到底兒童什麼時候接受學前教育比較好?有沒有比較權威的研究結果?

絕大多數對入園年齡的影響的量化研究都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開展的,鮮有國內本土研究。雖然中西方存在差異,但兒童發展過程的共同性,仍有參考的必要性。學前教育在一些國家已經比較普及,接受學前教育是法定權力,美國的教育體制規定,學生在入小學前統一接受1年的幼兒園教育(kindergarten),有的兒童在進入幼兒園前參加一些學前教育項目(preschool)或上託兒所(day-care,child care center)。大多數北歐國家入園年齡為1歲,法國是2歲,大多數其它歐洲大陸國家(如德國和義大利)為3歲。中國正在為普及學前三年(一般為3~6歲)幼兒園教育而努力,目前教育部門對兒童上小學前是否以及何時接受幼兒園教育沒有硬性要求。

國內研究表明,幼兒園入園年齡對4歲兒童認知的影響不是線性的,二者的關係呈倒U型,該效應還顯著影響著兒童在4~5歲的認知發展。與以往國外的研究一致,2~3歲進入託兒所的兒童的認知發展受到的積極影響最大。另外,研究也發現家庭學習環境對入園年齡效應的調節作用,即當家庭學習環境較差時,入園越早越有利於兒童認知發展,當家庭學習環境較好時,2.5~3歲入園的兒童認知水平最高。

當然這些研究也僅僅基於對兒童的認知發展這一角度,但是認知發展是兒童發展中很重要,也是家長很關注的一方面,這些研究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參考。什麼時候入園合適?我覺得除了這些大數據分析提供的答案,每個兒童的個體差異都是有的。很重要的一點是,你的孩子為入園做了積極的準備了嗎?比如,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怎麼樣?可以自己吃東西了嗎?大小便會說了嗎?語言發展水平怎樣?可以很好地跟老師和其它小朋友溝通了嗎?因為現在國內學前教育資源的稀缺性(尤其是好的教育資源),現在師生比都比較低,一般都是兩三個老師照顧二三十個孩子,這些方面的發展會影響兒童在幼兒園的適應性。如果無法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勢必影響兒童在幼兒園的學習、認知和各方面的發展。

與其糾結早一年上還是晚一年上幼兒園,我們不如和孩子一起做好入園的積極準備。如果因為家庭的不可控因素,讓孩子過早或過晚入園,我們也無需自責,除了幼兒園教育,家庭學習環境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調節樞紐。無論何時入園,我們都可以選擇提供給孩子一個好的家庭學習環境。

參考資料

4~5歲兒童認知發展:適齡入園的積極影響,張佳慧等,心理發展與教育,2011,5,475~483

圖片均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漫育兒 的精彩文章:

TAG:漫漫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