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學招生時,為啥按地區錄取名額?和朱元璋的一個舉動有關!

大學招生時,為啥按地區錄取名額?和朱元璋的一個舉動有關!

原標題:大學招生時,為啥按地區錄取名額?和朱元璋的一個舉動有關!


這幾天,高考已經結束了,分數也即將下發,考生和家長們正忙著考慮報那所大學。但是,學生們看招商指南的時候,一定會發現每個大學招生的名額,在各地招生的比例都不同。那麼,為啥各個大學的招生名額在每個省份的招生名額都不同呢?其實,這件事和朱元璋的一個舉動有關係!


(招生名額分配)


上面的表格是2017年北京大學(校本部)的招生比例,當年共錄取內地本科新生2819人,港澳台學生71人,來自39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320名。各個省份都下發了招生的數量。


通過上面的表格,我們會發現,每個省份招生的名額都不同,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但是,從這份招生比例表中,我們會發現,每個省份都有。


那麼,為啥會這樣呢?


(朱元璋)


今日的高考打破了科舉制度的弊端,應該說是用最實用的試題,考驗學子們的能力,但是在錄取名額的分配上卻吸取了科舉制度。


科舉制從隋朝開始實行,直至清光緒卅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 前後經歷一千三百餘年,成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


在中國古代,科舉制度讓很多寒門學子走上了管理崗位,應該說是社會的進步。但是,朱元璋建立明朝後不久,突然發現科舉制度出現了問題。

這個問題在歷史上有記載,就是有名的「南北榜之爭」。



(科舉考試)


南北榜之爭發生在朱元璋當政的1397年。這年春天,禮部會試,由翰林學士劉三吾和吉府紀善、白信蹈等人主考。榜發時,江西泰和人宋琮考了第一,全榜五十一人皆為南方人,竟然沒有一名北方士子被錄取。落第舉人們為此紛紛議論,難道北方人連一個夠格的都沒有,於是向朱元璋告發說主考官劉三吾是南方人,有意拔擢其鄉人。


朱元璋得知此事後大為震怒,他命令侍讀張信等十二人複查了試卷,但北方人還是沒有合格的,朱元璋老大不高興。又有人告發張信等人受了劉三吾等人的囑託,故意將低劣的試卷呈報。朱元璋更加惱怒,將白蹈倌、張信等論死;以劉三吾年老,免死充軍,狀元宋琮也跟著倒霉被充了軍。六月初一日,朱元璋命翰林儒臣於下第卷中擇文理優長的得六十一人,復廷試。廷對中擢韓克忠等六十一人,韓克忠名第一,皆北方之士及陝西、四川之人,賜進士、出身有差。

應該說,朱元璋的做法很極端,但是暴露出一個新問題,如何分配各地考生的名額。



(高考考試)


為了規避考生都是南方人或者北方人,明朝的統治者就分配了南方和北方的錄取名額。後來,名額分配更加詳細,細化到每個省份。清朝是一個學習的王朝,基本延續了明朝的做法。新中國成立後,部分吸納了先朝的經驗,也對各個高校的錄取名額進行了分配,無論哪個省份都有上高等學府的名額。【參考資料:《南北榜之爭》、《科舉制度與中國文化》】(作者:每日漢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漢字 的精彩文章:

齊齊哈爾的別稱,為啥是「卜奎」?

TAG:每日漢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