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南部歷史全攻略長文請進
南部城市景點信息
盧克索
盧克索,埃及古城。位於南部尼羅河東岸,南距阿斯旺約200公里。海拔78米。因埃及古都底比斯遺址在此而著稱,是古底比斯文物集中地。由於歷經兵亂,多已破壞湮沒。現在保存較完好的是著名的盧克索神廟,其中尤以卡爾納克神廟最完整,規模最大。該建築物修建於4000多年前,完成於新王朝的拉姆西斯二世和拉姆西斯三世。經過歷代修繕擴建,佔地達33公頃。
底比斯興建於中王國第十一王朝時期,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到新王國十八王朝,底比斯進入鼎盛時期,城市跨尼羅河中游兩岸。據說當時的底比斯人煙稠密、廣廈萬千,城門就有一百座,荷馬史詩中把這裡稱為「百門之都」,是世界上最大城市。在近700年的時間裡,法老們就從這顆「上埃及的珍珠」發號施令,使古埃及的政治和經濟達到了輝煌的巔峰,領土南接蘇丹、北達敘利亞,成為地跨東地中海地區北非、西亞的第一強國。此間法老們不斷擴展他們的版圖,並建造了無數的神廟與龐大的墓群。公元前88年被毀。
古埃及帝國維持了1500多年,歷代國王、法老在底比斯興建了無數的神廟、宮殿和陵墓。經過幾千年的歲月,昔日宏偉的殿堂廟宇都變成了殘缺不全的廢墟,但人們依然還是能夠從中想見它們當年的雄姿,它們是古埃及文明高度發展的見證。據考古學家估計,約有500座古墓散布在盧克索地區,僅尼羅河西岸著名的「帝王谷」就有64座帝王陵墓,現有17所對外開放。陵墓的形制基本相同,坡度很陡的階梯通道直通陵墓走廊,走廊通墓前室,室內有數間墓穴,放木乃伊的花崗岩石棺停放在最後一間墓穴。因此,盧克索成了古埃及遺迹的寶庫,是探訪埃及古文明不可不到的地方。
主要景點
阿蒙神廟(卡爾納克)
阿蒙神廟位於盧克索鎮北4公里處,是卡爾納克神廟的主體部分,這裡供奉的是底比斯主神——太陽神阿蒙,始建於三千多年前的十七王朝,在此後的一千三百多年不斷增修擴建,共有十座巍峨的門樓、三座雄偉的大殿。
阿蒙神廟的石柱大廳(如圖)最為著名,內有134根要6個人才能抱的巨柱,每根21米,頂上據說能站百來個人。這些石柱歷經三千多年無一傾倒,令不讚歎。廟內的柱壁和牆垣上都刻有精美的浮雕和鮮艷的彩繪,它們記載著古埃及的神話傳說和當時人們的日常生活。此外,廟內還有聞名遐邇的方尖碑和法老及后妃們的塑像。
帝王谷
帝王谷位於尼羅河西岸,距岸邊7公里,可以從底比斯衛城北端陡峭的環山公路到達。這裡一共有60座帝王陵墓,基本屬於第十八、十九和二十王朝的法老。所有的墓都是同樣的模式,每位法老從登基的那一天起,陵墓便被開始建造和裝修。到目前為止,1922年被發現的圖坦卡蒙墓是帝王谷中最後被發現的一座法老墓,也是唯一一座未遭破壞的墓(右圖為圖坦卡蒙亡靈面具)。
帝王谷中最值得參觀的主要陵墓有圖坦卡蒙墓、拉美西斯四世及六世墓、塞提一世墓等,有一些陵墓一般不對外開放,只供學術研究用。
盧克索神廟
這是阿蒙大神廟的附屬神廟。過去,它與卡納克神廟之間有斯芬克斯神道相連。斯芬克斯神道就是進入售票處後,左側的神道。第1塔門是神廟的正門。這裡原有2根方尖碑,現在僅存一根。右側的方尖碑現在立於巴黎的協和廣場之上。第一塔門前有拉美西斯二世的一對坐像和兩對站像。進入第1塔門之後依次是拉美西斯二世的院子、列柱廊和阿蒙荷太普三世的院子
整個建築群中,包括大小神殿20餘座。院內有高44米,寬131米的塔門。大柱廳寬102米,深53米,其中共有134根巨型石柱,氣勢宏偉,令人震撼。其中最大的12根高23米,周長15米,其上足可容納50個人站立。晚上有聲光表演,用五彩的燈光變幻映照著遺址,配有解說詞和音樂,向遊客敘述古埃及人民的生活情景。
神廟的中央部被毀壞之後,建起了阿布·哈格固清真寺。每年伊斯蘭齋月之前的半個月,這裡都要舉行盛大的祭典,有船和轎車的表演,特別熱鬧。
許多人都會注意到,遠眺盧克索神廟的時候,居然會有清真寺的尖塔冒出來。這就是阿布·伊爾·哈格固清真寺的尖塔。近看清真寺,其入口處的裝飾十分精美。神廟之中,還能看到基督教堂的遺址呢。古埃及的遺址和伊斯蘭建築、基督教教堂三者並存,是很難得一見的。雖然這些有的已經成為了廢墟,但也正說明了古王國時代結束後,盧克索神廟仍為民眾所使用這一事實。到了節日之時,清真寺會變得更加熱鬧。
哈采普蘇特神廟(女王廟)
哈采普蘇特是第十八王朝法老圖特摩斯一世的女兒,她是除克莉奧佩特拉以外另一位成為法老的女性。
哈采普蘇特陵廟位於底比斯衛城的最北端。哈采普蘇特將自己的陵廟建在峭壁上,以一種優雅的效果顯示其統治的長治久安。陵廟分為三層,刻有許多富含深義的浮雕。
作為女法老,哈采普蘇特有強硬的政治手腕,與其養子、後來的圖特摩斯三世一直暗中爭權。在她去世後,圖特摩斯三世採取了報復行動,將陵廟中有她形象的地方都毀掉了,目前陵廟上層在修復之中。
阿斯旺
阿斯旺(Aswan或Syene),埃及文化古城,阿斯旺省首府,是埃及南方的一個重要城市。位於首都開羅以南900公里的尼羅河東岸,是埃及的南大門,是黑非洲的門戶和唯一一條由海上進入非洲腹地的通道。在上埃及尼羅河「第一急灘」下的東岸。人口15萬(1980)。古代曾為驛站、兵營和與南方鄰邦的貿易要站。現為對蘇丹、衣索比亞等國的貿易要地。附近尼羅河上建有大型水壩和水電站,構成全國性電力基地。有紡織、製糖、化學、製革等工業,還開採鐵礦石和建築用石材。重要河港。鐵路通開羅。冬季療養和遊覽勝地。有古代耶勃城遺址和博物館、植物園等名勝。
主要景點
菲萊神廟
菲萊是一個位於阿斯旺大壩南面的尼羅河中的小島,原來該小島上建有神廟。1902年英國人修建阿斯旺大壩時,淹沒了菲萊島,遊客也只能乘著船觀看露出水面的神廟廟門和石柱。1980年,埃及政府決定將島上的古迹轉移到另一個島上,還其原來面目。
菲萊神廟裡有目前發現的最後的象形文字碑文和一些形象生動的浮雕,在這裡被祭奠的有富庶之神哈索爾和生育之神艾西斯等。據說女神艾西斯有一萬個名字,她不僅掌管生育,還是所有人的庇護神,因而極受古埃及人的尊崇。
阿斯旺有許多旅行社會組織到菲萊的全部旅遊,也可以自己乘計程車或摩托艇去。
拉美西斯二世神廟
(也叫阿布辛貝神廟)面向尼羅河的拉美西斯二世神廟,堪稱眾多埃及神廟中最富想像力的一座。神廟建於3300年前——確切地說是「開鑿」,因為整座神廟不是土石所建,而是在山岩中雕鑿而出,它本身就是一座巨大而精美的雕刻作品。1964-1968年,為了免遭因建造阿斯旺大壩而上漲的尼羅河水淹沒,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持下,神廟被切割成2000多塊,分別編號,在距離原址200多米的地方拼合還原,並建造了一座假山來覆蓋它。
神廟面向尼羅河,正立面為四尊高達20米的巨型拉美西斯二世坐像,其中一座被整體切下,現存於英國大英博物館。在他的膝邊和身旁還圍繞著數座小型雕像,是他的妻子兒女們。這四尊雕像兼具支柱的作用,支撐著30米高的神廟。
神廟中的主體部分是一個60米長的長方形大廳,16尊雕像分兩行左右排列,同樣全部是拉美西斯二世本人,牆上也滿布描繪拉美西斯二世武功的壁畫和浮雕。大廳盡頭是一間作為聖壇的石室,四座神像並排而坐,分別是黑暗之神、天空之神、拉美西斯二世本人和太陽神。堂而皇之地將自己平等地列於眾神之間,這恐怕是任何一個君王都不曾有過的大膽之舉。種種跡象都說明,這座神廟與其說是為了供奉太陽神而建,不如說是為了體現法老如神般至高無上的地位。
神廟以一個近乎奇蹟的現象聞名於世。每年2月21和10月21日(這兩天正是拉美西斯二世的登極日和出生日)的日出時分,從大門射入神廟內部的陽光會穿過60米長的大廳,直射聖壇上的神像,但永遠不會照射到最左側的黑暗之神,他註定永遠藏在黑暗中。這項精巧的設計令現代人也不能不甘拜下風,搬遷後的神廟,因為角度計算不夠精確,太陽照入的時間延遲了一天,角度也沒有那麼精準了。
採石場和方尖碑
距阿斯旺市區兩公里處有一個古埃及的採石場遺址。採石場沿尼羅河而建,約有6公里長。這裡專門出產一種粉紅色花崗岩,據說古埃及的石料都是從這裡開採後通過水路運輸到各地的,在幾乎所有的埃及古代遺址中者曾發現過這種花崗岩。
採石場遺址中有一塊著名的方尖碑,製作於新王國時期。這是一塊沒有完成的碑,由於在石頭頂部發現裂縫,就停止碑刻,將它遺棄在採石場里。其實只要將其豎立起來,它將是全埃及最大的方尖碑,長41米,超過了十層樓的高度,重達1267噸。
碑身上設有階梯供遊人登高遠眺。
哈索爾神廟
在拉美西斯二世神廟的左側,有一座規模較小而格局相似的神廟,祭祀女神哈索爾。和拉美西斯二世神廟一樣,與其說建造它是為了敬神,不如說是為了向法老的愛妻妮菲他利致敬。神廟的正立面是六尊石像,其中四尊為拉美西斯二世本人,另兩尊為妮菲他利。兩者的尺寸完全一致,這在王權至上的埃及是絕無僅有的,體現出法老對王后的摯愛,神殿的入口處還刻著「陽光為她而照耀」的銘文。可惜的是,神廟還沒有建成王后就去世了。
和拉美西斯二世神廟相同的是,神殿主體同樣是一個布滿壁畫和雕刻的長方形大廳,不同的是這些壁畫沒有戰爭場面,人與神的交流是這裡的主題,甚至有女神伊西斯和哈索爾握著王后的手款款而談的情景。
康翁波神廟
從阿斯旺乘一小時的車,就可以到達康翁波神廟(Templeof Kom Ombo),Kom Ombo在古埃及語中意為「金城」。它位於尼羅河邊的一座小山丘上,建造於托勒密王朝。和別的神廟一樣,它也有高大的石柱和因殘破而顯得蒼涼的廟殿,但與眾不同的是,它有兩個大門。一個大門是專為鷹神荷露斯(Haroeris)所建的,另一個是專為鱷魚神(Sobek)所建,因此康翁波神廟又被稱為「雙神殿」。
康翁波神廟附近還有一個愛德富鷹廟,參觀完康翁波神廟後可以再去那裡看看。
南部歷史主要人物摘記
拉美西斯二世
(Ramesses II,公元前1303年—前1213年)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公元前1279年—公元前1213年在位),其執政時期是埃及新王國最後的強盛年代。法老塞提一世之子。拉美西斯二世進行了一系列的遠征,以恢復埃及對巴勒斯坦的統治。拉美西斯二世下令在東北尼羅河三角洲新建一座城市為首都,並命名為培爾—拉美西斯(意為拉美西斯的宮殿)。91歲逝世,一生有8個正式的妻子,還有將近100個妾。共96個兒子,60個女兒。
古埃及歷史上最著名的法老之一,擁有一段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生。他是一位強大的國王,一位戰無不勝的將軍,一位和藹可親的父親,一位不知疲倦的建設者。頭頂著這些光環的拉美西斯二世(Ramses Ⅱ, Ramesses II, Ramesses the Great)在位約67年(統治時間1279 BC ~1213 BC),直至今日,他依然享有這些盛譽。敵人懼怕他,臣民愛戴他,神靈保佑他。生活在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在人類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跡。
他在位67年,有8個皇后,嬪妃不計其數;大約有100多個兒女,其中12個有合法繼承權的兒子都早他逝世;在當時古埃及人平均壽命僅有40多歲的情況下,他活到90多歲高齡;喜歡將自己的經歷誇耀後雕刻在建築物上,時刻不忘將自己神化了的雕像矗立在埃及各地,並且與神並列在一起。卡迭什之戰使它成為臣民心目中百戰百勝的將軍;他施展外交才能與赫梯人簽訂合約;作為古埃及極富盛名的建築家,他為世人留住時代的輝煌。這些傳奇經歷和鮮明的個性,都集中在他的身上——被歷史學家譽為古埃及歷史上最著名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
拉美西斯二世出生於約公元前1303年2月21日。他的父親塞提一世(SetiⅠ)娶了一位驍勇善戰的將軍的女兒杜雅(Tuya)為王后,他們共生有四個兒女,兩男兩女。但大兒子很小的時候就夭折了,這使拉美西斯順利地登上王位。他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在「法老學校」學習:10歲時在軍中任職,15歲時父親帶他參戰,以保證他將來成為一位智勇雙全的國王。
拉美西斯二世沒有花費太長時間就學會了很多東西,特別是作為國王所必需的兩項技能:以軍事手段征服敵方和建造王宮。無論是在征戰還是在建築方面,他都取得了成功。如今,在埃及沒有一處土地不帶有他的足跡。父親去世時,拉美西斯二世的年齡大概是25歲,但他已經擁有足夠的雄心和頑強的自我意識,他要讓自己的壯舉超越所有的前輩。「進行宣傳是他最好的武器,這在宣揚自己的王國和使命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義大利比薩大學的埃及學教授埃達·布萊西亞尼(Edda Bresciani)敘述道,「大量的雕像和碑文向人們講述了這位國王的壯舉與魄力,並使他的形象流傳千古,而且仍能經受時間的考驗。」
一首永恆的史詩
拉美西斯二世於1213BC在比—拉美西斯辭世,經過70天他被製成木乃伊的遺體以一個偉大法老所能享用的最隆重方式下葬。當時王位繼承人,他的兒子莫尼普塔乘坐皇舟率領一支龐大的船隊沿尼羅河將父親的遺體送至底比斯。
一路上臣民百姓無不灑淚相送,向這位給他們帶來太平盛世的偉大法老致敬。船隊到達底比斯城後,送葬的隊伍又朝開鑿於帝王谷的陵墓進發,在王陵內安放的除了拉美西斯二世的棺槨之外,還有讓拉美西斯二世在冥界也能過上富貴生活的無盡寶藏,最後陵墓的大門被封上,以便讓法老能平安地長眠。
但事與願違,幾十年以後,陵墓內陪葬的寶物洗劫一空,而拉美西斯的木乃伊也從此不得安寧。負責看守的埃及神職人員不得不多次搬動法老的木乃伊以防那些盜墓人打開木乃伊身上的繃帶,偷取藏在內部的黃金飾物,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拉美西斯和其他幾位法老的木乃伊被藏到了底比斯附近的小城代爾巴哈里(Deirel Bahari)的哈特謝普蘇特(Hetshepsut)神廟內。1881年被法國埃及學家加斯頓·馬斯佩羅(Gaston Maspero)發現並最終安放在埃及國家博物館內。
十八王朝(哈特謝普蘇特和圖特摩斯三世)
在大西洋的兩岸,倫敦和紐約,至今仍矗立著兩座著名的記功碑,它們就是為了紀念世界上第一個帝國的締造者——圖特摩斯三世(Thutmose Ⅲ)的希里波里斯方尖塔(HeliopolisObelisk) 。在一些歷史學家看來,圖特摩斯三世是「第一個曾經建立了一個具有任何真正意義的帝國的人,也是第一位世界英雄 」,但要真正理清圖特摩斯三世的脈絡,還得從他的前輩說起。
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是由雅赫摩斯一世(Ahmose Ⅰ,約公元前1550年—公元前1525年在位)創立的,他是第十七王朝最後一位法老卡摩斯的弟弟。經過征戰,雅赫摩斯一世將喜克索斯人(又稱西克索人,Hyksos)逐出埃及,使埃及獲得了復興。
雅赫摩斯一世去世後,繼承他的人為阿蒙霍特普一世(AmenhotepI前1525年—1504年在位),他是雅赫摩斯一世與雅赫摩斯—涅弗爾塔利的第三個兒子。他的長兄們均先他而死,使他得以成為父親的繼承者。阿蒙霍特普一世無嗣而終,王位由他的軍事統帥圖特摩斯繼承,此即為圖特摩斯一世(Thutmose I),他是阿蒙霍特普一世的妹夫。
圖特摩斯一世(公元前1538年—公元前1525年在位)在位時期征服了尼羅河第三瀑布以北的努比亞,並向亞洲的敘利亞及巴勒斯坦地區擴展了地盤。圖特摩斯一世死後,其長子(圖特摩斯一世與其庶妻姆特諾弗雷特所生之子)繼位,此即為圖特摩斯二世(Thutmose II,前1492年—前1479年在位)。
由於不是純粹的王室血統,圖特摩斯二世便與他的異母妹哈特謝普蘇特結婚,以使他的統治合法化。
哈特謝普蘇特(或譯哈采普蘇特,Hatshepsut),圖特摩斯一世之女,圖特摩斯二世的異母妹與妻子。圖特摩斯二世在位期間,大權可能完全落入哈特謝普蘇特手中。圖特摩斯二世死後,其與一後宮嬪妃伊希斯所生之子登基,此子即為圖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前1479年—前1425年在位)
哈特謝普蘇特(女法老)
哈特謝普蘇特Hatshepsut,或譯哈采普蘇特,哈特舍普蘇特,赫雀瑟(意為最受尊敬的),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女王(公元前1503年—公元前1482年在位)。
哈特謝普蘇特是開創古埃及一代盛世的第18王朝法老、是圖特摩斯一世與王后唯一的孩子。哈特謝普蘇特是法老圖特摩斯一世與王后阿莫斯之間唯一的嫡女,圖特摩斯二世的異母妹與妻子,圖特摩斯三世的繼母。
中國歷史出了一位獨一無二的女皇帝武則天,古埃及歷史恰好也有這樣一位獨一無二的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HATSHEPSUT)。她戴假鬍鬚、一貫身著男裝、束胸寬衣、手執權杖、威嚴無比,極少有人見過她本人,因而她的真實相貌和她的傳奇故事一樣神秘。以上照片就是女法老的另一座方尖碑,倒塌後被放在了卡納克神廟後面的聖湖附近,但僅存上半部分,比原始直立狀態時短了許多。
圖特摩斯一世是開創古埃及一代盛世的第18王朝法老之一,公元前1504年至公元前1492年在位。據說「圖特摩斯」在埃及語中的意思就是「圖特神所生之人」,而以前提到過的「拉美西斯」意思則是「拉神所生之人」。圖特摩斯一世與王后先有兩個男孩卻都不幸夭折,後來只生有一個女兒就是哈特謝普蘇特。作為法老與王后兩人之間的獨生女兒自然是掌上明珠,深受寵愛,哈特謝普蘇特從小聰明伶俐,果敢堅強,深諳權術。因為是王后所生的所謂「嫡出」身份,她常以自己是法老唯一的正統繼承人為榮,夢想有朝一日統治強盛的埃及。以上左右兩座方尖碑分別是女兒和父親為自己立的。
圖特摩斯一世去世後,應該是根據他的遺命,神廟的祭司們宣布了王位的繼承人:可惜並不是哈特謝普蘇特,而是她同父異母的弟弟!是圖特摩斯一世與一位王妃所生的長子,即為圖特摩斯二世。哈特謝普蘇特是個女孩,不可能繼承王位。因為在古埃及,法老被稱作「拉神(太陽神的稱呼之一)的兒子」或「強壯的公牛」,言內言外之意都只能是一位男性。哈特謝普蘇特可能要感嘆命運的不公。更加不可思議的是,她還不得不在圖特摩斯二世登基之前,嫁給這一位與她同父異母的弟弟!
古埃及關於法老的繼承權有嚴格的特殊規定,繼承人的父親自然是法老沒有疑問,但母親必須是埃及法老家族中的公主!如果母親不符合上述條件(比如是因政治聯姻關係而嫁過來的外國公主,或者是其他「選秀入宮」的普通身份女子),那麼繼承人就必須娶法老的大女兒為妻作為補償!圖特摩斯二世就是屬於這種情況,必須娶了自己的姐姐為妻才符合登基作法老的條件。由此看來法老們幾乎註定了近親結婚的一種命運:不是自己成為近親結婚所生的孩子,就是必須娶自己的姐妹為妻自己去近親結婚。可能因為法老們覺得自己是神吧,雖然可以與普通人通婚,但繼承人的產生必須在某種程度上保證神的血統。在內心深處,哈特謝普蘇特大概不會愛她的這位體弱多病的「老公弟弟」。
圖特摩斯二世(公元前1492年至公元前1479年在位)與哈特謝普蘇特婚後只生有一個女兒NEFRURE。二世體弱多病,無心治國,繼位不久,大權就旁落到哈特謝普蘇特的手中。可能圖特摩斯二世對「王后姐姐」的權力慾望和能力手段十分了解,並意圖加以遏制,他在病死之前指定自己與一個妃子所生的10歲男孩為繼承人,即為圖特摩斯三世。此時哈特謝普蘇特可能感覺自己直接奪取法老之位的條件仍不成熟,就不動聲色地幫著10歲小孩圖特摩斯三世即位,自己則以攝政王身份,全權管理國家事務。當然在此之前,圖特摩斯三世必須先娶NEFRURE為妻才符合登基條件。哈特謝普蘇特眼看著自己的人生命運幾乎在自己的女兒身上翻版重演,心裡不知是何滋味!
早在丈夫在世之時,哈特謝普蘇特已練就充分的治國能力;充當攝政王期間,更是網羅了一大批既能幹又忠實的親信大臣,為將來奪位打下了重要的基礎。其中最重要的一個人叫森南姆(SENENMUT),後來他在女法老統治時期權傾一時,達到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地步。哈特謝普蘇特眼看著圖特摩斯三世慢慢長大,胸懷異心不願再作傀儡。於是趕在三世成年正式親政之前,將他流放到偏遠地方。至此,哈特謝普蘇特成為法老已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這所謂「東風」就是要打破女性不能當法老這一由來已久、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
她開始女扮男裝,下令所有人用男性代名詞稱呼她。她命人把自己描繪和雕塑成一位男性,頭戴王冠而且也長鬍子,雖然面容里透出一絲女性的柔美,但粗看上去與以往的男性統治者並無太大不同。她聯合祭司們編造身世,稱自己是太陽神阿蒙之女,並把這一神話繪刻在神廟的牆壁上。在一系列畫面上,人們可以先看到太陽神阿蒙裝扮成圖特摩斯一世走近王后床邊。接下來的畫面上,幾位主管生育的女神忙碌著為王后接生。古埃及人深信「王權神授」,在她之前的統治者,只是在自己的名稱方面讓人們相信他們是神的兒子(如前述「圖特摩斯」的含義),而哈特謝普蘇特首創通過圖畫和文字的共同展示,凸顯她是神的真正後代。
公元前1473年2月,在太陽神阿蒙聖船的祭祀儀式上,她宣布自己按神的意願接任埃及法老。哈特謝普蘇特如願地成為埃及首位、也是唯一一位女法老。雖然我們很熟悉的「埃及豔后」克里奧帕特拉(CLEOPATRA)也曾做過埃及的最高統治者,但那已經屬於希臘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後、其部將托勒密(PTOLEMY)自立為王建立的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32至公元前30年)時期了。從嚴格意義上說,克里奧帕特拉是希臘馬其頓人,不算古埃及的法老。在時間上,克里奧帕特拉要比哈特謝普蘇特遲將近1400年,對照慈禧太后比武則天差不多也要遲那麼些時間。
哈特謝普蘇特當上法老後,精心治國,使古埃及繼續保持興盛。她是一位「和平愛好者」,從未發動對外戰爭,而那些男性法老們經常會「御駕親征」敵國,比如後來複辟的圖特摩斯三世極其熱衷於對外擴張,而且戰功卓著,以至於被現代研究者稱為「埃及的拿破崙」。女法老把精力放在為眾神建造神廟和發展生產上,既為感謝祭司們以繼續爭取支持,也為得到臣民的擁戴。她的寵臣森南姆此時既掌管國家財政、負責女法老的陵墓建設,又是卡納克阿蒙神廟的高級祭司,還是女法老獨生女兒的老師和監護人,後來在他的墓室中發現一座雕像就是他懷抱小公主。後世還有人猜測女法老與她的這位寵臣之間有曖昧關係。
大約在公元前1463年,哈特謝普蘇特命令森南姆在阿斯旺採石,製成兩座方尖碑,由水路運來,隨後拆掉了她父親所建大廳的屋頂,在大廳里立起兩座高大的方尖碑,此舉可能是出於對原來那座大廳的憎恨,祭司們在她父親死後在此宣布是她弟弟而不是她繼承王位。
現存的這一座方尖碑高29.2米,重達323噸,是當時最高,也是至今埃及境內最高的方尖碑,充分顯示了哈特謝普蘇特在位時不輸於任何一位男性法老的權勢。據說此方尖碑從採石到完工一共只花了七個月的時間,堪稱奇蹟。碑上的象形文字從上到下看起來一樣大小,這其實要運用複雜的數學原理才能形成如此神奇怪的視覺效果。當年金字塔形狀的碑頂是鑲有黃金的,這樣在太陽的照射下就會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足以向世人證明她與太陽神的親密關係。
在方尖碑的雕刻上,哈特謝普蘇特以男人的形象跪在阿蒙神的面前,這從倒在地上的方尖碑上可以看得更清楚。方尖碑是女法老為她自己和她的「父親」阿蒙神所留下的紀念。
公元前1458年到公元前1457年的冬天,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神秘去世,此時距離她登基成為法老已接近16年,距離圖特摩斯二世去世後她成為攝政王也有22年。準確一點應該說她是失蹤了,同時失蹤的還有她的女兒和森南姆。歷史記錄顯示圖特摩斯三世突然復辟,重登王位,而絕大多數有關哈特謝普蘇特的記錄可能都在當時被刻意銷毀了。埃及史學家至今都無法解釋哈特謝普蘇特如何失去了權力,也說不清她的死因。
現代考古學家在尼羅河西岸發現的皇家木乃伊中,沒有一具屬於哈特謝普蘇特。她的木乃伊是否被人轉移到別處?是否保存完好?至今沒有答案,哈特謝普蘇特的木乃伊去向成了一樁歷史懸案。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是:哈特謝普蘇特剛剛駕崩,圖特摩斯三世的軍隊就襲擊了宮殿,毀掉了所有與她有關的東西。她的墓穴被洗劫一空,也許木乃伊就在那時被轉移到了別處。如今在盧克索城尼羅河西岸密布法老陵墓的帝王谷中,還有哈特謝普蘇特神廟,建築也是相當精美壯觀,就是森南姆為她設計並負責建造的,可惜女法老的木乃伊未能按計劃放置在這裡。
也許出於一種仇恨心理,圖特摩斯三世命人四面砌起高牆將哈特謝普蘇特的方尖碑緊緊地包圍起來,只有4米多的頂部露在外面,高牆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早已基本倒塌,只剩一面還略顯牆的形狀。但由於高牆遮蔽陽光,在方尖碑上陽光能照射到的地方與照不到的地方的顏色仍然顯出很大的差別。換一個角度看,方尖碑的頂部確實呈現兩種不同的顏色。
若以中國歷史看埃及往事,仍有一些不解之處:比如圖特摩斯三世為什麼不幹脆直接拆毀哈特謝普蘇特的方尖碑,而要大費功夫地去砌起高牆包圍之?中國歷史上我們熟知的項羽就把自己痛恨的「前朝舊物」如阿房宮一把火燒掉,以至於我們今天保存下來的歷史建築非常少,而且項羽肯定還不是「始作俑者」,於是中國幾乎根本不可能像埃及這樣看到如此之多的「公元前建築」。
就此方尖碑本身我分析可能有兩種原因:首先,法老們都把自己說成是神,於是方尖碑也是神物。如果拆毀它固然解恨,但讓老百姓看到一個毀神卻不會遭到報應的結果實在不妙,將來難免自己的方尖碑或神廟也被後人拆光。甚至圖特摩斯三世似乎也相信自己以及前任法老都是神,所以才會作出砌起高牆以阻擋女法老的方尖碑發揮神力但又沒有完全遮住這樣有點自相矛盾的舉動。
我們現在看到卡納克神廟中一片斷垣殘壁景象,主要原因應該不是後人的破壞,至少在神廟逐步建成到公元紀年的近兩千年時間裡,人是不敢來破壞神的建築的。真正的破壞者還是自然的力量,比如公元前27年發生的一場大地震!
其次,圖特摩斯三世對女法老的仇恨也許並不像後人想像的那樣深刻和強烈。他們的關係真是一言難盡:雖然不是親生,但哈特謝普蘇特仍然算是圖特摩斯三世名義上的母親,當然說是姑媽更準確,說是丈母娘也毫無疑問。圖特摩斯三世則是女法老的兒子、侄子、女婿。當哈特謝普蘇特成為法老後,如果想把年輕的圖特摩斯三世置於死地應該是易如反掌的,但她顯然沒有這樣的打算,而且可能並沒有苛待他,兩人形成了一種「今天歸我,明天會給你」的權力默契。圖特摩斯三世重新掌權之後,面對留給他的一個治理得井井有條的繁榮國家,內心深處應該也會有一絲感激之情吧!
後來十九王朝的法老們在編寫王表時故意把哈特謝普蘇特的名字漏掉,因為對他們來說,前代法老中有一位女性出現似乎是一件並不光彩的事情。但歷史是無法抹殺的,卡納克神廟中巍峨的方尖碑,永遠在向後世述說著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的傳奇故事。
圖特摩斯三世
圖特摩斯三世埃及第18王朝法老,在古埃及的31個王朝中,第18王朝是延續時間最長,版圖最大,國力最鼎盛的一個朝代,而圖特摩斯三世則是這個王朝的集大成者。通常認為,是圖特摩斯使埃及完成了從一個地域性王國向洲際大帝國的質變。圖特摩斯三世被認為是古埃及最偉大的法老之一,被稱為「古代世界之拿破崙」。
圖特摩斯三世(公元前1514—公元前1425年),埃及第18王朝法老,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最以尚武著稱的法老(約公元前1504—公元前1450在位)。[1] 圖特摩斯三世是法老圖特摩斯二世之子(曾被認為是圖特摩斯二世的異母弟)。據認為,他是圖特摩斯二世與次妃伊西斯之子,與圖特摩斯二世的正妻哈特謝普蘇特之女涅弗魯利結婚。
在公元前1458年前,圖特摩斯三世的後母哈特謝普蘇特掌握著埃及的實權。哈特謝普蘇特死後,圖特摩斯三世獨自統治了一段時間,後來立其子阿蒙霍特普二世為共同執政者。從公元前1458年起,圖特摩斯三世進行連續不斷的戰爭,其結果是恢復了哈特謝普蘇特時代喪失的對敘利亞和巴勒斯坦的統治。他在麥吉杜、卡迭石、卡爾赫美什等地取得一系列軍事勝利(以圍攻麥吉杜的戰役最為有名)。約公元前1445年,圖特摩斯三世打敗了米坦尼國王,奪占米坦尼王國位於幼發拉底河西岸的土地。他還使利比亞、亞述、巴比倫、赫梯及克里特島的統治者們都向他納貢。由於圖特摩斯三世的赫赫武功,一些歷史學家稱他為古埃及的拿破崙。圖特摩斯三世死後,阿蒙霍特普二世繼位。
在從中王國向新王國過渡的第二中間期中,埃及遭受到喜克索斯人的入侵,陷於四分五裂,第十八王朝的創建者雅赫摩斯領導了驅逐喜克索斯人的戰爭,在共同奮戰的過程中,埃及重歸一統,並在尚武精神的激勵下,將這場民族解放運動發展成大規模的對外擴張。從雅赫摩斯開始,歷經阿蒙霍特普一世、圖特摩斯一世,埃及的兵鋒南達尼羅河第三瀑布,北指敘利亞北部、幼發拉底河上游,埃及王國成為一塊越吹越大的蛋糕。
到了圖特摩斯三世的父親圖特摩斯二世在位時期,這個短命的法老沒有留下多少業績,卻留下了一個能幹的妻子——哈特謝普蘇特,哈特謝普蘇特不但把持朝政22年,而且還曾正式戴上王冠,是世界上有史可考的第一位女帝王。圖特摩斯三世是父親同次妃伊西斯的結晶,從小生活在哈特謝普蘇特的陰影中,在對嫡母恐懼、敵視而又帶有幾分崇拜的複雜心境中逐漸長大成人。
哈特謝普蘇特儘管在內政方面頗有手段,但對外則幾無建樹。公元前1482年,女法老突然死亡,到她的父親阿蒙神那裡報告去了,年已32歲的圖特摩斯終於得以親政。圖特摩斯上台後立即展開對這位嫡母政敵的報復,企圖將她留下的痕迹從埃及大地上抹去,到處破壞她的紀念性建築物。雖然從長期的鬱郁不得志中解脫出來,享受到了掌握權柄的快感,但他初期面臨的形勢還是很嚴峻的,國內新舊交替之際政局不穩,而敘利亞南部的卡迭什王國正企圖組織反埃及同盟。圖特摩斯在穩定了國內局勢之後,立馬發動了他執政後的第一仗,進軍敘利亞和巴勒斯坦。他在軍事會議上力排眾議,冒險越過一條峽谷,突然出現在敵方大本營美吉多城下,迫使卡迭什王國投降。這個紙糊起來的反埃及同盟也就煙消雲散了。
初戰的完美勝利大大刺激了圖特摩斯的野心,何況他血脈中還流淌著祖宗留下的不安分的因素。他執政期間對外擴張的重點是西亞敘利亞的諸城邦。在首戰告捷之後,圖特摩斯又花了近20年的時間反覆多次征討,才最終確立了對敘利亞的統治,而他對敘利亞的征服嚴重刺痛了西亞大國米坦尼,強強相碰終不能免。米坦尼王國的悲哀在於它的對手是如日中天的埃及第十八王朝傑出軍事家圖特摩斯三世。數次大戰埃及都取得了壓倒性優勢,其中公元前1472年圖特摩斯還一度渡過幼發拉底河追擊對手。最後米坦尼屈服,並成為埃及的盟友,這使整個西亞地區大為震動,亞述和巴比倫都同埃及修好,巴比倫還將一位公主送給圖特摩斯為妃。兩個歷史最久遠的文明中心第一次以聯姻的形式相結合。
圖特摩斯三世在哈特謝普蘇特去世後才真正顯山露水,他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最以尚武著稱的法老。圖特摩斯三世進行了連續不斷的戰爭,他在麥吉杜(又譯美吉多,Megiddo)、卡迭石(又譯卡疊什,Kadesh)等地取得了一系列軍事勝利,其中以圍攻麥吉杜的戰役最為有名。哈特謝普蘇特死後,卡迭石國王率先發難,然後所有所有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地區的城市國王都一致叛變了。公元前1479年5月,這些城市國王的軍隊,在卡迭石國王的指揮下,已經佔領了麥吉杜要塞,它位於卡美爾山脈的北坡,足以封鎖從埃及通往幼發拉底河流域的大路。
圖特摩斯三世於5月14日率領著他的部隊通過了麥吉杜谷地,進入了麥吉杜要塞南面的麥吉杜平原圖。5月15日,他的部隊開始以戰鬥序列向前進攻。此時,卡迭石國王指揮的聯軍正在麥吉杜要塞的城外宿營。圖特摩斯三世把他的部隊的一部分部署在吉那(Kina)溪流南面的一個小山上,而其大部則直指麥吉杜要塞。他乘在閃亮的戰車上,指揮著他的部隊進攻,儼然一隻張牙舞爪的鷹神。一波衝擊下,聯軍已被擊潰。他們丟下自己的戰車,倉惶逃入麥吉杜要塞。圖特摩斯三世並沒有立即攻城,而是收拾戰利品,並對麥吉杜加以圍困。不久,麥吉杜城宣布投降,而卡迭石國王卻逃走了。
取得這次偉大的勝利後,圖特摩斯三世為了長治久安,立即開始重新組織其再度征服的領土。首先,他廢黜了那些城市的國王,用一些對他忠心耿耿的貴族代替他們,並且給這些貴族一定的統治自主權;其次,他把這些統治者的長子送到埃及去接受教育,以繼承他們的父業,對自己更加效忠。
圖特摩斯三世共發動了15次戰役。為了在敘利亞海岸登陸並在那裡建立一個作戰基地,以征服卡迭石和它的內地,圖特摩斯三世建造了一支海上艦隊。在第6次戰役中,他的部隊在西米拉(Simyra)登陸,該地位於敘利亞海岸上的的黎波里(Tripoli)的北面。接著,他指揮部隊向卡迭石城進攻。卡迭石城位於奧龍特斯河(Orontes)左岸,距離霍姆斯(Homs)不遠。由於這是一個強力的要塞,所以圖特摩斯三世用了好長時間才將其攻克。在第7次戰役中,他在他的後方平定了一連串叛亂。在第8次戰役中,約前1445年,他攻入了雅利安人建立的米坦尼國,奪佔了米坦尼王國位於幼發拉底河西岸的土地。
圖特摩斯三世威名遠播,許多地方的親王紛紛向他進貢。他的艦隊也威震四方,基本上控制了東地中海。愛琴海諸島嶼、克里特島和塞普勒斯島也都完全在他的控制之中。在圖特摩斯三世的最後一次戰役中,由於卡迭石又聯合諸國叛變,他毀滅了卡迭石城。此戰之後,喜克索斯人的權利遺迹徹底消失了。
他還使利比亞、亞述、巴比倫及赫梯的統治者們都向他納貢。由於圖特摩斯三世的赫赫武功,公元前1425年,共在位54年的圖特摩斯三世逝世。他葬在「王陵谷」(The Valley of the King),遺體現在還保存在開羅的博物館。
南部相關歷史書籍和小說推薦
《拉美西斯二世:尼羅河上的輝煌》
《失落的文明》
《尋找消失的文明》
《滄桑的尼羅河》
《不朽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
《ramesses and his time》
《尼羅河的女兒》
《夢回尼羅河之兩國王妃》
《法老的寵妃》(悠世)
《血族魔妃》(茹初),講述了拉美西斯和其皇后奈菲爾塔利的故事。
《埃及浮生》(倚欄塵憶)穿越文
《古埃及迷夢》
《尋找前世之旅》(ViviBear)
《法老王的寵妃》(ViviBear)
《千年》
《拉美西斯的靈符》
《迷失的蝴蝶》又名《古埃及記之迷蝶》
《尼羅河的王妃》
《啞舍·亡靈書》
《尋找拉美西斯》
《埃及迷情》
《拉美西斯五部曲》:分別是《光明之子》《百萬年神殿》《卡疊什戰役》《皇后之愛》《樣槐樹下》
《帝國王妃》(喬薇安)
鰻魚花園,專註埃及定製旅行
即刻諮詢客服,預訂您的埃及奇幻之旅
關注後回復以下關鍵字 -
埃及旅行 | 落地簽 | 假期 | 攻略 | 紅海 | 美食 | 購物
TAG:埃及鰻魚花園地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