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軍為何痛殺革命軍?僅僅為了一個字
1912年4月11日晚,駐紮於南京的贛軍第七師俞應麓部兩個團2000餘人發動兵變,搶劫商店,濫殺無辜。留守府立刻派兵鎮壓,臨近天亮時,平息叛亂。七八百名叛軍士兵被押解到警備局審訊,隨後全部槍決和鍘殺。
作為革命軍,贛軍士兵為何發動兵變,又為何遭到殘酷鎮壓?
全因為一個字——錢。
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後,袁世凱竊據大總統高位,總統府也隨之遷往北京。黃興擔任南京留守,總轄南洋各軍,負責裁軍和整編。當時的南京,因為前期北伐,駐紮有浙軍、滬軍、光復軍、贛軍及各地援軍不下20萬。這20萬人要吃要喝要軍餉,軍費耗資巨大。據資料顯示,臨時政府財政部3月開支975萬,其中陸軍支出就達893萬。由於財政困難,孫中山、黃興每天為錢的事情焦頭爛額。
孫黃
之前被給予厚望的孫中山,有一句名言:「我沒有帶回分文,我所帶來的只有革命精神。」他想了很多辦法,如南洋募捐、發行公債、到外國銀行借款,都是杯水車薪。黃興負責編遣,裁軍要錢,遣送也要錢。他到處找人借錢,「累得吐了血」。最困難時,軍隊伙食由乾飯降為稀飯,甚至一天一頓稀飯也無法保證。南京城到處都是游兵散勇,成群結隊,軍心渙散,幾近嘩變。同時,滿清餘孽也在興風作浪,策動兵變。參謀長李書城深感不安,一旦民軍與袁軍開戰,大多數民軍將領「很可能反戈相向」。
黃興打仗不行,籌錢也不行?
由於沒錢,孫中山領導的南京臨時政府自然無法挺起腰桿與袁世凱一爭高下,讓位給袁世凱也是無奈之舉。
贛軍發生此次兵變,既是偶然,也是必然。贛軍遠道而來,缺少後援補充,經濟狀況更加惡化。14旅的27、28團駐紮的太平橋一帶,屬於經濟繁華區域,對士兵的刺激更加強烈。11日夜,他們趁黃興前往上海籌錢之際,衝出營區,在白門橋、太平橋一帶大肆搶劫,濫殺無辜。留守府總務處長何成睿立刻以副官長名義向城外王芝祥的廣西軍求助。由於事發突然,為迅速控制局勢,震懾其他部隊,留守處決定從嚴處理。只要是這兩個團的士兵,大都未經軍法審訊,直接拉到留守府後面的水塘槍決,剩下部隊全部遣散。
得到消息後,黃興連夜趕回。到達南京時,兵變已結束。黃興內疚萬分,致電袁世凱,加緊求援。袁世凱無動於衷,他也沒啥錢,就算有錢也不願意給,就是要看革命黨的笑話。
現在的總統府,當時的留守府
贛軍兵變之後,黃興加速了裁軍步伐。南方革命軍被裁20萬左右,人心不穩,戰鬥力大大降低。5月底,心力交瘁的黃興自請辭去職務。待宋教仁遇刺,黃興召集部隊發起反抗袁世凱的「二次革命」時,僅三省起兵響應……
參考書目:
1、《總統府奇聞錄》,團結出版社,1995年
2、《辛亥革命後黃興留守南京為何功未成身先退?沒錢》,人民網2016年3月18日
TAG:腦洞大開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