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僅比英國晚一年造出潛艇,清軍為何還在用弓箭

僅比英國晚一年造出潛艇,清軍為何還在用弓箭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世界上沒有不堪回首的苦難,只有不堪回首的羞恥。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道——

金錢不能買什麼

鄭蜀炎

歷史舞台上演繹的許多情節,往往超乎我們的想像——

洋務派的天津機器局好生了得,早在1880年就成功讓中國第一艘「行駛水底之機器」——潛艇駛過海河。(當時,號稱「海上霸主」的英國製造出潛艇也僅僅1年左右。)同時研製完成的還有舟橋、佈雷艇等「高科技」產品。遺憾的是,好東西大把地攥在手上,最終悄沒聲息地不知棄之何方。而此時的清軍,仍然保留著成建制的弓箭手部隊。

說到這個機器局,當然繞不開李鴻章。自從找來「洋槍隊」幫著剿滅太平天國開始,他就迷戀上了「堅船利炮」。於是,1862年在上海成立了一個洋炮局,接著在蘇州、在南京……炮局開多了,李鴻章悟出一個道理——「制器之器」遠比簡單的幾門炮更重要。由此,他開始逐一布局,委派親信籌建了著名的江南製造總局、金陵機器局、天津機器局。

我們不能不佩服李鴻章的經濟眼光,從「炮局」到「機器局」之變,不僅開創了大清的軍火製造體系,而且由此拉開了中國近代工業革命的序幕。但我們又不能不嘆息李鴻章的政治視野,他把中國積弱不振的原因完全歸結於「患貧」,由此得出「必先富而後能強」的認識,並把辦企業的重心定為「求富」。

雖然布局精心,但最終還是下了一盤臭棋。原因與錢有關,但卻不僅僅是因為錢。「機器一開,銀子淌來。」你在這裡烹煮了一鍋「求富」的肥肉,朝廷豈能眼睜睜地流口水。但「隱持國柄」的李鴻章何等精明之人,他甚至冒著「抗旨」之嫌,用種種「迂緩」之策,死活將這一攤子死死控制在自己手裡。

如果以現代經濟學的眼光看,李鴻章的一些經營之道並無大錯。然而在紛亂的晚清政局中,撕扯於「公」與「私」的利益交錯,「官」與「商」的身份並舉,「名」與「利」的極度追逐,李鴻章領軍之洋務派難免「進退失據」。機器局被扣上了有悖於「道」的「亡國之利器」之罪名,最終以「雙輸」的結局,將洋務派精心打造的軍工企業,連同大清帝國一道送上不歸之路。

大清雖已風雨飄搖,但畢竟還是「百足之蟲」,箱底多少還是藏著點私房的。甲午戰敗之後,朝廷就忙著四處借貸,很快籌了一筆錢準備購置洋槍洋炮。可在與德國使臣接洽時,人家賺走你的銀子還滿嘴不屑:「中國此時又急急置船購械,此吾德國所願。然中國有船而無駕駛之人,有炮而無教習之人。不知費息借之金錢,辦此無益之廢鐵,果何謂也。」參與了洽談的晚清重臣文廷式在其日記中,用8個字描述了當時的心境:「箴貶切至,足以悚愧。」

「一切神聖的東西都被褻瀆了。」借用革命導師在《共產黨宣言》里的話來描述銀子與大清的關係,是最適合不過的了。雖然究竟花了多少錢說法不一,但用海軍軍費給老佛爺修園子祝壽,無疑是個人私慾對江山社稷的最大褻瀆。而就在同一時間,隔海相望有另一個女人——日本的明治皇后,為購買軍艦籌款捐出了首飾。其所購得之軍艦「吉野」號,至今提及還讓我們心口隱隱作痛……

世界上沒有不堪回首的苦難,只有不堪回首的羞恥。白花花的銀子終於成為了大清的詛咒——武昌起義爆發。清廷將崩潰時,最後一個太后隆裕面對王公大臣哀嘆:「一般親貴,無一事不賣,無一缺不賣,賣來賣去,以致賣卻祖宗江山。」言至此,失聲大哭,滿堂惶然。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邁克爾·桑德爾在近著《金錢不能買什麼?》中,從個人品行的角度提出不能用金錢去買(即便可行)與倫理、道德、規則相關的一切。現在有一流行語:不要讓貧窮限制了自己的想像。其實,還應該再補一句:不要讓金錢操控了自己的活法和想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女兵這些技能你get了嗎?
退役軍人周廣兵:北漂8年,在8平米地下室寫下近百首軍歌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