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自己到了父親的年紀,你是否願意成為他這樣的人?
最新
06-17
小時候,我們期望儘快長大,沒有父親的管束,一個人過上自己的生活。寫滿少年憂愁的日子,對世界有太多的疑問,像《一一》里的洋洋每天把大人看不到的東西拍給他們看。
父親對於那時候的我們來說,一方面是依靠,另一方面也是一種限制。父親,是成長的側影。每個要長大的孩子,都要反抗父親。
時間走得太快,父親的年華在老去。人們說父愛如山,在我們的一生中,父親默默奉獻了太多。年到中年的父親,焦頭爛額地四處奔走,背上扛的東西也更多。對於自己的孩子,他們有著最深厚的感情。
梁啟超在給孩子的信里寫道:「你們須知你爹爹是最富於感情的人,對於你們的愛情,十二分熱烈。你們無論功課若何忙迫,最少隔個把月總要來一封信,便幾個字報報平安也好。」
除了血緣,關於父親的另一面同樣耐人尋味。高曉松就曾公開表示:自己這一輩子都沒有問過父親任何問題,不管是關於學習還是其他的什麼。他還說長大後才頓悟自己之後的很多作為都跟原生家庭有很大關聯,這也導致他年輕的時候出過很多問題。
父親這個詞,承載的既有親情,又有一些複雜的味道。原生家庭的概念隨著心理學的普及日漸為人熟知,在心理學中認為,許多依戀模式和性格都來自於童年的家庭關係。那些成長中那些不可調和的矛盾,那些對於選擇觀念上的衝突……都曾是如此尖銳。
每個父親,都有著他的渺小和不甘,正如我們一樣。父親成為父親,是一步一步把自己的脆弱藏起來。長大成人後的你,和父親的關係怎麼樣呢?更重要的是,如果時間齒輪轉動,你願意成為父親這樣的人嗎?
今日調查
當自己到了父親的年紀,
你是否願意成為他這樣的人?
是或否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國貨文案突圍:當中國風遇上年輕人
※每當想到德意志民族,我常感到痛苦
TAG:南京先鋒書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