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山東省鄒城市板藍根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山東省鄒城市板藍根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山東省鄒城市板藍根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板藍根為十字花科植物菘藍的乾燥根,上部葉片為大青葉,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據考證,我國唐代板藍根就開始了人工種植,目前板藍根主要產區為山東、安徽、甘肅、山西、陝西、內蒙古、黑龍江等省。2017年山東省農業廳開展了中藥栽培創新體制建設,把板藍根優質高產栽培技術作為主要的技術研發和推廣項目,進一步完善板藍根優質種植管理技術規程,提升種植收益。

一、形態特徵與生長習性

1. 形態特徵

板藍根是兩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50~100厘米,根肥厚,近圓錐形,根直徑一般為2.0~3.0厘米,商品根長20~30厘米。其表面土黃色,具有短橫紋及少數鬚根。花期4~5月。

2. 生長習性

板藍根適應性強,具有喜光、怕積水、喜肥、耐嚴寒的特性,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冷暖地區一般土壤都能種植。

二、選地與播種

1. 選地、整地

板藍根要獲得優質高產,以選擇通透性好、雨後不積水的沙壤土種植為宜。前茬以種植玉米、高粱、芝麻等非十字花科作物最為適宜。前茬作物收穫後,及時清理枯枝敗葉,遠距離銷毀或者就地深埋。種植板藍根的地塊採取一年兩次耕作制度,第一次冬前深耕,原則只耕不耙,通過凍融交替,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增強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高生產潛力。通過冬耕,減少土傳性病害的發生,降低越冬蟲卵在田間的基數。第二次耕翻在開春後播種前10~15天。結合深耕,每畝施用完全腐熟的農家肥3500千克或食用菌菌渣4500~5000千克,撒施後深耕、耙細、整平。

2. 做畦、播種

為了便於管理,特別是排灌方便,生產上以做成寬1.2米的平畦為主,做好後每畝用木質素菌肥200千克施在畦面上,然後深中耕一次。播種前對種子採取浸種及拌種處理,採用清水浸泡種子12~24小時。為了播種均勻,將種子撈出用無油的紗布擦乾表皮的水分,與過篩的細沙或細土摻和均勻後播種,每畝用種量2~3千克。板藍根播種分為春播和秋播,春播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秋播魯西南地區一般在8月上旬。春播要求土壤5~10厘米的溫度穩定在12℃以上,土壤相對濕度在60%~80%。播種方式一般有3種:撒播、條播和穴播。為了出苗整齊,降低勞動強度,以條播為好,行距30厘米,播種深度2~3厘米,播後進行鎮壓以保墒。

三、田間管理

1. 間苗、定苗

結合除草,當幼苗株高4~7厘米時,按4~6厘米株距定苗。定苗后土壤墒情差的地塊,輕澆水穩苗。注意事項:間苗時去除弱苗、病苗,並將其帶出種植田深埋。

2. 除草

為了確保板藍根的質量,規避除草劑對植株的傷害,採取人工除草的方式。當板藍根幼苗冠幅封住畦面後,只除草不鬆土,直至秋季枯萎。

3. 水肥管理

板藍根生育前期,適量的乾旱在一定程度上能促使根系下扎。進入5~6月份,結合澆水每畝用硫酸鉀型複合肥(15-15-15)20~25千克、木質素菌肥30~40千克混合撒施在行間,輕中耕後再澆水。魯西南地區一般在6月下旬和8月中下旬各採收兩次上部葉片(大青葉),為防止採收上部葉片對下部根系(板藍根)的影響,每次採收後2~3天,澆水追肥1次,經常保持土壤濕潤。

四、病害防治

1. 主要病害

①霜霉病。該病多發生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除了危害板藍根的葉片,也可侵染板藍根的莖、花梗及角果。侵染初期葉面邊緣出現多角形或者不規則形黃褐色斑,濕度大時,葉片背面與病斑相對應處密生白色至灰白色霉層,即病原菌遊動孢子囊。發病後期,葉片乾枯,受害的莖、花梗、花瓣、花萼及角果呈現褐色,上面長有白色霉層,並引起肥厚組織變形。

②菌核病。該病全株受害,受害葉片兩面生圓形病斑,病斑直徑2~6厘米,略凹陷,中央灰白色,邊緣褐色;後期病斑變薄發脆,色裂或穿孔,潮濕時其上生褐色霉狀物,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老葉先發病,自下而上蔓延,嚴重時多個病斑相互癒合,使葉片早枯。

③根腐病。根腐病是近幾年發生危害較為嚴重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板藍根的根部,鬚根和主根的根尖先受害,發病初期根表皮呈現黑色,根的維管束變為褐色,直至整個根系腐爛,地上部分萎蔫,整株死亡。

2. 病害綜合防治措施

①配方施肥。在滿足板藍根對氮素需求的情況下,增加磷鉀肥及生物菌肥的用量。6月下旬至8月上旬,魯西南多雨季節,葉面噴施生物複合發酵菌液150倍與豆漿20倍的混合液,7天1次,連續噴施4~5次,培育健壯

植株,增強植株的綜合抗性。

②保持田園清潔。雨季來臨之前及時清除枯葉、病葉,並帶出種植田,保持田間良好的通透性,降低株行間空氣濕度;大雨過後防止田間積水;上部葉片收穫後,及時清理殘枝敗葉。

③合理輪作。一般採取3年以上的輪作制度,避免與十字花科作物如白菜、油菜、蘿蔔等輪作。

④藥劑防治。霜霉病,採用72%霜脲氰錳鋅(杜邦克露)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50%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交替對葉片噴霧,發病初期7天1次,連續噴施3次。菌核病發病初期,採用70%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霧,10天噴1次,連噴2~3次,重點噴施植株莖基部及地面。根腐病,發病前採用80%福美雙水分散粒劑300~4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灌根,發現病株及時拔除,並遠距離深埋或者燒毀。

五、蟲害防治

1. 蚜蟲

屬於刺吸式口器害蟲,除了吸食板藍根的葉片,造成其光合作用降低外,其排泄物極易引起附生菌滋生,上部葉片(大青葉)質量下降。採取田間懸掛黃板的方法誘殺,一般每5米2懸掛一塊黃板;藥劑防治採用40%氰戊菊酯6000倍與25%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混合液葉面噴霧,或者採用0.3%苦參鹼水劑800倍液噴霧防治。

2. 菜粉蝶

板藍根整個生長發育期受菜粉蝶為害最為嚴重,幼蟲啃食葉片,形成許多小孔或缺刻孔洞。採用45%高效順反氯氰菊酯3000倍液或2.5%多殺黴素(菜喜)懸浮劑3000倍液噴霧防治。

3. 小菜蛾

主要在春季為害,啃食葉片。成蟲晝伏夜出,白晝多隱藏在植株叢內,日落後開始活動。採用3%印楝素乳油2000倍液或15%茚蟲威(安打)懸浮劑3000倍液噴霧,連續用藥2~3次。

六、採收

1. 板藍根、大青葉採收

收根在板藍根停止生長,地上部葉片枯萎前,葉片尚保持青綠狀態時,選擇晴天進行挖收,一般採用機械化收穫。板藍根收穫前選擇晴天收穫地上部大青葉,其方法是用鐮刀在離地面2~3 厘米處割下葉片。板藍根收穫後,去凈泥土、蘆頭、莖葉,晾曬,然後紮成小捆,曬至全乾,打包或裝袋儲藏,以根長直、粗壯、堅實而粉性足者為佳。曬的過程中要經常翻動,嚴防雨淋、發生霉變,降低板藍根的產量。採收的上部枝葉(大青葉),不得放在陽光下直射,收穫後紮成小把,掛在通風的棚內陰乾,嚴防受潮,避免霉變。

2. 種子採收

選擇健壯無病蟲植株,待角果表面呈紫褐色或黃褐色時採收,晒乾,去雜精選後置乾燥陰涼處保存。板藍根種子的壽命一般為兩年,兩年後的種子不得再播種。

山東省鄒城市板藍根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錢柳 的精彩文章:

岩石邊坡地怎樣綠化和使用方法?
如何水培與養護變葉木?

TAG:青錢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