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景德鎮為何能成為「瓷都」,從漢至明清的陶瓷各有何特色?

景德鎮為何能成為「瓷都」,從漢至明清的陶瓷各有何特色?

原標題:景德鎮為何能成為「瓷都」,從漢至明清的陶瓷各有何特色?


作者:申向洋,四川大學世界史研究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景德鎮制瓷歷史悠久,其歷史記載始於秦朝,而冶陶的歷史則始於漢代。作為中國首批 24 座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以陶瓷生產業而著稱的城市,同樣有著極為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它因瓷而興、因瓷而盛。千年窯火不斷的景德鎮,因其獨樹一幟的手工制瓷工藝延續至今,形成了充滿活力的陶瓷創意經濟。

其實,景德鎮原名昌南鎮,在宋朝時才被稱為景德鎮。據《宋會要輯稿》記載:「江東東路饒州浮梁縣景德鎮,景德元年置」,可見景德鎮之命名由來與宋代景德年號的設置息息相關,真宗在景德元年 (1004) 賜昌南鎮名為景德鎮。自此景德鎮這一流傳千古的名稱誕生了。


景德鎮東漢時期開始生產瓷器。在唐代,景德鎮瓷器就曾被稱為「假玉器」,瑩續如玉,獻於朝廷,並有「陶窯」和「霍窯」之稱,是當時全國陶瓷業當中的佼佼者。五代時景德鎮瓷業己具備相當規模,主要產品為青瓷和白瓷,成為南方最早燒制白瓷的窯場。


北宋初期名窯輩出,北有磁州窯、鈞窯、汝窯,南有哥窯、龍泉窯、建窯、吉州窯。而景德鎮鎮兼揉南北工藝,創燒出青白瓷,俗稱影青瓷,胎薄質堅、釉質晶瑩、聲音清脆,具有透影性,可以說是「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因其風格獨特,產量巨大,所以行銷海內外,引得各地都來仿製。《景德鎮陶錄》上說「其器尤光致茂美,當時則效著行海內,於是天下咸稱景德鎮瓷器」。


影青瓷


元代景德鎮瓷業發生深刻變革。景德鎮瓷工在繼承傳統技藝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創造和發展。因為改進了瓷土配比,燒造出了所謂內質如「玉骨冰肌」,外貌如「美人膚色」的硬瓷。同時,景德鎮採用波斯進口鑽藍料——蘇麻離青料,創燒出了名傳千古的青花瓷。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2005年倫敦佳士得拍賣約2.3億人民幣成交)


明代,景德鎮始置官窯,用以區別民窯。永樂、宣德、成化、嘉靖、萬曆時期,景德鎮的青花、白瓷、彩瓷、單色瓷等品種都取得卓越的成就,尤其是成化鬥彩更是盛極一時,文化價值和收藏價值都極高。誠所謂「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器,莫不出於景德鎮」,成為「天下窯器所聚」的全國制瓷業的中心。

清朝時,景德鎮瓷器的發展,己達到了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並構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康熙時期的青花、五彩,紅釉、素三彩,雍正乾隆的粉彩、鬥彩、琺琅彩,以及各種顏色釉,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景德鎮陶錄》中寫當時的瓷業是「器則美備,工則良巧,色則越前古,花樣品式,咸月異歲不同矣。而御窯監造,尤為超越前古」。


明後期至清中期,景德鎮瓷器對外輸出急劇擴大。景德鎮瓷器得以脫穎而出,行於九域,施及外洋,成為風靡世界的珍寶,並使景德鎮獲得了「瓷都」的稱號。從此,景德鎮瓷器聞名海內外。


參考文獻:


1.藍浦:《景德鎮陶錄》


2.蔣祈:《陶記》

3.徐松:《宋會要輯稿》


4.羅亨江:《景德鎮陶瓷工業的歷史、現狀和發展對策研究》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趙培文


歡迎訂閱季我努沙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沙龍 的精彩文章:

里甲制度—明朝的基層組織形式,它對明朝是利還是弊?
弘光政權中的奸賊馬士英,是如何上位的?

TAG:季我努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