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八里橋之戰的真相

八里橋之戰的真相

一直以來,國人總認為清軍在八里橋之戰中的失敗完全是因為武器落後,畢竟用大刀長矛對抗洋槍洋炮的結果只能是絕望的,如果是傳統的白刃近戰,那結果將完全不同。

但事實卻不完全是這樣的,如果查閱過作戰雙方的史料就會發現,武器落後只是失敗的一個原因,甚至不是主要原因。在這場戰役中,冷兵器仍佔了很大分量,騎兵至始至終扮演了主角,清軍與其說是被聯軍的炮火轟趴的,還不如說是被騎兵的馬刀砍廢的。

此戰,清軍統帥是科爾沁親王增格林沁,總兵力約23000人,包括他親自率領的17000餘人和勝保的5000京營,其中,那17000人里有將近10000人是來自察哈爾的蒙古馬隊,這是清軍的王牌,被咸豐帝稱為大清的「長城」。清軍的主要裝備是複合弓和鳥槍以及腰刀和長矛,清軍還擁有大量火炮,雖然如今無法知曉其確切數量,但根據戰後聯軍的說法是「非常多,比聯軍火炮多得多」。

英法聯軍統帥是法國老將孟托班,英軍指揮官是格蘭特中將,總兵力約8000人,包括步兵、騎兵、炮兵,其中騎兵約1500人,由英國「女王」近衛龍騎兵團、英屬旁遮普普羅比騎兵團、英屬印度費恩騎兵團、法屬北非西帕希騎兵團組成。需要指出的是這些印度騎兵和北非騎兵正是當年德里蘇丹國騎兵和埃及馬穆魯克騎兵的後裔,這是在蒙古鼎盛時期僅有的擊敗過蒙古鐵騎的兩支騎兵,他們將在六百多年後再次與他們祖先的對手交鋒。聯軍的主要單兵裝備是前裝燧發線膛搶,其中法軍的米涅搶是當時世界上最高水平的前裝線膛搶。聯軍炮兵的主要裝備是前裝滑膛拿破崙炮和後裝線膛阿姆斯特朗炮,以及大量康格里夫火箭。

大戰開始前,其實雙方已經爆發過幾次大規模前哨戰。聯軍在北塘登陸後立即直插北京,而京津一帶的原野上正是騎兵的理想戰場,所以聯軍在進軍途中不斷遭到清軍騎兵的騷擾。

1860年8月12日,3000蒙古騎兵襲擊了一支700人的聯軍,聯軍立即組成對付騎兵的方陣,用火炮阻擊清軍不讓他們靠近,同時派出英國「女王「近衛龍騎兵團的300騎兵進行反擊。蒙古騎兵立刻散開,用傳統的游擊騎射戰術對抗英國騎兵。但數量處於絕對劣勢的英國騎兵卻是當時世界上最好的騎兵,他們依仗戰術和馬匹的優勢以及精湛的白刃戰技巧以極小的代價擊潰了蒙古騎兵,並使他們遭到重大傷亡。戰後一名參戰的錫克騎兵說:「他們只是很難抓到,一旦抓到了,就造不成什麼傷害。」

1860年9月17日,北非西帕希騎兵遭遇大隊蒙古騎兵,兇悍的北非騎兵仗著阿拉伯駿馬的速度優勢迅猛突擊,蒙古騎兵根本來不及拉開距離實施游射就被迫與西帕希騎兵陷入對砍,乘著阿拉伯馬手持大馬士革彎刀的西帕希騎兵在馬匹、戰術、軍械方面都具有壓倒性優勢,結果蒙古騎兵幾乎全軍覆沒。

1860年9月18日,英印騎兵400人遭遇2000蒙古騎兵,英印騎兵組成密集而嚴整的線型隊列展開突擊,蒙古騎兵被迅速擊退。

1860年9月21日,聯軍進逼八里橋,決戰就此展開,清軍首先開炮,但大量火炮沒有得到很好地組織和指揮,而是各自零星散射,根本沒有對聯軍形成有效殺傷。據聯軍觀察,大量炮彈從頭頂飛過,幾乎沒有命中任何目標。而聯軍炮兵在有效組織和指揮下的集火射擊給清軍造成重創,連勝保都被炸傷而不得不後撤。聯軍施放的火箭還使沒有受過嚴格戰場訓練的清軍馬匹受驚四處亂竄,沖亂了己方陣型。

增格林沁不愧是一員戰場經驗極其豐富的戰將,在火力遠不如對手,戰場局勢嚴重不利的情況下,他敏銳地找到了敵方的薄弱點,即英法兩軍的結合部,於是指揮騎兵向此處勇猛穿插,試圖割裂聯軍,如果成功,聯軍將被分割包圍,清軍就可以利用數量優勢吃掉其一部,至少也可以遲滯聯軍進攻,為談判爭取條件。但是很不幸,在聯軍騎兵的強力反擊下,蒙古騎兵再次被擊潰,失控回竄的馬匹沖踏後面的步兵陣型導致全線崩潰,此時增格林沁已經無力回天,被敗軍裹挾著一路潰退而去。

此戰清軍傷亡萬餘而聯軍陣亡僅十餘人,蒙古騎兵屍山血海地慘烈卻換來一個可悲又可笑的結局。法國國會準備授予孟托班「八里橋伯爵」榮譽時,遭到了議員們的嘲笑,他們認為那根本不是戰鬥,孟托班不配獲得這一稱號。

從戰鬥過程看,武器的落後的確是導致慘敗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清軍更多的敗在了戰術思想、組織指揮、訓練水平等方面。

十九世紀的線列戰術是近代最先進的戰術,列強們無論在海戰還是陸戰中都嚴格執行這一戰術。步兵通過嚴密的線列陣型可以有效抵禦騎兵的衝擊。最典型的戰例就是克里米亞戰爭中英軍93步兵團那條著名的「細紅線」。他們的線列擋住了哥薩克騎兵排山倒海般的突擊,贏得了「The Thin Red Line」的綽號。

線型陣列的編組對士兵素質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在「排隊槍斃」的嚴酷局面下,每個士兵都要有死在自己的位置上絕不後退半步的決心和勇氣,這有賴於平時的嚴格訓練,只有在有著優秀管理制度,擁有完整條例條令,得到良好組織指揮的部隊里才有可能實施這種訓練,在晚清那種腐朽制度下的腐敗軍隊里是不可能做到的。

19世紀騎兵與古代騎兵的最大不同就是作戰時不再完全依靠單兵的騎射能力和白刃格鬥能力,而是排成層層密集的線列,不懼矢石地實施反覆突擊。這樣的騎兵單兵能力雖然不如古代游牧騎兵,但排成線列後就形成了一個鐵拳,原始游牧騎兵根本無法與之對抗。英法騎兵在世界各地的殖民過程中,遇到過許多以強悍著稱的土著騎兵,但從來沒有一支土著騎兵能戰勝英法的線列騎兵。拿破崙說:」2個馬穆魯克騎兵絕對能打贏3個法國騎兵,100個法國騎兵與100個馬穆魯克騎兵勢均力敵,300個法國騎兵能戰勝300個馬穆魯克騎兵,1000個法國騎兵絕對能戰勝1500個馬穆魯克騎兵。「這充分體現了這位偉大統帥對近代騎兵與古代騎兵差別的認識。

但是將騎兵排成線列對馬匹的選育和訓練有著非常嚴苛的要求,只有依託近代國家體制和工業化國家的能力才能做到。如果隊列里馬匹的體格和速度參差不齊,士兵的武器不是統一的制式化裝備,那麼在高速突擊中,隊列將無法保持,士兵的戰術動作也無法統一,隊列的威力也就無從發揮。如果馬匹沒有受過良好的戰場訓練,那麼在炮火震耳欲聾的戰場上就會受驚失控,甚至威脅己方陣營。

在八里橋參戰的蒙古騎兵乘用的蒙古馬耐力好,耐粗飼,適於長途奔襲,但體格小,速度慢,「悍威」差,戰場訓練更是遠不如英法騎兵的馬匹,在八里橋這個近距離正面對決的戰場上,這種劣勢就更加突出了。蒙古騎兵都是從牧民中臨時徵召的,雖然有著騎射天賦,但沒有經過系統訓練,組織意識差,戰術思想原始,他們仍然採用祖先的游射戰術,不與對手近戰而是通過運動中的弓箭射擊來消耗對手。但他們沒有想到,這次他們的敵人不是像他們一樣各自為戰,而是排成線列猛衝而來,更沒想到的是經過近代技術培育的馬匹速度如此之快,在他們還沒有各自散開實施游射時已經被咬住了。北非騎兵和旁遮普騎兵本來就是性情兇悍的騎手,再經受歐洲的戰術訓練後更是如虎添翼,在戰術執行能力和個人格鬥技巧上都徹底壓倒了蒙古人,在這種情況下展開對決尤如老鷹捉小雞一樣毫無懸念 。

所以清軍八里橋之戰的失敗絕不僅僅是武器的失敗,而是思想與體制的失敗,是古代國家面對近代國家的失敗。清軍即使擁有了與聯軍一樣的武器也不能逃脫失敗的命運,三十多年後的甲午戰爭用更慘痛的結局證明了這一點。因此一個國家一支軍隊只有以開闊的心胸面對世界,與時俱進,始終傲立在歷史的潮頭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渴死的水 的精彩文章:

TAG:渴死的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