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試述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的修證方法

試述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的修證方法

觀音菩薩是佛教中知名度最高的大菩薩,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而廣為世人所稱頌。人們禮拜、念誦、祈禱觀音菩薩,多半都是向觀音菩薩求取,希望得到觀音菩薩菩薩的庇佑,極少有人去思考觀音菩薩是怎樣修成菩薩的,至於想要成為觀音菩薩那樣的人也就更少了。

《六祖壇經》中說:「慈悲即是觀音」[1],這是從道理上講的,但在事實上,並不是光具有慈悲心就是觀音菩薩了,還得要真修實證才能成菩薩。在佛經中,記載了很多與觀音菩薩相關的修行法門,很是值得我們去挖掘、研究和體驗實踐。比如,在佛教界有「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之說,而《楞嚴》、《法華》兩部經中都記載有與觀音菩薩相關的修行法門,由此可見觀音菩薩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

《楞嚴經》全稱《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簡稱《楞嚴經》。是中天竺[2]高僧般剌蜜帝於唐中宗神龍元年(公元705年)來到廣州,在制止寺(今光孝寺)誦出《楞嚴經》梵文,由烏長國(今巴基斯坦斯瓦特縣境內)沙門彌伽釋迦譯語,菩薩戒居士房融[3]筆受,中土沙門懷迪證譯,經四人合作而譯出。全經共十卷,現收藏在大正藏第十九冊中。觀音菩薩講耳根圓通法門在《楞嚴經》第六卷,經文如下: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4]"

這段經文,敘述了觀音菩薩在楞嚴會上,向釋迦佛報告她過去劫中修耳根圓通法門的傳承、方法和所獲得的功德利益。

就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的傳承而言,是觀音菩薩在過去劫修行時,由一尊名為觀世音如來的佛所傳授,後來觀世音如來讚歎觀音菩薩善得觀音入道的耳根圓通法門,於是將「觀世音」這個名號也授予了觀世音菩薩,以此表示對觀音菩薩傳承耳根圓通法門的認可。

佛教將人體感覺器官從功能上分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所感知、認識的對象為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六塵刺激六根隨即有認識功能生起作用,這些認識功能佛教稱之為眼、耳、鼻、舌、身、意六識,這六識也就是現在人所說的神經系統。有情眾生的耳根[5]在聽到聲音的塵境時,隨即產生耳識,在耳識生起的同時,五俱意識[6]也會同時生起,與耳識一起對聲音進行認識了別作用。當然,五俱意識也可以幫助耳識生起,引導耳根主動去認識分別聲塵。一般的人聽到聲音後,耳識、五俱意識乃至會引導其它諸根、諸識一起去追逐外境,產生心理波動和身體反應,這就是《楞嚴經》說的「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失於本心,為物所轉。[7]」因為凡夫是被外在的色聲香味觸等事物所轉,迷失了本來具足的清凈如來藏心,起惑造業,在隨業力輪迴生死,不得解脫。若在六根對境之際,能夠攝受六根,不為六塵所轉,則是解脫之法,這就是《楞嚴經》中所說的「若能轉物,則同如來。[8]」

修耳根圓通者,一定要明白,意識對聲音的認識和分別的時候,並不是直接對外在聲音的認識,聲音刺激耳根[9]產生耳識[10],耳識將聽到的聲音轉變為信息傳遞給意識,意識再進行認識和分別,進而由慧心所[11]作出決定和相應的反應。所以,修耳根圓通法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運用意識去「返聞」內心的聲音,不被外在聲音所吸引,將注意力轉向內心,即《楞嚴經》中說的「旋汝倒聞機,返聞聞自性。[12]」也就是將聽聞的機能旋轉倒掉過來,反過頭來去聽聞自己內心的聲音,去關注意識了別聲音的過程,推究是什麼在聽聞。觀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就是運用「返聞聞自性」的修行方式,「初於聞中,入流亡所」,以致於達到「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的初步境界。

所謂「入流亡所」,也就是控制認知功能,使注意力不隨逐外在的聲流,心不外馳,向內推求而融「入」具有聽聞分別功能的意識「流」,這也是古大德說的「背塵合覺」的道理。因為主觀能夠聽聞的心識機能所關注的對象不落在客觀外在的聲音上,達到「亡」失「所」聽聞的聲音的目的,這也與龐蘊居士說的「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的意趣相同。

通過「入流亡所」的修行後,因為內在意識得自證分關注見分,轉向內推求,使見分不主動去緣外在的相分聲塵,所聞聲塵的刺激也不能對心識產生干擾,所以耳根也就可以說是停止了外在聲音的聽聞,但並不是真的不聽聞,無聞而聞,是清楚明了外在的聲音,但不為聲音所左右。這就達到了對聲音「動、靜二相[13]」都不取著的,能入的聲塵和所入的耳根都遣除不執著,這也就達到了經文所說的「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這是觀音菩薩耳根圓通修證的初步功夫,簡要言之,就是通過反觀自心的方式,忽略外在聲音的存在,使外在的聲音和聽覺器官都對意識停止作用,不再擾亂內心,便於進一步修禪定。

修習耳根圓通的第二步,就是在前面的方法上繼續用功,使得功夫「如是漸增」,達到「聞、所聞盡」的境界。所謂「聞、所聞盡」,聞,是指能聞的聽覺神經系統,即耳識;所聞,是指被耳識所聽聞的聲音。「聞、所聞盡」也就是《心經》所說的「五蘊皆空」的境界。第一步要達到耳根不受聲塵的干擾,意識不為外境所轉,這第二步是要達到耳識、意識都不受聲塵的干擾,乃至說對主觀能聞的我,和客觀所聞的聲塵都不執不取,諸漏已「盡」了,證入了聲聞乘的我空。

修習耳根圓通的第三步,是不執著、不安住於小乘的空性境界,對所證得的空性不起法愛,不生法執,即「盡聞不住」,也就是對寂滅了能聞、所聞後產生的空性不生執著,也就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是舍離和超越「聞、所聞盡」的小乘我空境界,繼續用功,進一步觀照「覺、所覺空」。第一個「覺」,是通過觀照而成就的一切智,這是能覺;所覺是指所證得的我空之理。通過進一步觀照,這能「覺」的一切智和「所覺」的我空之理也是本自空寂,為如來藏心所顯現,無可貪著,證能覺、所覺之妙空,成就「空覺」,再進一步修習,觀照能覺之智與所覺之理能、所雙亡,達到「空覺極圓」的真空境界。所謂真空,即是妙有,這一步的成就就是超越聲聞乘的空,證空而不住空,從空出假,圓融真空妙有,成就菩薩乘的一切種智。

修習耳根圓通的第四步,須知「空覺極圓」的空也是相對的,有能空之智和所空之境的名相差別,所以對極圓的「空」也不應執取。正如《大般若經》中所說:「布施、凈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乃至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皆不可取故,善、非善法亦不可取故,有記、無記法亦不可取故,有漏、無漏法亦不可取故,世間、出世間法亦不可取故,有為、無為法亦不可取故。是菩薩摩訶薩知一切法不可取已,求趣無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以一切法皆不可取。[14]」只有一空到底,了證能空、所空亦復為空才能證入究竟,所以觀音菩薩說「空、所空滅」。就是講心中的能空、所空都要滅除,以智慧觀照能空之智、所空之境實無有少法可得,這也就是《心經》所說的「無智亦無得」,這就是已經超越了「空覺極圓」而達到了「空、所空滅」的境界。這「空、所空滅」就是一切生滅之法已經全部寂滅,一切「生滅既滅」,自然「寂滅現前」,這個「寂滅」就是煩惱寂然不起、生死滅除無餘涅槃境界。緊接著就會出現「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的境界,於此大徹大悟,破除了有為無為、凡聖等等差別界限,於法自在,徹見本來清凈的如來藏心,十方世界萬事萬物都圓滿明澈的顯現在心中,這也是《楞嚴經》中說的「凈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的道理。觀世音菩薩也因此獲得上合十方諸佛的大慈以及下合十方眾生的大悲這二種殊勝,成就三十二應、十四無畏、四不思議的殊勝功德。

通觀觀音菩薩所說的耳根圓通法門,其本質也不離聞、思、修的佛法修證次第,以證如三摩地的禪定境界為目的,所以觀音菩薩說「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就經文分析,「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這是由「聞」起觀,排除聲塵對內心的干擾,成就聞慧。「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這是超越聞慧,特別是捨去了對能聞主體「自我」的執著,證得聲聞的我空,並向三慧的思所成慧邁進。「覺、所覺空。」覺即思維,這是成就思慧。「空覺極圓,空、所空滅」,是舍離了能覺、所覺之執而證「空覺」,並使「空覺極圓」,再進一步將能空、所空之執滅除,舍離對所證「空理」的執著,證得菩薩法空,這是成就修慧。然後「生滅既滅」,使聞思修三慧圓滿,自然證得涅槃,故而「寂滅現前」,這是徹底消除生、滅等相待對立之法,證得不生不滅的無生法忍。這就是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的修證邏輯與次第。

觀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非常殊勝,以致於觀音菩薩向釋迦佛彙報了她所最擅長的耳根圓通法門後,文殊大菩薩贊此耳根圓通法門在楞嚴會上二十五位大阿羅漢、大菩薩們所說的圓通法門中第一殊勝。其理由有三:一、聞性聽音具備優勢,如一個人在清靜的地方,十方同時擊鼓,他都能同時聽到,這是聞性本來就具備「圓」的潛質。二、耳根緣境具備優勢,眼、鼻、舌、身緣境都沒有耳根便利,眼根緣境不能有障礙物遮擋,還得有光線,鼻、舌、身緣境必須要於所緣之境接觸到才能取境,意根緣境又非常紛亂,不容易收攝住,所以只有耳根、聞性緣境本身就具備「通」的潛質。三、聞性具備「常」的特性,因為聲音分動、靜兩類,哪怕在寂靜無聲之處,用心細聽也能聽到美妙的聲音,所以在有無外在聲塵的時候都可以修耳根圓通法門。所以文殊菩薩讚歎說:「此方真教體,清凈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離苦得解脫,良哉觀世音!」

按佛經所說,觀音菩薩是與我們這個世間最有緣的菩薩,所以我們應該重視與觀世音菩薩相關修行法門,並以觀世音菩薩為榜樣,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積極造福社會!

注釋:

[1]見《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8冊,352頁。

[2]典籍中將古印度分為五個區域,稱為五印度,中天竺指的是中古時期印度全域的中央部分。

[3]唐朝名相房玄齡族孫,武周時期,曾任宰相,後被武則天流放嶺南,在廣州遇到了般剌蜜帝。

[4]見《楞嚴經》卷六,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9冊,128頁。

[5]即聽覺器官系統,佛教統稱為耳根。

[6]與前五識同時並生,明了所緣之境,故又稱明了意識。復可分為:一、五同緣意識,系與前五識同時俱起,且緣同一對境的意識。二、不同緣意識,雖與前五識俱起,然緣其它之異境。

[7]見《楞嚴經》卷二,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9冊,111頁。

[8]見《楞嚴經》卷二,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9冊,111頁

[9]即聽覺器官。

[10]即聽覺神經系統開始起作用,生起的聽覺功能。

[11]與識相應的五十一個心所法之一,《成唯識論》曰:「於所觀境,簡擇為性,斷疑為業。」簡擇是比量智,於一切所知境界,簡擇其得失,而推度決定,故簡擇即是慧心所的自性,由簡擇而除掉疑惑,即是慧的業用。

[12]見《楞嚴經》卷六,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9冊,130頁

[13]動靜二相,是指聲音有兩種,一種是動態的有聲之聲,一種是靜態的無聲之聲,也就是在寂靜的狀態中,也能聽到聲音。

[14]見《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八,第二分實說品第八十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二維角色動畫該如何學?
超重和肥胖的危害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