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在科學領域有超過一半的女性遭受過性騷擾
隨著一份關於性騷擾的詳細研究報告的發布,美國科學界也迎來了#MeToo 時刻。
美國國家科學、工程與醫學研究院(US 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 )周二發布了一份長達 311 多頁的報告,詳細闡述了科學界中對女性性騷擾、欺凌和排斥的普遍程度。並向大學和研究實驗室、負責資助研究的聯邦機構和專業團體提出了 14 條建議。
報告指出,性騷擾迫使有才華的研究人員離開該領域,她們不僅需要付出經濟和情感上的代價,並且因此被扼殺了職業生涯。而目前的法規和預防政策則是無效的,它們更多是為了保護機構而不是受害者而制定的。
馬薩諸塞州韋爾斯利學院(Wellesley College)院長、撰寫這份報告的委員會聯合主席葆拉·約翰遜(Paula Johnson)說:「性騷擾的累積效應是極具破壞性的,關鍵是要超越法律規範的範疇,真正來一場文化方面的變革。」
這份名為《女性性騷擾: 氣候、文化在科學、工程和醫學領域》的報告早在 2016 年席捲全球的#MeToo 運動開始前就啟動了。
NASEM 召集了一個由大學研究人員和政策專家組成的委員會,來研究科學界近幾十年關於性騷擾的文獻。並針對 40 名女性進行了定性採訪,了解他們在處理和報告性騷擾方面的經歷。
性騷擾在科學界存在的普遍程度可能讓人有點吃驚。報告中引用的一項研究顯示,有 58% 的科學工作者表示他們有過被性騷擾的經歷,這僅次於美國軍隊(為 69%)。
在針對從事科學研究的學生的數據中,報告援引德克薩斯大學 2017 年針對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調查發現,約 20% 的女性理科學生,超過 25% 的女性工程專業學生和超過 40% 的女醫學生都遭遇過來自教職員工的性騷擾。
報告指出了性騷擾發生較頻繁地的常見特徵:它是男性主導的,充滿等級制度的,存在於教師和學生間的依賴關係中。 此外,它還具有像實驗室和醫院這樣的孤立環境,研究人員和學生們長時間呆在一起。
對女性的性騷擾行為背後,可能是根植於長期存在的,像「女性不適合科學研究」這樣根深蒂固的物化和歧視女性的觀念。
報告中界定了三種類型的性騷擾:性脅迫(sexual coercion)、不受歡迎的性關注(unwanted sexual attention)和基於性別的騷擾(gender harassment)。
其中基於性別的騷擾是其中最為基礎和常見的類型。這種類型的騷擾基於對特定性別的社會角色和社會職能的「偏見」和「歧視」。報告指出,「它通過語言或行為傳達了對女性的敵意、物化和排斥。」
葆拉·約翰遜說:「基於性別的騷擾創造了一種培養其他類型性騷擾的文化。」
研究小組成員、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心理學和女性研究教授莉莉婭·科迪納(Lilia Cortina)對《紐約時報》表示,性騷擾在很多方面傷害工作和幸福感,並引發受害者抑鬱、睡眠中斷、心臟壓力和創傷後應激障礙等癥狀。她說,對於有色人種女性、女同性戀、雙性戀或變性女性來說,經歷可能更糟糕。它們也影響了這種行為的目擊者,進一步阻礙了科學工作。
而另一方面,這些傷害的後果只能由女性獨自承擔。報告指出,由於科學機構的等級性質,科學界尤其容易出現性騷擾。
委員會指出,由於科學界強調擇優晉陞,這可能會阻礙女性舉報性騷擾,限制她們的職業發展。而負責管理升遷和處理性騷擾報告大部分都是男性。
報告分析中提到的一種可行的解決方案是一種名為 Callisto 的在線報告工具,目前在美國的 13 所大學都可以使用,它允許人們安全地和秘密地提交投訴。
此外,報告提出敦促立法者通過新的法律,以便人們可以直接對教職員工提起性騷擾訴訟,而不僅僅是在大學內部解決。因此被投訴有過性騷擾經歷的人便不能對其潛在的新學術僱主保密。
在其餘的建議中,報告還呼籲包括創造更具多樣性和包容性的工作環境,更多地支持騷擾受害者,更有效的執行現有法律,減少制度的不透明性。更新道德準則,使性騷擾行為與剽竊、篡改數據和其他形式的科學不端行為受到同樣嚴格的懲罰。
撰寫這份新報告的委員會成員、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的人類學家凱瑟琳·克蘭西(Kathryn Clancy)說:「該報告的重大發現之一,是受害者真正需要的是重返工作崗位,並徹底結束這種行為。而機構和學院遵循的是一個缺乏針對「日常工作場所的騷擾」的有限法律體系,這會讓受害者感到孤立無援。」
同時她還表示:「科學家們傾向於拒絕接受嚴苛的和批評性的話語。但如果我們能夠擺脫這種文化規範,轉而理解這種批評所帶來的配合和合作的意義,我們的境況就會好得多。」
題圖來自:NASEM 官網
※摩拜車筐,隨身物の黑洞|好奇心辭典
※你有沒有為朋友選過禮物,只因為它是你想要的禮物?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