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5G時代真的來臨了?先解決5G花錢太多而掙錢太少的窘境吧

5G時代真的來臨了?先解決5G花錢太多而掙錢太少的窘境吧

作者:趙小飛

物聯網智庫 原創

轉載請註明來源和出處

------【導讀】------

5G標準化確實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由於高額的投資,加上目前的需求主要來自於人與人連接的延續,5G改變社會的物聯網應用需求還不明顯,收益不確定,5G大規模的商用時間還很漫長。

6月14日,3GPP全會(TSG#80)批准的5G獨立組網標準,被認為在5G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有了首個完整的端到端標準,業界推動5G商用將開始加速。首個5G標準的凍結讓業界進入了興奮狀態,但從開始階段,對5G的質疑聲也是一直存在,主要集中在5G的高額成本和需求場景的質疑上,實際上就是簡單的「花錢太多」和「掙錢太少」的困境。從目前進展來看,標準化確實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5G大規模的商用時間還很漫長。

全球統一標準有保障,但需求不會步調一致

5G標準的凍結凝結了全球最優秀的信息通信領域標準化專家的智慧,通過3GPP這一機構的組織和協調,快速形成了全球統一標準。回顧過去幾年中5G標準的歷程,3GPP曾經數次對5G標準時間表進行調整,滿足各方利益博弈。最典型的是2017年3月通過的5G加速提案,確定將5G非獨立組網(NSA)提前半年完成,2018年6月完成獨立組網標準,得到了業界大部分重量級企業的支持。當然,這背後也是不少利益博弈的結果,典型的如美國運營商自立門戶進行5G的「搶跑」,還有諸如日韓運營商希望在冬奧會、奧運會上推出5G的考慮,實現全球統一的5G標準。

移動通信的發展需要創新和需求雙輪驅動,不少專家指出,5G並沒有突破性的技術創新。當然,根據創新大師熊彼特的定義,對現有資源的重新組合也是創新的重要特徵,即使5G是對已有技術進行重新優化組合,但其實現了已有技術創新向工程化、商用化的推進,也是實現了信息通信產業的重大創新。不過,雖然統一的5G標準有3GPP這樣的組織長袖善舞,充分發揮「中庸之道」將各大企業利益協調一致,保障全球統一標準,但在5G的需求方面確實面對各行各業的碎片化需求,沒有類似的組織來協調統一需求。

5G的最大變革在於讓通信技術可以更多與各行各業實現深度融合,甚至在國民經濟很多行業的核心生產經營流程中發揮作用,如賦能汽車駕駛的變革、優化工業生產流程、加速產品銷售型向服務型模式轉變等,這些與行業深度融合和變革是之前主要專註於人與人通信的技術無法實現的。因此,5G的發展也需要這些行業變革需求的明晰和規模化,否則經濟性無法保障。

今年4月份,華為公司創始人任正非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針對5G就表達了這樣的觀點:

科學技術的超前研究不代表社會需求已經產生。如果社會需求沒有發展到我們想像的程度,我們投入進去意義就沒有那麼大,因此,5G可能被炒作過熱,我不認為現在5G有這麼大的市場空間,因為需求沒有完全產生。

如果說無人駕駛需要5G,現在能有幾台車在無人駕駛?其實輪船、飛機等已經實現了無人駕駛,但是如果飛行員不上飛機,乘客敢上飛機嗎?就是這個道理。系統工程不是有一個喇叭口就能解決的問題。

技術標準可以通過協調全球信息通信領域具有話語權的企業和組織,實現步調一致和互聯互通,但需求還需要逐漸去發掘和市場教育,或許會有所謂的「爆款」、「殺手級」需求出現,但由於5G的對整個經濟影響面之廣,少數的「爆款」和「殺手級」不足以形成5G全面繁榮。

花錢:成本居高不下,大規模商用意味著大規模投資

對於未來5G高額成本的詬病由來已久,尤其是需要大量投入的運營商對此比較頭疼。在2017年巴塞羅那MWC期間,就有德國電信CTO、西班牙電信CTO等多家運營商高管公開表示對5G高額投資的擔憂,甚至提出「成本不降,別談5G」的口號。

(1)高額的網路投資成本

5G部署在更高頻段,要實現預期效果,預計5G基站數量會成倍增加,需要購買更多的設備,而5G基站的價格預計遠高於4G。在增加基站數和平均價格的預期下,運營商的投資成本是一個突出需要解決的矛盾。

據估算,三大運營商在4G網路建設上的投資超過8000億元,而5G要達到大規模商用,網路建設的投資會超過萬億元。網路建成後,運營費用又是一筆天價投入,據一位通信業專家透露,中國聯通每年僅基站設施的電費支出就達到百億級的水平,更不用說5G到來後日益增長的人力成本、面對物聯網碎片化的市場營銷成本等高額支出。如此高額的投資成本,都需要運營商來消化,當沒有新增收入的情況下,一方面作為國有資產有增值的要求,另一方面作為上市公司有業績的要求,其壓力可想而知。

從公開信息可以看到,國內外運營商都在積極進行5G的試驗和試商用準備,尤其是國內三大運營商在政策支持下積極性更高,密集發布試點進展,而且如長三角、珠三角等地政府也在出台規劃,計劃投入巨資支持5G基礎設施發展。不過,試點和試商用畢竟是小投資,率先試商用甚至率先正式商用只是一個象徵性的意義,還沒有運營商出台實質性規模化商用計劃。

(2)2G/3G/4G/5G多代共存,產業鏈難度增加

目前,全球多家主流運營商已關閉了2G網路服務,少數運營商也開始逐步停止3G網路服務,為4G和未來的5G進行頻譜資源重耕,並降低產業鏈成本。不過,關閉2G/3G網路並非一朝一夕的工作,而5G在狂熱炒作浪潮中將於明年開始登場,屆時會出現2G/3G/4G/5G多代移動通信網路共存的情景。

雖然2G退網已提上運營商議事日程,而且運營商也在堅定執行減頻工作,但是由於歷史原因,以及VoLTE用戶數量較少,2G網路尤其是GSM網路還在承載著大量語音、物聯網終端的重任,筆者曾經在《2G,難說再見!「釘子戶」讓退網之路異常漫長》一文中分析了2G退網困難重重的原因。因此預計2020年5G開始商用時,2G仍然承載大量用戶。

2G/3G/4G/5G多代共存同時也要求產業鏈各環節配合推出多代共存的設備、硬體、軟體產品。以終端產業為例,其主板需要支持多代多模,對於其空間設計、結構設計和硬體整體性能挑戰很大,而且不少場景下需要同時兼容非獨立組網和獨立組網模式,加上要支持的無線電頻率橫跨在Sub 1GHz到數十GHz毫米波頻段,終端天線設計挑戰巨大。

因此,5G帶來的不僅僅是運營商需要承擔高額投資成本,產業鏈各環節產品複雜性也大大增加,給其帶來重大挑戰和成本。

掙錢:仍然在傳統人與人連接,物聯網帶來收入有限

從市場需求角度來看,當前相對明確的需求是增強移動寬頻(eMBB)的需求,這一需求是過去幾年4G移動寬頻(MBB)的升級和延續。由於有4G移動寬頻多年經營的經驗,以及對不斷攀升高帶寬、大流量需求增長的明顯趨勢,升級版的增強移動寬頻標準帶來100倍流量密度提升和10-100倍體驗速率,成為5G商用中最先為運營商帶來增量收益的領域。

增強移動寬頻更多面向超高視頻流、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場景,這些場景仍然更多是人與人連接的場景,也就是說5G最先實現收益的領域只是傳統人與人連接的延續,而5G能帶來更大產業變革的物聯網場景卻在短期內沒法看到規模化收益。英國電信(BT)在近期召開的5G世界論壇上表示,英國電信已建立起增強移動寬頻(eMBB)的商業模式,並有相應投資計劃,不過對於低時延高可靠(uRLLC)和大規模物聯網(mMTC)的商業模式仍在探索中。

雖然業界一致展望未來的自動駕駛、工業自動化、遠程醫療等需要超低時延和高可靠網路通信的場景對uRLLC有明確的需求,但這些場景本身大規模落地的壁壘並不僅僅是網路一方面,還有很多未完全成熟和商用化的問題,因此短期內不可能給uRLLC帶來直接的需求。同樣,大規模物聯網適合低功耗廣域網路所使用的場景,但在過去幾年中,NB-IoT的大量曝光和商用推進,讓該領域開始有了初步的試水,雖然已經有了大量的應用案例,但實現大規模商用的場景還不多,Gartner研究副總裁曾經在巴展上調研過多家運營商,發現不少運營商已有商用的NB-IoT網路,但大部分網路中承載的連接數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當NB-IoT還不能帶來規模化商用和收益時,5G mMTC場景不可能有規模化收益。目前,GSMA和3GPP已明確將NB-IoT/eMTC納入5G體系中,筆者在《5G商用後會馬上替代NB-IoT?並不是!》已有詳細解讀,NB-IoT/eMTC後續版本中也在逐漸向著ITU對mMTC的要求演進,如增載入頻和帶寬滿足ITU mMTC要求。

GSMA作為全球移動通信運營商的聯盟組織,很早就向業界傳遞客觀看待5G商用的觀點,認為「雖然5G備受歡迎,但截至2025年預計增長範圍最大的仍然是4G」,因為新的需求規模並不會快速增長,5G部署和普及過程會慢於4G。到2025年,4G連接數仍高達53%,5G僅佔14%,此時產業鏈收入並不會主要依賴5G。

不同代通信技術連接數佔比(來源:GSMA)

筆者曾在《是否商用NB-IoT並不是物聯網規模化發展的真正瓶頸》一文中指出,面對物聯網的需求,實現規模化連接和收益的壁壘並非網路,而在於理解國民經濟各行各業的不同需求,提供合適產品。因此,即使在下一階段R16版本中完成所有5G標準工作,除了滿足傳統人與人通信延續的增強移動寬頻需求外,物聯網各類場景對於5G網路的需求在短期內還不能呈現規模化態勢,更不可能給巨額投資的5G網路帶來快速的回報。

沒有人希望在5G起跑線上落後,讓5G呈現狂熱化,但起跑後要跑多少步還不確定,規模化商用一定會是一個理性的過程,畢竟都要在巨額投資和緩慢收益中找到平衡。

活動推薦

加入阿里IoT主賽道,瓜分萬億市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聯網智庫 的精彩文章:

NB-IoT在交通基礎設施安全監測中的應用探析

TAG:物聯網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