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瑜伽師地論》正知而住(6):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而住(2)

《瑜伽師地論》正知而住(6):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而住(2)

《瑜伽師地論》正知而住(6):

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而住(2)

文 / 觀諸法如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四:

一、一、四、一、三、持缽

一、一、四、一、三、一、缽

若堪受持,或鐵或瓦乞食應器,說名為缽。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六(之上):「缽有多種,要唯有二,一鐵二瓦。此名應量器。若過五綴不堪受持。依薩婆多論等,上缽容三斗,下缽容一斗,中者可知。此據秦斗。」

「缽多羅」是印度話,中國話就是「應量器」。

「若堪受持,或鐵或缽」,缽是可以受持的,材質可以是鐵,或者是瓦做的缽。「乞食應器」,缽是乞食的時候用的,是應量的,適合自己的食量。「應器」就是應量器。「說名為缽」,這稱為缽。

延伸閱讀:

1、《四分律》卷第九:缽者,有六種:鐵缽、蘇摩國缽、烏伽羅國缽、憂伽賒國缽、黑缽、赤缽。大要有二種:鐵缽、泥缽。大者三斗,小者一斗半,此是缽量,如是應持,應作凈施。

2、《四分律》卷第四十三:佛言:「若以鍵[金*咨]、若小缽、若次缽、若勺作分,缽若不正應作缽支,若塵坌應作蓋。」

3、《摩訶僧祇律》卷第三十七:畜長缽缽者,名嵩婆缽、烏婆嵩婆缽、憂鳩吒夜缽、婆耆夜缽,如是鐵瓦等,是名缽。有缽名上中下、過缽、減缽、隨缽......

http://tripitaka.cbeta.org/ko/T22n1425_037

4、《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五:法師曰:「新缽幾熏堪受持?」答曰:「若鐵缽五熏堪用,若土缽二熏堪用,若買他缽,未還直不得受持。若缽主言:『但用,然後還直。』缽主雖作此語,亦不得受持,還直然後受持。若買缽已度直竟,缽主為熏竟報比丘,比丘不往取,過十日犯捨墮。若缽主熏竟,人知熏竟,傳向比丘道,比丘雖聞語過十日不犯。要聽缽主報,後過十日對人說受,若無人得獨說受。若失受持者,罷道、死、轉根、舍、穿,是名失受持。破穿如粟米大,失受持,若以鐵屑補得受持。因緣本起如前無異。長缽戒廣說竟。

http://tripitaka.cbeta.org/zh-cn/T24n1462_015

5、《五分律》卷第二十六:佛在蘇摩國,自作缽坯以為後式,令陶師燒。陶師便多作合燒,開灶口視,皆成金缽,懼怖言:「此是大沙門神力!若王聞者,必當謂我多有金寶。」便取埋藏。佛復作令燒,皆成銀缽,亦怖懼埋藏。佛復作令燒,乃成銅缽,色青好,如閻浮樹,與諸比丘,諸比丘不敢受。佛言:「聽畜。」

有比丘缽破,無缽遊行。佛言:「應更求缽;若能自作,聽作。」有諸比丘燒缽色赤,佛言:「應熏。」有諸比丘畜金、銀、七寶、牙、銅、石、木缽。諸居士譏呵言:「此諸比丘如王、如大臣,常說少欲知足,而今畜此好缽。」諸比丘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比丘:「從今不聽畜上諸缽!若畜金銀,乃至石缽,皆突吉羅;若畜木缽,偷蘭遮。」時有婆羅門名優柯羅,有一女常用白銅缽食。彼女出家後,猶用先器乞食。諸居士譏呵言:「沙門釋子用銅缽,與外道不可分別。」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不聽用外道銅缽,犯者突吉羅!聽用三種缽:鐵缽、瓦缽、蘇摩缽。」時毘舍離諸離車得栴檀缽,共議:「此缽應與誰?」或言:「應與世尊。」或言:「應與薩遮尼犍子。」多人慾與世尊,以少從多,便盛滿缽白石蜜、歡喜丸,奉上世尊,白言:「我等共得此缽,以奉世尊。唯願哀受!」佛受歡喜丸,以缽還之。語言:「此是外道缽,佛所不畜。」復共議言:「我等以缽奉上世尊,世尊不受。我今寧可用施眾僧。」議已,即復持缽往至僧坊施諸比丘。諸比丘不敢受,以是事白佛,佛言:「聽受!破作香用。」

後諸離車復得牛頭栴檀缽,著高標頭,唱言:「若有神力能取者與之。」時賓頭盧語目連言:「世尊說汝神足第一,何不取之?」答言:「汝亦有神足,便可往取。」即便取之,以施於僧。諸比丘不知云何?以是白佛。佛言:「聽受破作香用。」

6、《四分律》卷第五十二:爾時世尊在王舍城。時王瓶沙聽諸比丘入出宮合無有疑難。時王安人著屏處聽,若比丘有所言說便來語我。彼重宮合以貴价屍賒婆材為柱,諸比丘見已作如是言:「乃以此貴价材作柱也,為諸比丘作缽者不亦佳乎。」時彼屏處人聞已,即往白王。王即勅人更作新柱以易,取持作缽施與諸比丘。諸比丘不受,言:「佛未聽我等畜屍賒婆木缽。」時諸比丘白佛,佛言:「不應畜木缽,此是外道法。若畜如法治。」時瓶沙王以石缽施諸比丘,諸比丘不受,言:「佛未聽我等畜石缽。」白佛,佛言:「不應畜。此是如來法缽,若畜得偷蘭遮。」時瓶沙王作金缽施比丘,比丘不受,言:「世尊未聽我等畜金缽。」白佛,佛言:「比丘不應畜金缽。此是白衣法,若畜如法治。」時王瓶沙,復作銀缽、作琉璃缽、作寶缽、雜寶作缽,施諸比丘。比丘不受,言:「佛未聽我等畜如是缽。」諸比丘白佛,佛言:「不應畜如此等缽,此是白衣法。若畜如法治。」

爾時世尊在婆伽提國。毘舍離跋闍子比丘畜金缽,佛言:「不應畜。」彼畜銀缽、琉璃缽、畜寶缽、畜雜寶缽,佛言:「不應畜。汝等痴人!避我所制更作餘事。自今已去,一切寶缽不應畜,若畜如法治。」

7、《摩訶僧祇律》卷第二十九:缽法者,佛住尸利曼荼羅林中成佛不久,時有商人,一名帝隸浮娑,二名跋梨伽。應廣說乃至持麨蜜往詣世尊。世尊作是念:「過去諸如來、應供、正遍知,為手受食、為器受食耶?」作是念已,時四大天王各持金缽來奉世尊。佛言:「不應受如是銀缽,一切寶缽皆不應受。」復各持石缽來,佛復作是念:「若受一缽,恐諸王意不悅。」實時受四缽,累置左手中,右手按之合成一缽,令四際現。佛受缽已,受商人麨蜜,廣說呪願。爾時商人歡喜,前白佛言:「願賜爪發還起支提。」佛即剪爪剃髮與之起塔。

http://tripitaka.cbeta.org/ko/T22n1425_029

一、一、四、一、三、二、持

現充受用,能正將護,說名為持。

「現充受用」,現前能滿足所受用的,所以叫做「應量器」。飯、菜加在一起,這個缽能容得下。如果吃得很多,缽很小,那不叫做應量器,那就不是「現充受用」。量和器,能容納的是相稱的,就是「應量器」,也叫做「現充受用」。「能正將護」,能愛護這個缽,這叫做「持」,「說名為持」。

一、一、四、二、正知住

一、一、四、二、一、明正知

若於如是或僧伽胝或衣或缽,所有自相,能正了知;於所應持或僧伽胝或衣或缽,或凈不凈,能正了知;若於此時或僧伽胝或衣或缽,已持應持,能正了知;若於如是或僧伽胝或衣或缽,應如是持,能正了知;是名正知。

「若於如是」的,「或者是僧伽胝」,或者是「衣」;「僧伽胝」是大衣,「衣」就是七衣和五衣,或者是「缽」,「所有的自相能正了知」,認識這是衣,這是缽,要知道這些事。「於所應持或僧伽胝或衣或缽」,「或凈、沒有凈」,或者是加法、沒有加法,「能正了知」。「若於此時或僧伽胝或衣或缽」,什麼時候應該用僧伽胝,什麼時候應該用七衣,什麼時候應該用五衣,「已持應持」,已經這樣用過了,或者是還沒有用過的。「持」有個「使用」的意思。「能正了知」。「若於如是或僧伽胝或衣或缽,應如是持,能正了知」,做什麼的,什麼時候用,都要「正了知」。「是名正知」。

韓清凈《披尋記》:「或凈不凈能正了知者:謂若習近增諸善法,減不善法,是名為凈;與此相違,當知不凈。如下說言,不應開紐、不軒、不磔,亦不褰張而被法服,乃至廣說不應置缽在雜穢處、若坑澗處、若崖岸處。其義應知。

若修習接近及增長種善法,減少不善法,是名為凈;與增長諸善法,減少不善法相反,應當知道是不凈。如下文所說,搭衣的威儀:衣上有鈕扣不應打開;不軒,衣也不可以穿得太高。不磔是裂開,穿的衣服,不要有裂開及脫線的情況。亦不褰張,褰張是掀開,如果衣掀得很大,以這種方式被法服是不合宜的,乃至詳細說不應將缽放置於雜穢處,或放在干坑或是水澗,比較低下的地方,或者山崖旁邊缽容易掉下去的地方。這樣的道理應該要明白。

一、一、四、二、二、顯住相

彼由成就此正知故,於所應持或僧伽胝或衣或缽,自知而持。於所應持,於應持時,而能正持,如所應持,如是而持。

「彼由成就此正知故,於所應持或僧伽胝或衣或缽,自知而持」,「持」這個地方當「使用」講比較好。有這樣的正知,可以正確的知道使用僧伽胝,或者是衣或者是缽,「自知而持」,明明了瞭地這樣使用。「於所應持,於應持,而能正持」,於所應持的衣缽,於應持的衣缽的正確時間,而能正確的搭衣持缽。「如所應持,如是而持」,如法而持。

如是名為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而住。

搭衣持缽也要正知而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心到底是啥東西?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