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屈原:我愛國,誰愛我呀?

屈原:我愛國,誰愛我呀?

屈原:我愛國,誰愛我呀?

文 | 王焱

自殺者,多半都是在遭遇了內心的信念破滅,和對現實世界的無能為力後,才會選擇自我毀滅。

01

有些人,活著的時候就是個傳奇,死時,也要搞的別出心裁,驚艷一片。

譬如,屈原。

面對著浩浩湯湯的汨羅江,臨死前的屈原,大概也是有所感慨的。對於渾渾噩噩的世人,對於繼往開來的後人,他總得說句什麼話來作為人生總結吧。

那麼他要說句什麼話才顯得恰如其分呢?

老子要是不跳江,你們哪來的三天假期過?

我們偉大而又高尚的屈原先生斷然是不會說出這種戲謔而又膚淺的話,他要說,多半也會說出那句沉痛而又無可奈何的話: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借用柴靜褒獎崔永元的那句話來說吧:

屈原是那個時代唯一清醒著的人。

02

中國歷史上,以自殺式掛掉的名人不在少數。

往遠了說,有項羽、周亞夫;往近了說,有崇禎、王國維。

這些人有的自刎,有的絕食,有的上吊,有的投河。雖然死法不一,但和古往今來的許多自殺者一樣,所用的方式都有前例可尋,千篇一律。

唯獨屈原,是個例外。

比起上述的其他人,一身文藝范的屈原,就連自殺方式也是獨一無二的。他選擇的死法是:抱石投江。

說白了,就是抱了塊大石頭跳進了汨羅江里。

夙夜為公,憂國憂民的屈原,大概在自殺前是做過充分的心理準備的。他有考慮過江水的浮力,也有考慮過自身的重量。他擔心自己那枯瘦的身軀跳進汨羅江後不能沉底淹死,所以他特意抱了塊石頭來增加身體重量。

只是屈原不知道的是,他這一跳,於自身,是一種解脫;於後世,是一個傳奇。

傳奇到時隔2296年後的今天,我們還會紀念他,那個偉大的愛國者,那個高尚的靈魂。

03

2296年前,是楚頃襄王二十一年。

那一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年約62歲的屈原抱石投江而亡。

只是對於時局而言,他的死無疑是毫無價值的。

楚國不會因為他的死而強大,秦國不會因為他的死而退兵。楚頃襄王不會因為他的死而覺醒,繼而奮發圖強。秦將白起,即《羋月傳》里的那個狼孩,也不會因為他的死而動惻隱之心,予楚國以喘息之機。

所以,站在一個局外人的角度來看,屈原的死,對當時的楚國不會有多大的觸動。說白了,他的死,只是成全了他自己的一片愛國熱情和一顆赤子丹心罷了。

楚國的時局,依舊會黑白顛倒,是非不分。

貓頭鷹翱翔於廟堂,鸞鳳被深藏流放;小人得志尊顯,聖賢不得其用;正直廉潔的人受到誣衊,強橫殘暴的人卻得到稱譽。

這種情況,不會因為屈原的死而有所改善。

04

約公元前340年,屈原出生於楚國丹陽。

彼時的天下,禮崩樂壞,狂狡有作;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五霸做莊,七國稱雄;兵戈戰禍,連年不止。

出身於楚國貴族的屈原,自幼嗜書成癖,他讀書很多,而且很雜。

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的第一段里,是這樣描述的: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

什麼意思呢?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說:

屈原名平,與楚國的王族同姓。他曾擔任楚懷王的左徒。見聞廣博,記憶力很強,通曉治理國家的道理,熟悉外交應對辭令。對內與懷王謀劃商議國事,發號施令;對外接待賓客,應酬諸侯。懷王很信任他。

只此一段,便畫龍點睛式的將屈原的才能、才華、才幹,暴露無遺。也側面反映出,屈原確實是一個很優秀的人。

05

木秀於林,風必吹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

歷來如此,無從例外。

彼時的屈原如是,後來的李白、蘇軾,又何嘗不是?

於是乎,以靳尚、鄭袖、子蘭為首的奸逆之輩,先後展開了對屈原的排擠誹謗,害得他兩次被流放,滿腹的政治理想不能實現,終日鬱鬱寡歡。

可是即便如此,也絲毫動搖不了他的愛國之情,忠君之心。

是的,楚王虐我千百遍,我待楚王如初戀。

06

雖然那個昏庸的楚王,讒諂蔽明,邪曲害公。

搞得屈原疾痛慘怛,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對於楚王,屈原有過恨,有過怨。可是,只要他一聲召喚,屈原仍舊會不計前嫌,為楚王,為楚國,拋頭灑血,在所不辭。

此心此志,借用他《離騷》里的一句話來說吧: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若問緣由,便由我來替屈原回答吧:

為什麼我的眼裡長含累淚水,因為我對這荊楚的土地愛得深沉。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