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已經把控朝政了,為什麼沒能像武則天那天當女皇
太平公主的政治生活極為活躍。
在武則天晚年的時候,她就開始參與處理朝政。
(太平公主)
唐中宗李顯複位當皇帝後,朝政控制在李顯的老婆韋後與女兒安樂公主手裡。太平公主作為站在李顯身邊的一股重要力量,努力與之抗衡。
後來,韋後與安樂公主毒死李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聯合誅殺韋後,清除韋後黨羽,幫助相王唐睿宗李旦登上皇位。
在李旦當皇帝的時候,可以說,太平公主已經積極地為當女皇做準備了。
一是她把持朝政。李旦所有的政令,都要經過她同意才能頒布;所有的議事,他都要躲在幕後指揮。
二是培植勢力。整個朝堂都是她培植的勢力,七個宰相中,有五個是她安插進去的人。
三是排除異己。她在培植自己勢力的同時,還排除異己,對於不聽自己命令的大臣,給予嚴厲處罰。
四是打擊太子。太平公主千方百計打擊太子李隆基,不只是試圖讓李旦廢黜太子,還幾次想直接謀害李隆基。
(李顯劇照)
然而,太平公主最終沒有成功,反而是事敗被逼自盡。太平公主在佔盡優勢的情況下,為什麼沒有當成女王呢?
第一,失去了當女皇的氣候。李唐王朝,在經過了武則天奪兒子位當皇帝,以及韋後亂政毒死丈夫李顯以後,整個朝堂已經對女人亂政這件事非常忌憚,所以,儘管太平公主極力運作,依然得不到大多數朝臣的支持。比如《資治通鑒》記載:「公主又嘗乘輦邀宰相於光范門內,諷以易置東宮,眾皆失色,宋璟抗言曰:『東宮有大功於天下,真宗廟社稷之主,公主柰何忽有此議!』」
意思是,太平公主攔住宰相們,讓他們改立皇太子,宰相都大驚失色,宋璟甚至直接指斥太平公主。前面說過,這些宰相們,七個中有五個是太平公主的人,他們仍然大驚失色,可見「女人干政」這件事,有多麼不得人心。
第二,沒有皇家女當女皇的先例。武則天當女皇也好,韋後亂政也好,都屬於後宮站到前台來處理政事。這個從古至今,其實都有。比如當皇帝還太小的時候,很多時候都需要太后、太皇太后垂簾聽政,這也就是後宮處理前朝政事的表現。雖然沒有像武則天那樣直接稱帝,但是差不多也是皇帝的權力。但是,像太平公主這種皇家女,既不是後宮,又是女人,這種上前干預政事,甚至當皇帝的,還從來都沒有過。
(李隆基)
第三,太平公主遇到三股強勁的勢力,這三股勢力像三座大山,她想要翻過去,比登天還難。
第一股勢力:朝中大臣。我們前面已經分析過了,朝中大臣對太平公主幹政,是很反感的。他們多次上書李旦,要求李旦限制太平公主。比如大臣宋璟、姚元之就上奏要求李旦「太平公主請與武攸暨皆於東都安置」,也就是把太平公主送到洛陽去。
第二股勢力:李隆基。李隆基絕對是個政治高手,他在誅殺韋後及太平公主的過程中,表現了極高的政治智慧。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姑侄鬥法」的過程中,太平公主咄咄逼人,鋒芒畢露。但李隆基卻隱忍不發,剛柔相濟。比如當宋璟、姚元之保護李隆基打擊太平公主的時候,李隆基為了避免和太平公主硬碰,甚至給李旦說,請李旦懲罰宋璟、姚元之。但李隆基並不是一味退縮,而是在爭取父親支持的同時,暗中壯大自己力量。最後在坐上皇位後,一舉拿下太平公主。
第三股勢力:李旦。李旦廟號「唐睿宗」,他實在是極為聰明的人,在整個唐宮恩怨中,他三讓皇位,有效地保護了自己。尤其是最後一次,他知道太平公主和太子的鬥爭已經勢若水火的時候,毅然毫不猶豫及時把李隆基扶持起來,讓太平公主徹底沒了希望。
(參考資料:《資治通鑒》《舊唐書》《新唐書》)
TAG:張生全精彩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