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清代銀票欣賞 咸豐三年(1853年)字裡行間,透出歷史文化!

清代銀票欣賞 咸豐三年(1853年)字裡行間,透出歷史文化!

清代銀票欣賞 咸豐三年(1853年)字裡行間,透出歷史文化!


咸豐三年(1853年),由於太平天國席捲南方,清庭軍需大增,而國庫又無大量的銀銅支出,於是清政府開始發行以銀兩為單位的戶部官票和以銅錢為單位的大清寶鈔,大清寶鈔和戶部官票被當時的人們合成為「鈔票」,現在我們說的鈔票的稱謂即來源於此。

清代銀票欣賞 咸豐三年(1853年)字裡行間,透出歷史文化!

清代銀票欣賞 咸豐三年(1853年)字裡行間,透出歷史文化!

大清寶鈔的流通性較宋元明時期的寶鈔信用強,這跟清末國際經濟交往加深,對中國的貨幣影響較大有關,但是民間還是更喜歡用金屬貨幣,銀子銅錢仍然是市場上的首選。故此,清代紙幣的發行量並不大,目前存世也極少。

清代銀票欣賞 咸豐三年(1853年)字裡行間,透出歷史文化!

清代銀票欣賞 咸豐三年(1853年)字裡行間,透出歷史文化!

清代銀票欣賞 咸豐三年(1853年)字裡行間,透出歷史文化!

清代銀票欣賞 咸豐三年(1853年)字裡行間,透出歷史文化!

清代銀票欣賞 咸豐三年(1853年)字裡行間,透出歷史文化!

清代銀票欣賞 咸豐三年(1853年)字裡行間,透出歷史文化!

清代銀票欣賞 咸豐三年(1853年)字裡行間,透出歷史文化!

清代銀票欣賞 咸豐三年(1853年)字裡行間,透出歷史文化!

清代銀票欣賞 咸豐三年(1853年)字裡行間,透出歷史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