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開幕在即,「足球王國」巴西的藝術家了解一下?
阿彌
編者按:2018年6月14日,第21屆足球世界盃將在俄羅斯開幕。獲得世界盃冠軍次數最多的國家巴西(5次)仍舊奪冠熱門之一。不過,對於這個遙遠的拉美國家,在國人的印象里,除了足球、狂歡節和超模,似乎便不剩什麼了。實際上,巴西的文化就好比其自然景觀,也是豐富多樣的。
下面,就跟隨小編的步伐,來認識一些巴西著名的當代藝術家吧!
聖·克萊爾·賽鳴(Saint Clair Cemin)
賽鳴1951年出生於克魯斯阿爾塔(Cruz Alta),現主要工作和生活於紐約和北京。身為一個雕塑家,他對多種風格進行了探索,比如古典風格,新超現實主義風格等,他還製作過大眾文化風格的傢具和玩具。青銅、考登鋼、大理石和木材都是他創作的材料。人們可以從他的作品中看到羅丹、阿爾普和妮基·桑法勒(Niki de Saint Phalle)的影子。
Saint Clair Cemin, Greece, 2012 Photo: Paul Kasmin Gallery
Saint Clair Cemin, Star, 2011 Photo:Bolsa de Arte de Porto Alegre
Saint Clair Cemin, World as Flow, 2012 Image via artsobserver.com
塞巴斯提奧·薩爾加多(Sebastiao Salgado)
薩爾加多1944年出生於艾莫雷斯(Aimorés),是一位社會紀實攝影師。他走過120多個國家,記錄著貧困的底層人民和宏偉壯麗的大自然。他常常用大膽的黑白圖像來探索地球上隱藏的真相,並揭示著全球化所帶來的後果。他作品中的人物、動物和風景,都具有強有力的靈魂。
Sebastiao Salgado, South Elephant Seal Calves (Mirounga Leoninia) at Saint Andrews Bay, South Georgia, 2009 Photo: Artsy
Sebastiao Salgado, Church Gate Station, Bombay, India, 1995 Photo: Artsy
Sebastiao Salgado, Capping Well Head, Kuwait, 1991 Photo: Artsy
比阿特麗斯·米亞茲斯(Beatriz Milhazes)
米亞茲斯1960年出生於里約。她的作品以拼貼、版畫、油畫和大型裝置為主,顏色鮮艷,動感十足。從這些作品中,我們既可以看到她對拉丁美洲文化的吸收,又可以看到她對歐洲繪畫傳統的敬慕。除此之外,作品風格的形成與她自己對裝飾藝術、時尚和幾何形體的熱愛也不無關係。她的作品深受批評家喜愛,世界上著名的藝術機構都收藏有她的作品。米亞茲斯還是一位社會活動家,她積極地參與少數群體的平權活動。
Beatriz Milhazes,Succulent Eggplants, 1996 Photo: MoMA
Beatriz Milhazes, In Albis, 1995-1996 Photo: Guggenheim Museum
Beatriz Milhazes, The Four Seasons, 1997 Photo:Guggenheim Museum
卡利托·卡瓦霍薩(Carlito Carvalhosa)
卡瓦霍薩1961年出生於聖保羅,是一位以做雕塑和裝置藝術為主的觀念型藝術家。他廣泛使用各種材料和現成物,包括電燈、纖維、蠟、鏡子等,以此來探索建築空間和材料的本質。在從藝之初,卡瓦霍薩主要創作抽象繪畫,這些作品強調材料的物質性。在轉而進行雕塑創作後,這種強調也並未改變。他最出名的作品,是2011年創作並在MoMA展出的《日子的總和》(Sum of Days)。該作品根據展出的環境創作:透明的白色裝置懸掛在天花板上,一套錄音系統記錄並播放著展館每天的喧囂。
Carlito Carvalhosa, Precau??o de contato (小心觸碰), 2014 Photo: Artsy
Carlito Carvalhosa, Já estava assim quando eu cheguei (我來的時候就是這樣子),2006 Photo: Artsy
Carlito Carvalhosa, Sum of Days, 2011 Photo: MoMA
奇爾多?梅瑞雷斯(Cildo Meireles)
梅瑞雷斯1948年出生於里約,以創作雕塑、裝置和觀念作品為主。其中,他的裝置作品最為出名,大多表現了對巴西政治壓迫現狀的不滿。這些規模巨大、材料密實的作品在與觀眾互動的過程中會產生更強的感染力。他的《可口可樂計劃》被泰特美術館收藏,作品曾引起很大的爭議。
Cildo Meireles, Miss?o/Miss?es [Mission/Missions] (How to Build Cathedrals),1987 Photo:Blanton Museum of Art
Cildo Meireles, Babel, 2001 Photo: Tate
Cildo Meireles, Coca-Cola Project, 1970 Photo: Tate
伊蘭·杜·埃斯皮里圖·聖托(Iran do Espírito Santo)
聖托1963年出生於莫科卡(Mococa),現主要生活工作於聖保羅,是一名雕塑家。他的作品常常由現成物構成,比如骰子、燈泡、錫罐等可以歸納為幾何形體的日常用品。在某些作品中,和極簡主義藝術家對非客觀性的崇拜相反,聖托會對作品做一些有趣的改造。他也常常創作基於地點的作品,這些作品模仿建築元素,在2008年的作品《順路》(En Passant)中,他用顏色畫出燈光在畫廊牆上的漸變效果。
Iran do Espírito Santo, Suplemento, 2013 Photo: Artsy
Iran do Espírito Santo, Globe 2, 2011 Photo: Artsy
Iran do Espírito Santo, En Passant, 2008 Photo: Sean Kelly Gallery
露西婭·科赫(Lucia Koch)
科赫1966年出生於愉港市(Porto Alegre),現主要生活工作於聖保羅。她的作品常常打破平靜的建築空間,在內外空間之間製造張力,從而讓觀眾對空間本身而非建築形式產生思考。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她常常進行不拘一格的嘗試,比如,使用濾光器和透明的材料,從而改變天光和牆面的顏色,有時也將三維的圖像貼到牆上。科赫的作品反映了她從批量生產的非審美建築中產生的政治憂思。
Lucia Koch, Dupla , 2014 Photo: Artsy
Lucia Koch, 2017 Photo: Artsy
Lucia Koch, Oratorio, 2013 Photo: Artsy
埃內斯托·內托(Ernesto Neto)
內托是巴西的雕塑、多媒體和裝置藝術家,1964年出生於里約。內托善於營造能喚起感官體驗的室內空間:彈性十足、充滿活力的彩色絲襪等織物製成透明容器,內部裝滿芳香劑或觸覺材料,如香料、咖啡豆、泡沫塑料等,從畫廊天花板和牆壁上以下垂形式出現,構成可使觀者沉浸其中、有建築和雕塑雙重效果的藝術環境。巨大的鐘乳石般的形象成為觀眾穿行、停留和嗅覺感知的對象,常被用來象徵男人和女人的性別存在。沉浸式、能與觀眾互動的有機形式的裝置作品,使他成為具有國際聲譽的當代藝術家。
Ernesto Neto, Boa, 2016
Ernesto Neto, Forest Skye (Céu Floresta), 2013
Ernesto Neto, Stone Lips, Pepper Tits, Clove Love, Fog Frog, 2008
維克·穆尼斯(Vik Muniz)
穆尼斯1961年出生於聖保羅,是一位攝影師和多媒體藝術家。他因用日常材料重新定義複雜而沉重的經典作品而得名,這些材料包括廢棄物、花生醬和果醬等。比如,他曾用果醬重新創作了安迪·沃霍爾的《兩個蒙娜麗莎》(Double Mona Lisa,1963)。多層的挪用手段是穆尼斯的常用創作方法,他還用巴西最大垃圾堆里的廢棄物重新創作了大衛的《馬拉之死》。
Vik Muniz, The Stone Breakers, after Gustave Courbet (Pictures of Magazines 2), 2013 Sikkema Jenkins & Co.
Vik Muniz, "Marat (Sebasti?o), from Pictures of Garbage", 2008 Photo: Artsy
Vik Muniz, Repro (Monochromes): Blue, 2017 Photo: Artsy
奧斯·吉米奧斯(Os Gemeos)
奧斯·吉米奧斯是一對雙胞胎兄弟藝術組合,由奧塔維奧·潘多佛和古斯塔夫·潘多佛(Otávio and Gustavo Pandolfo)組成,1974年出生於聖保羅。他們創作的大型的塗鴉藝術,為枯燥無味的城市景觀製造了很多驚喜。他們描繪的內容多為家庭肖像、對聖保羅社會和政治變化的評論,以及巴西的民間傳說。由於兩個人都喜歡黃色的色調,因此繪畫中的人物都是黃色的皮膚。他們的作品還出現在世界各地,比如柏林、里斯本、紐約、莫斯科、雅典和克拉科夫。
Os Gemeos街頭作品
Os Gemeos街頭作品
Os Gemeos街頭作品
※去故宮看吳昌碩的藝術人生
※韓國藝術家李咄:怪異又華麗的奇幻世界 展覽「撞擊」,英國海沃德畫廊
TAG:中國美術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