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成為一個懶媽媽的?
暖暖媽
北大碩士畢業,曾就職於世界頂級諮詢公司。關注我,跟100多萬媽媽一起科學育兒,品質生活。
前天晚上,暖暖半夜突然醒來,隔著房間叫我:「媽媽,我渴了。我想喝水。」
我睡眼朦朧地順手按開了小夜燈,回她道:「杯子在廚房,媽媽幫你把燈打開了,你自己去喝吧。」暖暖從床上爬起來,穿上小拖鞋,自己蹭蹭蹭地去廚房喝水了。
「暖暖,媽媽也有點渴,你順便幫媽媽也端杯水過來唄!」暖暖喝完水,又用兩隻小手,小心翼翼的捧著我的杯子給我送了過來,然後再蹭蹭蹭跑回卧室自己睡覺去了。
我臉上露出一絲滿意的微笑。暖姥姥說,「你這當媽的心可真大,哪有讓這麼大點兒的孩子半夜自己去喝水的,還給你端水。」
是啊,如果換成暖姥姥,那對話應該會變成,「啊!寶寶渴了啊?等下哦,姥姥這就把水給你端過來!」
嗯,差距這麼大,我應該不是我媽親生的吧?
我的這種「懶」,其實從幾年前就開始了。
暖暖3歲多的時候,我開始打算著手讓暖暖自己學會便便後擦屁股。
暖暖每天的便便都有固定的時間,按照以前的流程,每次暖暖便便完,就會坐在小馬桶上大喊,「爸爸、媽媽、姥姥,我拉完啦,快來幫我擦屁屁!」於是我們就顛顛兒的過去,抽出濕紙巾,捧著暖暖的小屁屁認真地擦起來。
終於有一天,在暖暖再次便便後呼喚姥姥之時,我摁住了正要應聲而起的暖姥姥。「暖暖,你已經是大寶寶啦,學會自己擦屁屁吧。」
「可是我不會呀!」
「來媽媽教你。先抽出一張濕巾,再對摺,然後記得一定要從前往後擦,在小屁屁那裡多蘸一下。」
嘗試了幾次之後,不到4歲的暖暖學會了自己擦屁屁。從此以後,我樂得清靜,再也不用每天在暖暖便便的時候守在門口,等候她的呼喚和差遣了。
前年12月份,我跟幾個媽媽一起,帶著各自的孩子去西雙版納過聖誕節(親子游攻略寫過啦,在公眾號回復「西雙版納」就可以看)。
因為都沒帶爸爸和老人幫忙,所以帶著孩子們在星光夜市吃晚飯的時候,成了幾個媽媽的一場硬仗。每個媽媽都忙不迭的給孩子們做喂飯鬥爭,「寶寶,來吃口這個!」「寶寶快來,把麵條吃了!」「再吃最後一口,啊~~」忙活了半天,自己的飯菜都涼了,也沒能顧得上吃幾口。
只有我,繼續發揮了我的懶媽特色。把吃的往暖暖面前一放,再把筷子擺好,「暖暖你自己吃哈,媽媽也要吃飯了,不管你了哦。」
幾天玩下來,朋友氣呼呼的翻著白眼跟我說,「虧你還是育兒專家呢,我可算看明白了,其實根本就是人家暖暖自力更生,你啥都沒做!」
哈哈,還真是因為我的「懶」,才能培養出自力更生的勤快娃啊!
其實,要說做媽這件事,我還真的不算「懶」。
添加輔食的時候,為了給暖暖吃上一口健康的輔食,我對比研究了不下6個品牌的成品輔食泥,選擇產地、食材、營養搭配最好的買回家。
暖暖學爬學走的時候,為了可以放任地讓她在家自由探索,我細心地將每一個傢具的邊角裝上防撞條,把插座塞上安全塞。
暖暖分床睡以後,為了可以不每天晚上起來幾趟給她蓋被子,我一年四季選擇了不同材質和設計的睡袋,可以讓她不太熱也不著涼,一睡一整晚。
讓暖暖可以自己選擇想吃的零食,是因為我提前給她準備好的可選項,都是健康且適合她的年齡的。
讓暖暖可以不用喂自己吃飯,是因為我很早就教她自己用叉子、用筷子。剛開始的時候她用不好,我也不煩躁的一遍遍收拾她吃過的殘局。
…………
看得見的「懶」,只是結果,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給孩子更大的成長空間,讓孩子在一步步找到規則規律,找到更適合自己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而看不到的背後的認真,才是過程。提前了解孩子的成長,是做「心機懶媽」的先決條件。細心的安全考慮、精心的物品挑選、尊重孩子的感受和選擇,才是勇敢放手和退出的前提。
在傳統的中國家庭中,不管是媽媽,還是老人,表達愛的方式,就是恨不得盡全部的努力,去表達對孩子的關心和照顧。總擔心孩子還小,千萬別著涼、千萬別受傷、千萬別沒吃飽、千萬別生病。但其實,在這樣事無巨細的關心和照顧下,也許會讓孩子逐漸習慣這種全方位的照顧,失去獨立思考和自理的能力。
對孩子的放手,才是最大的愛。
美國教育權威詹姆斯博士曾用了一個比喻,很形象的解釋了這一觀點。
家長和孩子好比一個100分的組合,當你做滿了90分,孩子只有10分;而當你慢慢只做10分,也許孩子就會成長為90分。一個獲滿分的家長,絕對不是一個成功的家長。他們的「愛」就像一面雙刃刀,疼了自己也害了孩子。
媽媽懶,孩子會在不知不覺中承擔起以前被媽媽代替的那些責任,學會照顧自己,進一步學會照顧別人。懶媽媽的孩子,因為得到媽媽放手的信任,反而會比在禁止和不停關懷中成長的孩子更能把握做事的度,不太會做出太過分或太出格的事情。而自己通過探索得到的進步和成長,才會演化為自信及面對挫折的勇氣。
『end』
TAG:暖暖媽愛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