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端午節:最適合修誦此本尊,轉發功德無量

端午節:最適合修誦此本尊,轉發功德無量

白度母心咒

 禪韻 禪境

桑吉平措 

00:00/

讓自己安康、長壽、智慧、有福的本尊——白度母

每個人都珍愛自己的生命,希望能享長壽。修行的人,雖然並不執戀世間,但亦必須得到長壽,以期有充分的時間學習及修持佛法。

在印度及藏傳佛教中,有許多延壽的有效法門,但這些眾多的法門不外乎分為三類:服用長壽甘露丸、修持某些氣脈法門及依止延壽本尊。修持白度母或尊勝母等法門,屬於第三種類別。

白度母的藏名是Drolkar,他是二十一度母中的一員,故此他的本源便是綠度母。二十一度母皆源出於綠度母,但卻各有其殊勝功德,而白度母便是為眾生賜予長壽的度母。在印度及西藏佛教中,有許多延壽本尊,有些屬摩訶無上瑜珈密部,也有屬事密部等的。在這些延壽本尊中,最著名的是白度母、尊勝母及無量壽佛,他們三尊被合稱為「長壽三尊」。此外,許多漢人雖然知道白度母是一位賜予長壽的本尊,卻不知道修持他的法門更可迅速地增長智慧。故此,這法門十分適合現代人。

現在首先介紹一下壽命長短的取決因素。我們的物質世界,乃由地、水、火、風這四大元素所組成,我們的肉身亦然。身體內的四大,必須不過盛、不衰弱,並相互平衡,更要與體外的物質世界之四大元素互有交流,方為健康的狀態。如果風大不調,會有神智上或呼吸方面的病況。水大不調,便會有血液循環及體液分泌的問題。火大不調,體溫調節及消化系統便會出問題。地大不調,骨骼或皮膚便會有病況。如果體內的四大與體外世界之四大的正常交流感應中斷了或不正常,亦會導致毛病的產生。此外,有些魔類的確有攝取人類生命力的能力。在生命力被攝奪了部份時,身體健康也會出毛病。以上所說的,是根本的理論。平時我們說細菌及傳染病侵入身體致病,其實是四大本身有毛病才會發生的,故此這些理論互不矛盾。如果再往上走一層來講,長壽與否,取決於功德及壽元,此二者又取決於業力。

在修延壽本尊時,我們靠本尊之加持,協助我們把失調的體內四大元素重新調整過來,把不足的補足,把不平衡的重新平衡過來,把堵塞了的體內四大重新與宇宙中之四大溝通感應,也把被攝奪了的生命力重新勾攝回來,又透過向本尊供養和懺凈,而增長功德及壽元、凈化導致夭壽之業因,從而回復健康狀態及達致延壽的目的。

生命乃眾生最根本、最愛護珍惜的財產,即使一隻小螞蟻在被嚇著時,尚會狂奔逃命,何況別的生命呢?故此,欲延壽的人,還須明白因果、業力之理。短壽之業因乃殺生,長壽之業因乃不殺生及放生等。故此,白度母雖為十分殊勝之延壽法,但最究竟的延壽法卻是戒殺。如果一邊修白度母,一邊天天殺生,這樣修不論怎樣精進也不會延壽。許多人喜歡買野生動物回來殺死、煮食,以求延壽補身。這種方法對今生之健康長壽或許能有少許作用,但卻種下未來多生中夭折、短壽及被殺之業因。以中斷別的生命作為延長自己生命的手段,是完全與因果、業力背道而馳的方法。最終來說,殺生只會令我們短壽,不可能令我們長壽。欲得長壽,就必須戒殺。任何延壽本尊法門,都不是究竟之延壽方法。戒殺及放生,才是最上的延壽要訣。

白度母讚辭

多識仁波切 譯

渡脫輪迴達瑞母,度達然以救八難,

度瑞消除諸疾病,救渡佛母我敬禮。

坐在白蓮花中央,皎潔月輪為坐墊,

金剛跏趺為坐式,賜勝成就我敬禮。

顏如秋季晶瑩月,背靠一輪圓滿月,

珠寶裝飾均齊全,手持鄔波我敬禮。

二八妙齡少女相,諸佛都是她所生,

具有施愛佳麗身,度世之母我敬禮。

白色咒輪放白光,八輻之上八個字,

咒輪處於旋轉態,具咒輪者我敬禮。

聖度母是度眾母,如意之輪長壽母,

對於佛母所求者,消除各種損壽因,

從那疾病痛苦中,具勝能者請拯救!

世間超世諸成就,所有一切賜予我。

對您虔誠信奉者,關愛皆如親子女,

我今也向您祈求,慈悲之鉤關照我。

天母容顏如皎月,嫵媚莊重平易態,

秀麗身段珍寶飾,精美綾羅做衣裙。

端坐蓮花月輪上,金剛跏趺為坐式,

一面雙手和藹容,身為三世諸佛母。

對您天母永致敬,做我頂飾如意寶。

對您略讚頌為因,我等修學菩提道,

從現在起至證道,魔障逆緣盡平息,

一切順緣願如意。

???????????????????????????????????????????????????????????????????

嗡 達瑞度達瑞杜瑞 瑪瑪阿玉 唔內迦納 威戰木古汝梭哈(21遍)

???????????????????????????????

嗡達瑞度達瑞杜瑞梭哈(百千遍)


分享智慧,福運常伴您!

相遇,是一種緣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多識活佛智慧 的精彩文章:

任何人,都沒有資格去指責別人
你「親自得到過佛、菩薩的傳法灌頂」?

TAG:多識活佛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