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聚焦國家單元」迎四國電影人 中國元素頻獲贊

「聚焦國家單元」迎四國電影人 中國元素頻獲贊

白俄羅斯導演維亞切斯拉夫·尼基福羅夫和中國演員合影。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豐欣 李曉哲 肖玲玲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孟達 報道

半島都市報6月16日訊 16日,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的「聚焦國家單元」迎來了阿富汗、白俄羅斯、伊朗、蒙古四國的電影人。短短几個小時里,一個個風格迥異又充滿生氣的電影鏡頭,向我們展示了不同國度的人文與藝術魅力。在媒體群訪環節,多位電影團成員提到了與中國在影視、話劇等人文藝術方面的交流,紛紛點贊中國元素。

白俄羅斯電影代表團團長、文化部電影局局長雷德萬講述了他與青島的十年之緣。他說,十年前就曾來過青島,而十年之後,他又作為團長帶隊來青島參加電影節,青島變化實在太大了,他差點沒認出來。雷德萬笑著說,「我們的團隊組合很有意思。」既有76歲高齡、熱愛中國文化的著名導演,也有體現國際合作的中國女演員唐詩函,還有同時參演三部影片的超級男主角。「電影節期間大家都在說要加強跨國合作,我想我們已經小試牛刀了,比如《尋親記》就起用了中國女演員。」

而電影《尋親記》的導演維亞切斯拉夫·尼基福羅夫則從上合電影節上找到了新的靈感。他說,回國後他打算拍攝一部影視作品,將鏡頭對準那些在白俄羅斯工作和生活的中國人。「希望能和中國的電影人一起探討,拍攝更多優秀的作品。」

在當天的採訪中記者發現,跨國影視文化交流不只是體現在演員的合作上。許多國外的影視、話劇等人文藝術領域也隨處可見中國元素。在聚焦蒙古環節,電影《瘋母親》的製片人敖能就說,中蒙兩國的文化交流一直都在進行,「比如《瘋母親》這部電影的劇本就是中國作家寫的,在我們的國家很有名。此外,曹禺先生的經典話劇《雷雨》也曾經被搬上我們的話劇院舞台,很受觀眾喜愛。如果今後有合作機會,我期待能合拍一些喜劇作品。」

伊朗電影代表團的主創們則為青島的影視文化政策點贊。《蜻蜓池塘》的導演穆罕默德·禮薩·阿拉伯說,自己參加了七八十個電影節,但這次卻格外不一樣。「這兒不是一時的電影節,而是一個持續、穩定的產業平台。整個城市裡都是電影元素,還有一系列的推動電影產業的政策,我認為打造電影基地的想法很有智慧。」

聚焦四國電影故事

阿富汗

讓電影記錄歷史和文化

聚焦阿富汗電影環節中,《米娜向前走》《丟失的皮包》《水》《轉折點》《沉默之外》亮相,這5部電影都是劇情片,關注社會問題和個人命運。

影片《米娜向前走》中,米娜是一個普普通通的12歲小女孩,住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戰爭奪走了她的母親,把她的父親變成了酒鬼,而她的祖父也從此糊裡糊塗、神志不清。為了維持這個破碎的家,米娜和一群窮小孩一起沿街叫賣小玩意為生。可是米娜內心還是想過正常的生活,於是她偷偷跑去聽課……而這卻引發了不和與爭執,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後果。本片以旁觀者的視角,展現了一個破碎的阿富汗家庭內部的矛盾帶來了怎樣深遠的影響和後果。

而電影《少女奧薩瑪》成功把阿富汗電影帶到世界舞台上,贏得了不計其數的獎項,導演斯迪克·巴爾馬克也憑藉這部影片榮獲金球獎最佳導演獎。法裔阿富汗導演阿提克·拉希米的電影《土地與塵埃》在戛納電影節的導演雙周獲獎,Barmak·Akram的劇本在聖丹斯電影節上獲得了獎項,阿富汗的女電影製片人Shahrbanoo·Sadat的電影在2016年戛納電影節的導演雙周獲獎。這些榮譽和獎項為阿富汗電影製作人們打開了大門。阿富汗有著豐富的文化歷史,電影成為了記錄悠久文化和歷史的媒介。

白俄羅斯

影片頻頻登上國際舞台

白俄羅斯電影的歷史源於1926年在列寧格勒拍攝的黑白無聲電影《森林裡的故事》。白俄羅斯電影的鼎盛時期出現在20世紀50至80年代,以《君士坦丁·扎斯洛諾夫》《時鐘停在午夜》《尋找父親的女孩》等影片為代表。在國際電影節上,不同時期的白俄羅斯電影製片人的技藝都獲得高度讚賞。例如,在第一屆國際科幻電影節上,《米斯特菲克特》獲頭等獎。2012年的戛納電影節上,白俄羅斯人首次亮相國家館,展示了國家電影的成就和光輝歷程。此次聚焦白俄羅斯電影共推介了《表面》《尋親記》《鏡中紅髮女孩》《薇拉甜蜜的告別儀式》四部影片。

白俄羅斯電影的敘事角度很新穎,例如《尋親記》講述的是來自孤兒院的一個叫薩恩·薩伊奇的男孩決定為自己和他的朋友艾麗西亞找父母。他發出告示:一個小孩子正在尋找一個可以照顧他生活的家庭。結果,這個男孩必須按照大人的規則行事,這使得他倍感壓力,面臨嚴肅的道德抉擇。

伊朗

完備的電影人「煉成記」

近年來,《小鞋子》《一次別離》等伊朗電影越來越多地走進中國觀影人的視野。打動人心的劇情、文藝十足的畫面、演技精湛的演員,這些元素讓伊朗電影備受矚目。本次聚焦伊朗電影,代表團推介了《美人魚》《伊朗漢堡》《蜻蜓池塘》《第143道》4部影片。影片《第143道》出自女導演納吉斯·阿比亞爾之手,故事講述的是一位農村婦女奧勒法特,她的兒子在戰爭期間失蹤了。她仍然希望能再見到兒子,於是開始了漫長的等待,希望兒子能歸來。

伊朗電影之所以備受國際關注,和伊朗對電影人的培養分不開。伊朗有伊朗電影與戲劇學院,為學生們提供豐富多樣的培訓和教育。伊朗廣播電視大學教授電影製作和節目製作領域的所有專業知識。伊朗青年電影協會是全國最大的電影協會,為學生提供七個月電影製作培訓、短期電影培訓,並舉辦國際短片節。在伊朗伊斯蘭革命後的幾年裡,女性在面向電影藝術愛好者的電影製作培訓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Pouran·Derakhshandeh、Manijeh·Hekmat和Narges·Abyar等女性電影人的參與,讓伊朗的電影製作業變得更加嚴肅。伊朗的主要電影節包括:伊朗曙光旬國際電影節、國際兒童及青少年電影節、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德黑蘭國際短片電影節和國際電影發展節。值得一提的是,伊斯蘭革命之後,伊朗電影參加了上萬場世界文化藝術節和大會,獲得了2000多個國際獎項。

蒙古

透過影片了解蒙古國

本次蒙古國代表團推介了5部電影,分別是《瘋母親》《母親》《成吉思汗的孩子們》《白色祝福》《四個小機靈》。蒙古國電影都帶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其中影片《成吉思汗的孩子們》著重描繪了蒙古的賽馬傳統。影片《白色的祝福》改編自蘇米亞·多利蘇倫的真實經歷,蘇米·多利蘇倫是2016年里約奧運會的57公斤級世界柔道冠軍。

據悉,蒙古國電影經歷了發展時期、籌備時期、起步期、停滯期、繁榮期、進化期,從1991年至今進入到了市場經濟時期。2015年,該產業中有650名專業電影製作人,從21世紀初至今,總共上映了250部故事片。目前,烏蘭巴托全市有7家電影院,即烏爾古電影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網 的精彩文章:

嫦娥四號中繼星任務國際合作取得新成果

TAG:大眾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