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千年民俗是鄉愁——有感於端午賽龍舟

千年民俗是鄉愁——有感於端午賽龍舟

今年端午節,瀏陽分外熱鬧。究其原因,是因為瀏陽市開展了多場龍舟賽。其中有瀏陽市體育局組織的專業性賽事——第三屆全民健身運動會龍舟賽,也有達滸鎮和沙市鎮秧田村組織的鄉村比賽,還有城區一批龍舟愛好者自發在城區組織的民間邀請賽。在我的記憶中,瀏陽城區已經將近十年沒有組織龍舟賽了。據說文化體育部門和民間文化愛好者年年請求,年年都被有關部門以安全為由強硬拒絕。在黨中央一再呼籲弘揚傳統文化的大背景下,這次城區瀏陽河再一次擂響了賽龍舟的戰鼓,人民群眾奔走相告,傾巢出動看龍舟,一派力爭上遊、歡樂祥和的氣氛。有信息源顯示,本次活動得到了瀏陽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沈學軍的批示同意。在此要先為瀏陽市委、市政府點贊!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一首兒歌,唱出了中國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的悠久民俗。賽龍舟是中國端午節的習俗之一,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節日民俗活動之一,在中國南方地區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賽龍舟習俗,而大部分是劃旱龍舟舞龍船的形式。關於賽龍舟的起源,有多種說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龍神等說法,其起源可追溯至戰國時代。賽龍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及英國等,是2010年廣州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2011年5月23日,賽龍舟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自古以來,瀏陽境內瀏陽河、南川河、撈刀河就有龍舟競渡的端午習俗。沿河各大集鎮都有「龍船會」,負責組織一年一度端午節的龍舟賽事。有的「龍船會」依託當地的龍王廟,有的「龍船會」還有田租。「龍船會」一般都置有專門的龍舟,龍舟較平常的渡船窄一些,一般正好容納兩個人並排而坐,長一般十數米不等,兩頭安有龍頭和龍尾,船身油漆成花花綠綠的龍鱗,上掛有各種彩旗,並備有大鼓和銅鑼,由專人擊打。比賽時槳手按照鑼鼓的節奏划行。

龍舟平常擺放在龍王廟裡面。農曆五月初一凌晨,龍舟下水操練。下水之前舉行祭龍儀式。擺上三牲以及肉包、粽子、鹽蛋,對著龍頭三跪九叩,把酒醴倒入龍嘴,然後請龍舟下水。所有的供品隨龍舟倒入河中。莊嚴的儀式里,有人民群眾對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

歷史上瀏陽的三大文化盛事,是元宵舞龍、端午賽龍舟,以及文廟祭孔。有關端午賽龍舟,老瀏陽留下了一些頗有掌故的俗語。如「河裡翻了船,氣死岸上人」。據賽龍舟的老把式說,由於龍船長而窄,龍船傾覆的事情並不奇怪,過去賽龍舟的選手都是游泳高手,並不會造成人員傷亡。但是,觀眾卻不答應了,氣壞了。還有「跺腳頓壞了傘把」的說法,打傘去看賽龍舟,為龍舟隊加油,由於過於投入,用力過猛,把傘把都弄斷了。由此可見,賽龍舟是一項深受人民群眾歡迎的群眾性體育運動。

最近,全國各地多個地方政府發文禁止民間群眾自發組織端午節賽龍舟活動。比如,湖南婁底雙峰永豐鎮下發「端午期間禁止龍舟競賽活動工作方案的通知」;安徽省安慶市安委會發出緊急通知,端午節期間嚴禁在長江水域舉行划龍舟比賽等民間水上活動;廣西桂林市全州縣雖然允許端午節划龍舟,但是要求負責人和參與人員必須提供無違法犯罪記錄證明。地方政府紛紛禁止群眾自發組織端午節賽龍舟活動,毫無疑問,這些禁令的出台與防止安全事故有關。

作為重大的群眾性活動,安全確實需要擺在首位。但為了保安全,對賽龍舟一禁了之並不是唯一的選擇,更不是最好的選項。事實上賽龍舟並不必然會發生事故,關鍵是要提前做好安全保障。簡單地禁止端午節划龍舟,與簡單地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其實質都是政府職能部門的一種懶政行為,是對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粗暴拒絕,是對習-主席關於弘揚傳統文化重要指示的消極抵制。

今年瀏陽市端午節的市、鎮、村三級多場龍舟賽,在歡樂祥和的氣氛中謝幕,充分滿足了人民群眾划龍舟、看龍舟的美好願望,充分展示了瀏陽人民自強不息、敢為人先的瀏陽精神。

記得有一年某一年立秋節,某鎮村民在鎮政府明文禁止的情況下,自發組織龍舟賽。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應邀觀看祭龍和比賽。事後禁不住感慨萬千,賦詩一首:八月初來正立秋,村莊自發賽龍舟。加油百姓聲威壯,划槳群英鼓點稠。一道公文成廢紙,千年民俗是鄉愁。種田漢子潮頭立,高唱江河萬古流。

我想,划龍舟,放鞭炮,那些千年民俗,正是江河萬古源遠流長滔滔不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揭秘土衛三:潛伏在15億千米外的「死星」
人生前進的一大阻礙——「要面子」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