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美科學家發現最古老蛙類琥珀 現億年前新物種

中美科學家發現最古老蛙類琥珀 現億年前新物種

在遙遠中生代的緬甸叢林中,生活著和現代完全不同的物種,它們或在水潭或在陸地繁衍生息,直到湮滅。幸運的是,它們生活的記錄以各種形式保留了下來。

昨日(14日),中美科研團隊宣布首次在緬甸發現中生代白堊紀時期蛙類琥珀化石標本,鑒定並報道出一個全新蛙類物種。該研究結果發表於國際知名學術刊物、自然集團旗下《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

本次發現的蛙類琥珀化石共四件,分別於2015-2016年間陸續在緬甸發現,部分標本從緬甸密支那和雲南騰衝琥珀市場購買,最重要的一件是由琥珀收藏家李墨捐獻。

主要研究者之一的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大衛·布萊克本教授介紹,此次發現的蛙類體型嬌小,生活在緬甸北部潮濕的熱帶環境中,不幸被柏類或南洋杉類針葉樹所流下的樹脂包裹,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形成琥珀,並保存至今。

「琥珀蛙」的正型標本。

迄今發現的最古老蛙類琥珀

記者了解到,這四枚化石的年代歸屬於大約1億年前的白堊紀時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蛙類琥珀化石。在此之前,僅在墨西哥和多米尼加兩地發現過蛙類琥珀化石,均來自約2000萬至3000萬年前的新生代時期。

「這四件蛙類化石標本保存情況完好,其中最大的一隻體長2.2厘米,保存了包括頭骨、部分脊椎以及大部分四肢在內的骨架。還有一隻體長約7毫米,保存了頭部之外的全部身體部分以及大量軟組織,其他兩個個體保留了肢部。」 該研究領銜科學家——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告訴記者。

這些化石所屬時期是如何確定的?邢立達介紹,有好幾種方法,比如可根據琥珀中包裹的昆蟲來判斷,昆蟲在每一個地質年代有不同的形態;另一個辦法是根據礦區琥珀上的覆蓋的火山灰來測定,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學家施光海教授曾經做過這個研究。這次測定綜合了這些方法確定了化石時期。

中美科研團隊發現的四枚蛙類琥珀(手模/法逍;攝影/陳海瀅、章佳傑)。邢立達供圖

顯微CT「還原」三維解剖結構

中美科研團隊對這些化石進行顯微CT,為琥珀里的「小型蛙類」提供了詳細立體的三維解剖結構。「這在傳統蛙類化石是難以實現的」,中國科學院動物所副研究員白明對記者表示,「這批標本中體長2.2厘米那件是最重要的一件,已經暴露出骨骼,有些許腐爛,這種情況對顯微CT等無損設備成像十分有利。通過對CT數據重建、分割和融合,最終得到了所有骨骼的高清3D形態。」

通過分析CT數據,另一位參與研究的學者,美國佛羅里達大學愛德華·斯坦利博士認為,「這隻蛙很可能還沒成年,從缺失耳柱骨、腕部等區域還未完全骨化推斷,它可能還不到2歲。」

「動物幼年時骨骼會有較大間隙,成年完全癒合,根據骨骼癒合程度判斷了它的年齡。」邢立達解釋。

愛德華·斯坦利博士還表示,從它的骨骼結構來看,不屬於樹棲物種,因此被保留下來的幾率並不高,「可以說是非常難得的標本」。

新物種命名為「李墨琥珀蛙」

根據化石細節,科學家推斷,化石中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個,與現生的產婆蟾超科(Alytoidea)/盤舌蟾超科(Discoglossoidea)蛙類非常相似,但分析其綜合特徵,又有別於以往發現的該科中其他蛙類。

「它前頜骨背突十分顯著且二分叉,『V』字型副舌骨,第2薦前椎上的自由肋(浮肋)以及顎骨缺失,這些綜合特徵均區別於以往發現的其他蛙類,因此將這個標本鑒定為新物種,命名為李墨琥珀蛙(Electrorana limoae)。」邢立達說。

科學家還根據「琥珀蛙」的發現地——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康河谷琥珀產區——其他動植物琥珀提供的信息,模擬出它們當年的生境,並據此推斷此次發現的蛙類很可能曾在緬甸地區的「琥珀森林」水潭附近活動,以蚊、甲蟲、蜘蛛等無脊椎動物為食。

講述

從緬甸「蟲王」處意外獲珍寶

被認定為新物種的李墨琥珀蛙(Electrorana limoae),屬名「electrum」是拉丁文琥珀之意,「rana」意為蛙,種名「李墨」向標本提供方、琥珀收藏家李墨女士致敬。

這塊琥珀,是李墨從一位緬甸「蟲王」手中意外獲得的。

「這塊琥珀是難得一見的精品。當時我的緬甸『線人』小木,給我看了張象素模糊的照片,我想不管花多少錢一定要得到它。小木說,這塊青蛙琥珀在緬甸密支那,是緬甸『蟲王』(當地一個做琥珀化石的商人)的珍藏,他也只見過一次,偷偷拍了張照片給我。為了趕在別的收藏家之前得到它,我立即動身前往密支那。」李墨說。

李墨講述了自己「磨」下這塊化石的過程。她回憶說,「蟲王是個很厲害的商人,知道我為了這塊化石來,但不給我看。我就耐著性子磨,先看他的收藏,購買了他其他東西。蟲王文化水平不高,我跟他分享收藏經驗,告訴他那些琥珀收藏的珍貴性。在我的分析下,他手頭一些不起眼的蟲珀翻了幾倍價格賣了出去。」

在李墨準備離開密支那時,蟲王終於答應把這塊琥珀賣給她。「蟲王開出的價格雖然超過了我的預期,但我還是覺得圓滿了。」李墨說。

後來,李墨在婚禮時將這枚琥珀送給了老公。直到2015年,這枚琥珀的科研價值才在無意間被發現。「那天我和邢博士聊天,無意間曬了這塊琥珀。邢博士意識到這塊琥珀的科研價值大為震驚,問我能否借它研究。我很為難,因為已經送老公了。沒想到後來老公爽快地答應了。他說,藏品畢竟是藏品,如果能為科學出一點力,普及琥珀化石的知識,應該讓博士帶走去研究。」李墨回憶道。

科普

琥珀化利於保存細小生物體

邢立達介紹,琥珀是樹脂形成的化石,因其特殊的質地與美麗的色彩被視為珍寶。琥珀不同於其他種類的化石,其中常常有包裹體。這些包裹體可以是非生物成分,也可以是生物成分,是樹脂在石化之前包裹的物質。包裹在琥珀中的生物成分有細菌、藻類、真菌、高等植物、節肢動物、甚至是脊椎動物等。包裹有動物的琥珀在中國收藏者中被統稱「蟲珀」。

樹脂埋藏於地層中逐漸石化並變成琥珀的過程被稱為琥珀化(amberization),琥珀化的過程緩慢而輕柔,對於保存昆蟲等細小和柔韌的生物體非常有利,因此保存於琥珀中的化石往往是同類化石中最為完整和精細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日月昌——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團建
移動支付 如何平衡便捷與安全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