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為何很多地名,都帶「陵」字,看完漲知識了

中國為何很多地名,都帶「陵」字,看完漲知識了

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到,我國很多地名都帶有一個「陵」字,可是卻很少有人知道以「陵」為地名的來歷。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一下《說文解字》和《新華字典》對「陵」字有何解釋,總結來說,陵就是在平原上凸起的土丘石崗。

剛開始人類大都是生活在黃河中下游,雖然這些地區大部分都是平原,但是也有著很多大土山,古代每當洪水襲擊人類的時候,人們就躲在這些土山上,一直到洪水過後才回到平原繼續生活。戰國時期的《春秋》和《左傳》中就記載了黃河中下游存在的40多個大土丘,這就是古代「陵」的來源。

後來這些陵就成了地名,本身就是指古代黃河附近適宜人們繁衍生活,可以躲避洪水的地勢高的好地方。像現在黃河主河道附近的安陵,樂陵就是古人將美好的願望賦予了生活的地方,才有了這樣的名字。而後人們的生活範圍擴大到了長江流域,金陵就是來源於楚國境內的金山。

而陵和皇帝的墓地也有關係,戰國時期,封建時代君王的權利一直不斷的擴大,君王不但要在活的時候掌握權利,死的時候也要展現出其至高無上的地位,因此這時候君王的墳墓不但佔地廣闊,而且把墳墓壘的很高,好像過去的丘陵,或者乾脆是在山中開挖陵墓,這時候陵就開始和陵墓關係密切,其本意反倒被人遺忘。

像古代不但帝王會修大型陵墓,各路諸侯,文臣武將為了能在死後有一個庇佑子孫的陵墓也都是耗費苦心,因此就形成了一些規模宏大、布局講究、成片出現的大型墓葬區,隨著時間的發展,當時存在的一些大型的陵墓就演化成了當地的地名。

最後一種以陵為地名的情況是從西漢初年開始,漢朝的皇帝在其統治時間內相繼封了三四十個以「陵」為名字的侯爵,像廣陵侯,蘭陵後,寧陵侯等,後來這些爵位的後人就將所獲得的爵位當了地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馮趣聊歷史 的精彩文章:

李白一生寫詩無數,唯有這一句最為霸氣,聽著就心潮澎湃
古人為何那麼喜歡喝酒,為何喝上幾壇都不會醉倒?原因其實很簡單

TAG:老馮趣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