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趙匡胤制定了「先南後北」的戰略,卻為何沒有消滅大理國?

趙匡胤制定了「先南後北」的戰略,卻為何沒有消滅大理國?

原標題:趙匡胤制定了「先南後北」的戰略,卻為何沒有消滅大理國?



在之前文章,國史君(國史通論)講到,宋太祖趙匡胤在位之時,曾經制定了「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統一戰略。北宋建國之初,最強大的敵人莫過於北方的契丹,北漢也倚仗契丹的勢力長期與北宋為敵。而南方的多個割據勢力則大多數呈現衰落的跡象,按照太祖的計劃,先統一南方,穩固及發展國力,再對抗最強大的敵人在當時是最可行的。所以,他首先對南方用兵,先後消滅了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南唐等多個政權。


宋太宗趙光義繼位之後,延續了兄長的策略。他首先迫使早已臣服的吳越和漳泉兩個割據勢力納土歸降,隨後開始傾全國之力北伐,在消滅了北漢之後,多次遭遇慘敗,此後,兩宋再也沒能收復北方。那麼,兩宋為何不向南方用兵,拓展疆域呢?


上篇文章,國史君(國史通論)曾經講到趙光義曾經對獨立不久的交趾用兵(其實是交趾事先頻繁入侵,並且在南寧製造了大屠殺),但是宋詞最終先勝後敗,不得不承認了交趾的獨立地位。


除了交趾,還有一塊領土也是漢唐故地,它就是大理。隋末唐初洱海地區曾經有很多小國,其中最強大的六國國家被統稱為「六詔」,後來蒙舍詔(即南詔)在唐朝的支持下統一六詔,又趁著安史之亂擊敗唐朝軍隊,建立南詔國。南詔曾經非常強大,甚至曾經在唐文宗太和四年(公元830年)攻陷了成都。



宋朝建立之後,按照「先南後北」的策略,是應該對大理用兵的,在太祖在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平定後蜀不久之後,王全斌也曾經「欲乘勢取雲南」,但是太祖「鑒唐天寶之禍起於南詔,以玉斧劃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從此之後,兩宋皇帝再也沒有企圖吞併大理。到了南宋時期,宋與大理也長期保持和平,大理也作為藩屬國對宋朝納貢。


鑒於大理對宋稱臣並且不像交趾一樣頻繁入寇,宋也就沒再對大理用兵。再說了,宋朝軍隊深入南方有諸多不便,即便是吞併了大理,也要耗費大量精力去維持(諸葛亮對孟獲就是最好的例子),這樣也勢必對北方邊防造成更大的壓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通論 的精彩文章:

韓信最得勢的時候,為什麼不肯背叛劉邦,三分天下?

TAG:國史通論 |